关灯
护眼
字体:

火凤凰_魏巍【完结】(149)

  “那太好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当晚徐偏到三连布置了任务,随后就带了一个排,进至肃宁与丰乐堡之间的一个小村里。徐偏对这里的坡坡坎坎都非常稔熟。正好这里有一个大苇坑,距公路不远,他们就在这里隐蔽起来。

  第二天上午十时左右,公路上尘土起处,从丰乐堡方向一长溜儿自行车队飞驰而来。待来到近处,徐偏命令轻机枪兜头开火。自行车队顷刻大乱,前面几辆夺路飞逃,后面有被打倒的,有跳下车弃车奔逃的。徐偏立刻一跃而出,率队冲了过去。他用眼一扫,其中果然有一个戴着大竹斗笠的,向公路南侧疯狂飞跑。徐偏边追边喊:“抓住那个戴竹帽的!”其他人也跟着喊:“别让那个戴竹帽的跑了!”那个家伙跑得更快了。徐偏一看前面有一片小树林,如果让那家伙钻进树林就不好办了,便立即站稳脚步,将驳壳枪按在木壳上瞄准射击。果然砰砰两枪,那家伙应声而倒。人们呼啦围上去,缴了他的枪,兴奋地大喊:“抓住了!抓住了!”

  徐偏也随即赶上去,看见那人已经从地上坐起来,脸色煞白,偷眼望着众人。徐偏心想,你这个家伙总算恶贯满盈,得到了应得的下场。就说:

  “高凤岗,你知罪吗?”

  那人低头不语,没有回答。徐偏又大声喝道:

  “你投敌叛变,当了可耻的汉奸,祸害老百姓,罪大恶极。老百姓恨不得扒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高凤岗,我问你知罪不知罪?”

  沉了半晌,那人才低声嗫嚅道:

  “我,我不是高凤岗。”

  “嗬,连名字都不敢承认了?”徐偏冷笑了一声,“那你是谁呢?”

  “我是他的手枪队长。”

  “算了,算了,不要问了,”有人提议,“把他带回去吧!”

  徐偏点了点头。人们搀住他一拐一拐回到村里。又临时绑了一副担架,当晚把他送到了梨花湾。这次伏击,除少数几个逃窜,将敌人基本歼灭。特别是抓住了高凤岗,徐偏怎么能不高兴,一进门,他就兴奋地对周天虹说:

  “老周,已经把你的老同学抓来了,你快去看看吧!”

  周天虹兴奋万状。立刻抓起手电筒来到院子里,往担架上一照,冷不丁地叹了口气,说:

  “咳,这不是高凤岗!”

  徐偏像皮球一样泄了气,立刻喝问:

  “说!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说过了,老爷,我是高凤岗的手枪队长。”

  “那你为什么戴他的竹草帽呢?”

  “那草帽本来是他的。从城里出来也是他戴着,可是一回来,他就扣在我头上了。还不让我摘,他不说我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咳,我倒霉就倒在这顶草帽上了。”周天虹挥挥手,叫人押下去。随后说:

  “想不到这家伙变得这么狡猾,简直成了老狐狸了!”

  徐偏听了有些不服气,说:

  “老狐狸也得死到猎人手里。我就不相信抓不住他!”

  八三 蒲疃奇迹

  周天虹有一个多月不见晨曦了。听说他经常出入蒲疃村甚至住在蒲疃村。蒲疃不过四百多户,是肃宁至保定公路上的一个要点。敌人早就在这里驻兵固守,经常驻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还有伪警察所和伪县政府办事处。按说敌人的统治力量是很强的,晨曦为什么敢经常住进这样的村子呢?

  这天晨曦到梨花湾开会,周天虹见他黑瘦黑瘦,而眼镜后面那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腰里插着驳壳枪,身披黑棉袍,敞着怀,走起来两腿生风,呼扇呼扇地就像披着黑斗篷似的。当初他身上那股腼腆文弱的气息已经完全被游击队员的风采所代替了。如果不是他那时而沉思,时而入神,时而微笑的姿态,真看不出他是一个诗人。

  老朋友许久不见,亲热得很。周天虹笑眯眯望着他说:

  “晨曦,听说你这一阵子常到蒲疃村去?”

  “是的。”

  “你有时候还住在那里?”

  “不是有时候,是常住那里。”

  “那是敌人的据点呀!”周天虹笑着说,“你不怕敌人把你捉了去?”

  “不要紧,那里有我的保护神呢!”

  周天虹知道他说的保护神是群众。又问:

  “说真的,你在那里搞什么?”

  “我想培养一个典型。——一个执行两面政策的革命典型。”晨曦认真地说,“我发现那里党的基础好,抗战前就有了党的活动;群众的基础也好,全村没有一户百亩以上的地主,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汉奸。我认为培养成这种典型是可能的。”

  周天虹知道这位老同学干什么事儿都是那么专心,那么认真。人们传说过这么一个笑话:有一年冬天的夜里,他点着一盏菜油灯写诗,由于过于专心又和灯靠得太近,写着写着,帽沿儿冒起烟来,他竟毫无察觉,直到帽沿儿燃烧得几乎要燃着头发的时候,他才惊叫了一声把帽子摘下来,把火熄灭了。第二天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绿布,请房东大娘把帽沿上很大一个缺口补上。直到第二年春天,他还戴着这样的帽子。这事一直传为笑柄。现在他又把这种专心致志用到现实斗争上来了。周天虹望着他笑眯眯地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