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海红哨_李伯屏【完结】(39)

  赵方明一个箭步进了值班室帐篷,李志勇和杨玉山正在等着他。李志勇把司令部发来的电报递给他,电报上写道:

  据气象预报,有股强台风,近日内经过你岛附近,向北移动。希紧急行动起来,作好防台风的一切准备。已派船运去抗风物资,注意观察船运安全,及时报告情况。

  李志勇想着电报的内容,想着上回的暴风雨,他已经预感到强台风袭来的严重情况了。上次说是“狂风暴雨”,在海上来说,那样的风还算不了“狂”,那样的雨夜说不上“暴”。平常,这大海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那次,只不过是八到九级的“烈风”,而且只发作了一阵子。那么这次强台风,又将是怎样的呢?李志勇由不得先说了:“老赵,老杨,咱们是不是赶紧安排一下?”

  赵方明没有立刻回话,他的视线仍然停留在电报的字里行间。

  杨玉山说:“对,咱们得赶快动员起来。党和上级首长真是关怀备至,这回又冒着大风的危险,派船只抢运抗风的物资来了,这下子可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啦。要不啊......”

  “就是,咱就盼着这批抗风物资赶快到来啊!”说着,李志勇忽地想起来:“我得通知各哨所,注意运输船的安全。”

  “连长,我通知过了。”杨玉山宽慰地说,“咱们只管腾出好仓库等着,特别是水箱要多腾出几个大的来,要准备好储存蔬菜、粮、煤、水泥、绳索、木料什么的,最少也得来六、七条船,再有几个钟头就能赶到了。”

  赵方明放下电报稿,向李志勇和杨玉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咱们的船能按时到达,那当然好啊。可今天风浪越来越大,船是不是安全?”

  “对,安全是个大问题。”李志勇沉思者。

  赵方明说:“要是台风来的快,咱们船运的抗风物资又接不到手,那该怎么办?”

  李志勇心里一紧,说道:“能出现这样严重的情况吗?”

  杨玉山说:“船都起航了嘛,不可能......”

  “很可能。老李,老杨,不管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咱们得做好两手准备,既要争取最好的结果,又要作最坏的打算。我建议:咱们立即召开支委会,请刘连长和张副指导员都参加,把如何战胜台风的紧急任务好好研究一下。”

  “好!”李志勇和杨玉山都很赞成。

  支委会很快就开完了。支部作出了四条决定:一,首先检查各战备设施和哨所的坚固情况,加强海、空观察,严防敌人趁台风吹袭期间偷袭海岛;二,进行思想动员,根据岛上现有物资,特别是水、菜、粮、煤,要厉行节约;三,集中力量,抢在台风之前,一定争取今天全部完成猫耳洞的工程,保证做到台风到来之前,全部人员和战备物资进入猫耳洞;四,要求全体同志,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台风袭击期间,大力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加强团结,注意安全,夺取抗击强台风的胜利!

  李志勇组织人员检查各战备设施的坚固情况去了。杨玉山赶紧去督促各猫耳洞的工程,展开突击施工。赵方明来到了炊事班了解情况。

  徐德宝见指导员进来就趴在水箱上察看,以为今天的水船不能按时送水来了,禁不住心里打了个沉。

  赵方明问道:“炊事班长,在正常情况下,淡水还能用几天?”

  “指导员,够两天用的。”

  “两天?”赵方明沉默了好久,才又问道:“要是节约用水呢?”

  “看能撑上三天吧!”

  “菜呢?”

  “菜也很少了,指导员。”

  又沉默了一会儿,赵方明说:“徐德宝同志,最近有股强台风要经过咱们这儿,今天海上风浪越来越大,要是船来不了,咱们的水和菜,特别是水,你要紧紧掌握,按最低限度去使用,一滴淡水也不能浪费。”

  “哦......”徐德宝听着指导员的话音倒很轻,可他觉出这话的斤两很重。他坚定地回答:“是!”

  一场新的战斗部署,以闪电般的速度在千里岛上展开,现在工地上再也听不到谈笑声,连号子声少有了,人们豁出命来干,跟分分秒秒的时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那些分布在山南坡上的灰白色猫耳洞,正在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盖好拱顶,里里外外加固一层水泥。这混凝土经受着强劲的海风吹拂,凝固得很快,好像这一个个新生的、长条半圆形的猫耳洞,也知道强台风就要到来了,决心加速成长,好和战士们一道投入抗击台风的战斗。

  下午,风力增大,天气更加闷热。苦咸的热风,像是为强台风开路,死死缠住千里岛,刮个不停,把战士们一身身泡在汗水里的军装,刮起一层层花白的盐霜,把同志们的嘴唇刮出一道道的裂口,有的裂得出血了。千里岛上,叫风刮得干巴巴的,干得连茅草都卷了叶儿焉了梢儿。烈日烤着大海,海水沸滚,蒸汽浮腾。

  这时候,突击施工的海岛战士们,分分秒秒,要费多少力,要流多少汗,更需要多少水喝啊,可同志们自觉地不喝,一口也舍不得喝了。

  大牛和乐天摘下身上的水壶,送给张大海:“班长,咱们快把水送给伙房存起来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