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海红哨_李伯屏【完结】(28)

  背靠祖国万重山,

  心向东方红太阳。

  勇敢的海燕是我们的伴侣,

  我们日日夜夜守卫在海岛上。

  战胜千难万险,警惕风云突变,

  常备不懈的思想牢固如钢。

  啊,

  毛主席挥手指航向,

  守岛战士永远不迷航。

  李志勇望着一个个湿淋淋的战士,听着战士们发自肺腑的歌声,心里很不平静。是啊,眼前纵有千难万险,也难不倒人民的战士。因为我们有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指引航向,我们在这汪洋大海中冲锋陷阵,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李志勇听着歌声,看看这大石洞,不禁联想起一位老战友的身世来。

  战士们唱完这首歌,都嗷嗷地叫着要连长讲个故事。

  程乐天见连长在想什么,就提醒他:“连长,大伙儿在拉你讲故事啦!”

  “啊,拉我讲故事?”李志勇才从回忆中解脱出来,打了个沉儿,说道:“同志们,故事咱可讲不好。进了这个大石洞里。使我想起了一位老战友的苦难身世。他在旧社会里,全家四口,父亲给狗地主扛长活,母亲给地主婆当佣人,全家睡在牲口旁边的草棚里。他十岁那年,给地主扛了二十年苦力活的父亲,活活累死在地头上。黑心的地主,就把他家三口人赶出门来。他娘领着他和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妹妹,来到一个破庙住下。一家三口,在寒冬腊月大风雪天里,挨家挨户要点东西吃。不到两个月,娘冻死在破庙里。娘死了,扔下了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那天,哥哥去要点饭来,给他饿得皮包骨头的小妹妹吃,没想到还是那狗地主来到破庙里,说这破庙是他的,冲了他的神,叫大狼狗把他的苦妹妹活活地咬死了,又把他赶出了破庙。打这以后,他孤苦伶仃一个人,住在山坡上一个小石洞里......。”

  战士们悄无声息地听着,眼睛都发潮了。大牛急问:“连长,后来呢?”

  “后来,多亏毛主席和共产党搭救了他......”

  “他现在在哪?连长!”乐天忍不住也问了。

  李志勇说:“就在这里。”

  “那是谁?”战士们急切地发问。

  “就是咱们的赵指导员。”李志勇深沉沉说道:“同志们,咱们今天为革命,在这个大石洞里吃点苦,正是为了让咱们子孙万代,再不吃指导员小时候吃过的那种苦......”

  “连长,你放心吧!”张大海潮着两眼,激动地说:“咱们宁愿为革命吃尽千辛万苦,也要换来全人类的幸福!”

  众战士齐声说:“对,咱们宁愿为革命吃尽千辛万苦,也要换来全人类的幸福!”

  这时刻,刚刚从海岛四周检查完海防炮场情况才回来的赵方明,来到了石洞口。紧跟着杨玉山也来了。战士们个个亲亲切切望着赵方明,招呼着:“指导员!......”

  赵方明见了同志们这种旺盛的革命热情,心里甜滋滋的。他挤了进来,先给火添上点木柴,那火越烧越旺,越烧越红,发出劈劈啪啪的爆炸声,炸得火星儿飞溅。

  赵方明笑嘻嘻问道:“同志们,咱们这个“家”的“房产”,叫狂风恶浪给剥夺走了,没地方住了,大伙说怎么办?”

  “盖,再盖!”

  “风刮掉三回,咱就盖它四次!”

  “对!”见了战士们这种顽强的战斗意识,赵方明兴奋得正要跟大家商讨怎么样解决岛上住宿的事,可这时二排长范文斌急急跑来说:

  “指导员!卵石滩上的哨兵报告,东南方海面上有枪声!”

  “枪声?!”战士们坐不住了。

  “又是枪声?这晚上真是神啦!”杨玉山楞楞瞌瞌望着赵方明和李志勇,“不知又是啥情况......”

  第八章 神秘的火光

  一阵暴雨过去了,但大风仍在黑沉沉的海空中狂叫。

  部队留在大石洞里休息待命。三个连干部跟着范文斌排长,快步来到卵石滩前。机灵的通讯员小韩紧跟在后面。

  正在卵石滩上放哨带班的四炮长郭四喜,紧忙迎上来报告:“连长,指导员,刚才我突然听到东南方海面上响起枪声!”

  李志勇问:“几声?”

  “几声听不清,好像是三声。”

  “曳光弹?”

  “是!我看到红火球一闪!”

  李志勇全身一抖,把心揪得紧紧地,革命军人特有的政治和军事的素质,使他非常警觉地想起了一个特别紧急信号:过去,一连长年累月驻在渔家湾的时候,跟王大爷和王成柱率领的捕鱼队民兵排,就结成了铁打铸般的军民联防,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船队和民兵若是遇到了极其紧急的情况需要通知守备一连,就朝天连射五发曳光弹;而今,一连来到千里岛执行战斗任务,连队和经常来千里岛一带海区捕鱼的渔家湾远海捕鱼队,又在千里岛附近结成了牢固的军民联防,那个特别紧急信号不但没有变更,而且强调得更为重要了,只要王大爷的远海捕鱼队在海上作业时,遇到了敌情,风暴和其他危急情况,就立即向千里岛发出这个特别紧急信号,朝天连射五发红色曳光弹。

  李志勇想到这里,又急问郭四喜:“你看到几个红火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