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火凤凰_魏巍【完结】(30)

  高凤岗伸过头,颇为得意地说:

  “我这个小妹,从小就有艺术天才!”

  “北京话也说得很美。”天虹说。

  “她一直在北京上学,还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呢!”

  “噢!”

  在这个除夕之夜,周天虹躺在睡着十个人的大炕上,却没有很快入睡。从高红他想到了碧芳。心想如果她再勇敢一些,同自己一起来到延安,现在该多好呢!可惜她没有来。她现在又在哪里?是偷生在太阳旗下的故乡?还是跟着父母逃到了南方?逃到南方又到了什么去处呢?她的处境又如何呢?她还能再来延安吗?……

  天虹出来以后,不免常常想念碧芳,想念那个紫衣少女,但却不像今晚为甚。他听着同志们此起彼伏的鼾声,不知何时睡熟。

  一九 春天,在阳光下

  延河解冻,这是春来的信号。

  漫长的冬日过去了,从延河边吹来的风已经有点暖甦甦的味道。这几天太阳特别和暖,人们传说,毛主席要给大家做报告了。来延安的青年还有不少人没见过毛主席,心里都很兴奋,周天虹自然也是这样。

  延安没有很大的礼堂,做大报告,上大课,都是在延河边的大广场上。这天,周天虹挎着他的小马扎子,怀揣着一个小本本,还有那支经常漏水的金星钢笔,随着队伍早早地就来到广场。其他各支队伍正在陆续到达。其中抗大的队伍赫然居于首位,且异常整齐壮观。在太阳光下,那一片鲜艳的红领章发出耀眼的光辉,着实令人羡慕。其次,人数最多的怕就是陕北公学了。这个学校以著名文学家、当年创造社的战将成仿吾为校长,还拥有艾思奇、何斡之、何思敬等等著名教授。但是这支队伍与抗大相比色彩就丰富得多了。天虹坐在小马扎上,观望着陕公的队伍正陆续走来。光看那服装的多样,就不禁使人哑然失笑。其中有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有穿着单薄的学生装显得颇为寒酸的,有身着长袍头戴大礼帽颇有知识分子气度的,也有穿农家粗布短袄土味十足的;女同志中还有穿着旗袍和高跟鞋的。从年龄上说,大的有三四十岁,小的不过十四五岁。天虹一边看一边想,这么多的人,而且这么多不同出身、不同阶层的人为什么都要到这里来呢?是谁命令他们、指示他们的呢?不,不是任何人,因为任何人都没有这样大的权威。他们来了,吃着小米饭,高高兴兴地坐在延河边的寒风里。这支五光十色的队伍,不啻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也只有这个大时代才有这样丰富动人的色彩。

  在报告开始之前,最热烈的场面,照例是“拉歌”。这是中国红军传留下来的风习。它是集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很能掀起一种热烈欢愉的气氛。其间,抗大的女生队自然是全场注目的中心。人们普遍发现,这些女孩子进入延安之后,早已不施脂粉,但却更漂亮了。她们一个一个都是那么精神饱满,脸颊绯红,加上戎装草鞋,显出一种特殊的自然之美与英武之美。有人说,她们之所以如此丰满红润,是由于延安的小米有特殊的营养;有人则说这是她们解脱了一切羁绊,真正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不管如何,她们的光艳照人却是客观的事实。今天她们坐在太阳光里,自然是更加惹人注目,怎么会不成为全场进攻的中心呢?

  “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

  “要!!!”

  “谁唱?——女生队!!!”

  “谁唱?——女生队!!!”

  女生队很快就陷入到重围中了。尽管她们不断举行反击,甚至以攻为守,终究寡不敌众,不得不“再来一个”。

  这时,从女生队中站起一个人来。天虹一看,正是除夕晚会上用小小的钢锯奏出美妙音乐的高红。今天,也许由于兴奋,她的两颊简直红得像桃花一般。她淡淡一笑,轻轻地定了定音,就挥动两臂指挥起来。随着她的臂膀,扬起了清清流水一般的女声合唱。这是一支具有民谣风的曲调,从“河里水,黄又黄,日本鬼子太猖狂”唱起,直到“拿起刀枪干一场”结束。她们唱得又激越,又优美,尤其指挥者的两条臂膀上下飞舞,颇有舞蹈的韵味。歌声刚落就激起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毛主席来了!”人们纷纷翘首观望,周天虹也眯细着眼凝神细看。远远只见一个高个子,略略地有些驼背,已经过了延河,后面还跟着两个警卫员。待他将走近会场时,抗大的副校长罗瑞卿(也是一个高个子)走上去,将他迎进来。整个会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周天虹才看清楚,这个在十年内战中“死”过多少次的奇人。他很随便地戴着一顶八角帽,鬓角露出两撮过长的头发。灰色的军衣已经相当破旧了,两个膝盖上各补着一块方方正正的补钉。他同周围的人说笑了几句什么,就在桌子后面坐下来,悠然自得地燃起了一支香烟。

  待他的香烟抽了小半支,罗瑞卿就宣布报告开始。毛泽东慢慢站起身来,走到桌子前面开始讲话。

  周天虹赶快掏出小本,想作记录,只听人们在窃窃私语:

  “你看见了么?”

  “什么?”

  “膝盖上那两个补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