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海红哨_李伯屏【完结】(54)

  争到这地步,杨玉山心里有件事再也憋不住了,该是提出来的时候了。同志间有了分歧的意见,还是开诚布公地摆到桌面上来好。共产党员,就是要光明正大,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嘛。杨玉山终于问开了:“指导员,我有个疑问,憋了好久,现在也该当面提出来啦!”

  “什么事?”赵方明仍然是笑微微地等待他提出来。

  李志勇身上一紧,只觉得副连长定有要紧的事,就瞪着个大眼珠子望着他。

  杨玉山郑重地问:“指导员,最近上级党委对咱们连得任务有没有新的指示?”

  “没有哇!”

  李志勇说:“上级有了新的指示,你还能不知道?”

  杨玉山说:“那好,咱就明说了吧!进岛前,在作战会议上,魏团长不是叫咱们来临时执行战斗任务吗?现在是不是有了新的指示,叫咱们连长期驻守千里岛?”

  赵方明认真说:“到眼前为止,连长和我都没接到这样的指示。”

  “问题的分歧就在这儿!”杨玉山严肃起来,从脸上到他的话音里,都带着几分冲动的情绪,粗声粗气说:“照咱们这个样的干法,就是长期驻岛的架势,根本不象是临时来执行战斗任务的。如果上级有命令,真要咱们连长期呆在千里岛,那我敢保证,甭说盖猫耳洞,搞好战备,就是盖楼房,咱也要办到!保证把千里岛建设得利利索索,漂漂亮亮。可如今,上级又没有新的命令,咱们这样的搞法,我有意见!”

  赵方明笑着说:“老杨,有意见尽管提出来,咱们再研究。”

  “对!”李志勇实实在在地说:“咱老战友之间不兴客套的。只要脑袋瓜里不对路,你只管刮风下雨、砸冰雹,咱保证一百个乐意!”

  闷了一会儿,杨玉山说:“我觉得咱们的工作安排,要从实际出发。唱多大的戏,就扎多大的台子;长多大的脚,就做多大的鞋子。短期就得短期安排,长期就得另作长期打算。”

  赵方明还是笑微微地说道:“老杨,咱贫下中渔说得好:没有千日网,难捉当日鱼啊。没有长期的战斗准备,就不能对付帝修反的突然袭击。”

  杨玉山打了个沉儿,问道:“指导员,那你说,咱们在这儿究竟是临时地执行战斗任务,还是长期地执行战斗任务?”

  “是临时执行战斗任务。”

  “不。任务是临时的;可咱们准备打仗的思想是长期的。没有长期准备打仗的思想,又怎么能从容不迫地应付突然情况?”

  “老赵,我觉得,咱们的战备工作,应该从任务的实际要求出发!”

  “是的。咱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可咱们不能光耷拉个眼皮,只瞅着千里岛脚下的浪花,还要抬起头来,看看五洲四海的风云......”

  “咱还是下狠劲平了千里岛跟前的浪再说吧!先别去想太平洋来的风......”

  “无风不起浪,咱应该想到啊!”

  “你想得太多啦!太远啦!”

  “这是敌人逼的!......”

  杨玉山终于冲动了,气呼呼说:“我看咱们对付敌人,既要反对麻痹轻敌,又要防止过分看重敌人力量的错误思想!”

  李志勇大吃一惊:“老杨,你怎么能这样说?!”

  杨玉山耷拉个脑瓜走出了猫耳洞。

  李志勇追到门口,焦急地喊道:“老杨!老杨!......噢,你就这样打退堂鼓啦?”

  杨玉山硬着个脖子,头也不回走了。

  李志勇气得不行:“这这!......这象话?咱非把他追回来不可!”拔腿就走。

  赵方明追上去喊住他:“老李!......”

  李志勇只好折回来。“老赵!你没听见他最后那一句,简直是乱放炮!”

  赵方明望着广袤无痕、汹涌澎湃的海洋,他把就要滔滔决口而出的焦虑的激情,压抑在喉咙里,再压抑到心窝里,说了一句很轻很轻但是份量很重的话:“......他的这种思想认识是错误的。但是他能当面提出来就好......”

  “嗐,好什么?他不认账,还倒打一耙!......老赵,我的老战友,十年前,咱怕趴在朝鲜三八线上那工夫,你曾见过老杨象今天这个样?!”

  赵方明极望天海交界处,似乎没有听见他的话。

  “我的老战友,你倒说话呀!”

  赵方明还是没有言语。

  “不行,咱得找他去!”

  “老李你......回来......”

  李志勇转回身来,冲着赵方明埋怨开了:“老赵,我的老班长!你可不要迁就他!咱不能眼看着自己的老战友,就这么一天一天出溜下去啊!......”

  “我心里比你还急,......还难过,......可解决思想问题,躁不得呀!......”

  李志勇哑口了,象根主桅那样,直愣愣树在门口。

  只有大海在滚滚翻腾。好久好久,赵方明才望着李志勇,商量着说:

  “老李,对待老杨的思想问题,咱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做的不到家啊,咱们是不是跟几个支委同志商量商量,等老杨冷静下来了,咱俩再个别找他好好谈谈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