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升职记_紫钗恨【完结】(1631)

  海外军的战线铺得很广,因此在科尔沁、察哈尔、朝鲜甚至琉球国都屯驻了大兵,特别是朝鲜可是屯驻了一个整旅的兵力。

  既然这几路兵马都没有撤回海北本土,那自然代表着皇太极与大金国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目标,王可就当即说道:“大汗的意思是

  咱们现在进攻复州?”

  屯驻金复的海北大兵可以说是海北军刺入大金软肋的一把匕首,甚至让两红旗六七十个牛录都陷在辽南动弹不得,而现在海北

  军已经在徐州的战事泥沼之中拖身不得,这似乎是大金攻克金复的最佳战机。

  只是皇太极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去打复州、金州?我还没有这么想不开,别忘记了咱们可是连宁远与锦州都没有打下来!”

  虽然后金军在野战之中是近于无敌的存在,除了海北军之外几乎找不到对手,但是在攻坚战斗之中他们却是真正的苦处,不管

  是金州、复州还是锦州、宁远都碰得头破血流,死伤无数。

  因此皇太极放弃了这个极其不智的想法,他直接就告诉王可就:“这次伐明还要借重王先生闻香教的力量……”

  只是说到这,皇太极不由犹豫了一下,又向王可就透露了一段极其重要的内情:“这次伐明,除了王先生的闻香教之外,恐怕关

  键还在于林丹汗的身上!”

  王可就十分吃惊地问道:“林丹汗?大汗的意思是?”

  第1055章 去凤阳

  皇太极却是没有直接说破自己的意图:“我是什么意思,你应当心里明白,我只问你一句,这事能不能成!”

  王可就可不是什么战略白痴,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大汗英明,大汗神武,只是这件事恐怕没这么简单,就怕海北

  贼在金复突然杀过来,而且两红旗六七十个牛录一直闲置着,实在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王可就用两个“太可惜了”来形容大金国眼下面临的战略态势,而皇太极也点了点说道:“确实是这么一回事,所以这件事恐怕还

  是借重王先生再点一把火!”

  “再点一把火?”王可就一下子脸色就变得雪白:“这件事恐怕没那么容易!”

  皇太极却是十分自信地说道:“所以要借重王先生啊!”

  他的神情自信至极,不容许任何人反对他的提议。

  而对于姚玉兰来说,凤阳府这些地方头面人物对于海北军的欢迎程度确确实实是超出了她的预计之外。

  她知道凤阳府是中都,朝廷在这里驻有重兵与一整套高级机关,还设置八卫一所,甚至还有高墙用来囚禁宗室罪人,甚至还有

  象征意义的几座皇明祖陵,因此海北军一定会在凤阳府方向遇到最激烈的抵抗。

  但是现在徐州还没有彻底打下来,凤阳府这些缙绅与豪强倒是急着过来投奔海北军,甚至还表示了愿意替海北军效犬马之劳的

  意思,根本没有任何中京气象。

  这可是中都凤阳府!虽然与北京、南京的地位不同,但毕竟还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都。

  但是这些凤阳府头面人物的面前,姚玉兰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意思,她只是问道:“这次徐州之叛,中都官兵似乎也惨合进来了

  !”

  一说到这件事,凤阳府的父老乡亲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们立即开始诉苦,简直是倒了一大堆苦水。

  姚玉兰已经听得出来,虽然是中都之地,凤阳的民众负担是明显偏重的,而且保护毫无意义的皇陵和其它毫无意义的事情付出

  极其沉重的代价,甚至到了凤阳花鼓中唱的“自从出了九年荒,十年倒有九年荒”。

  拿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说,朱元璋时代为了表示不忘故乡,曾经命令让凤阳父老每年到京面圣,这本来也不算什么,因为太祖

  时间的首都是南京,跟凤阳相去并不远。

  但是到了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这件事就是成了凤阳父老的一大负担,大明官府根本没考虑到实际情况,只是催着凤阳父老每

  年到京面圣。

  从凤阳到京师几千里,而且人生地不熟,哪怕是富豪之家凭白无故走这一趟也要破家的风险,但是大明又是一个比较僵化的体

  制,这个制度一直继承到现在。

  事实上,很多制度在设计上就出了大问题,在运转中出现更大的问题,但是谁都不敢改变这些祖宗家法,而且凤阳府要承担一

  套极其迷你的中央机构,负担更显沉重。

  结果就是凤阳府空有“中都”之名,而无“中都”之实更无中京之利,甚至比普通地区还要窘迫一些,人人都不愿意继续空背一个“

  中都”之名而。

  现在他们盼海北军就象盼星星盼月亮那样,只希望姚玉兰的大兵早点杀到凤阳府去,他们会尽一切力量支援海北军。

  本应是首善之地,反倒是成了首乱之地,姚玉兰不由有了这样的感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她得听取柳鹏的意见:“用兵淮安府肯

  定没问题,但是对凤阳府用兵,恐怕不是我能决定的权限,我要等待督抚大人的意见!”

  凤阳府毕竟是中都,政治上的影响太大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