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印度对华战争_[澳]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完结】(113)

  那位替部下撑腰的乌姆拉欧·辛格将军在第三十三军里必定是在进行拖延,换句话说,他不让陆军总部和东部军区逼着他把部队摆到他不能加以接济的地方,去发动一场他和他的下属指挥官们明知是不可能的战斗。

  塔帕尔将军虽然不接受前方指挥官们的看法,即认为要用能够在这个地区展开的兵力,把中国部队从塔格拉山脊下清除掉在军事上是办不到的;然而他对中国对印度的进攻可能作出的反应也感到不安。在九月二十二日国防部的会议上,塔帕尔说他觉得中国大概会对西段的印度前沿哨所进行报复,或许会把中国的主张线以东的所有印度哨所都打掉。他以前也曾表示过这种担心,但是文官们总是作出老一套的保证,强调申明中国不会发动全面攻击。国防部和外交部一致估计:在塔格拉山脊下面给中国部队一次猛烈的打击,以显示印度力量,不仅会使他们在那个地区后退,而且会使他们以后对印度在其他地区的行动采取更为默认的方针。他们认为,中国为了保持威信,可能不得不在西段采取一些局部性的小行动,来挽回在塔格拉山脊下面所遭到的失败。一、两个印度哨所,大概包括在加勒万的哨所,也许会丢掉;但为了把中国部队赶回麦克马洪线的另一边去,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这种看法是在外交部研究了中国政府的语调和态度后形成的,并且为马立克作出的估计所肯定。此外,与这种看法相吻合的是在新德里有一种普遍的信念,认为谁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开袭击象印度这样孜孜于和平事业的国家。中国尤其不会这样做,因为北京对印度在联合国和其他场合对它的支持是感激不尽的。

  因此,九月二十二日的国防部会议拒绝了塔帕尔关于如果印度坚持在东段执行赶走中国人的计划中国就会在西段进行报复的警告,并重申要陆军把中国部队从塔格拉山脊南面赶出去的命令。塔帕尔乃请求把这项命令写成文字。

  在当时情况下,这一请求意味着抗议。梅农两天前已离开新德里去参加联合国大会,所以这位陆军参谋长满可以把他的疑虑讲出来而不必担心挨骂。但实际上塔帕尔提出上述请求只不过是要求按通常的惯例办事而已。按照政府正常的工作程序,这样一项事关重大的命令理应写成文字。而且,在这项命令中,应当联系到参谋局对情况的估计,应当申明采取这一作战行动所根据的国家政策是什么;这项命令应当是高屋建瓴地来谈这一作战行动,以便陆军参谋长了解他可以在其他地区进行什么部署(在这方面的关键问题是万一同中国发生战事,估计巴基斯坦会采取什么行动)。可是,非但赶走中国部队的命令始终没有写成文字,而且自从紧急局面开始出现后,在新德里很少用笔头来肯定一项命令或作会议记录。从讨论中国部队越过塔格拉山脊的第一次会议起,梅农就规定不得作会议记录。他表示,这样更有利于保密。这种措施对保密其实并没有多少好处;不过,到要追查谁应该对会议所作的决定负责的时候,就使得真相难于查明了。

  军人们也跟着照这样办事。陆军总部常常是用电话给东部军区下达命令,由塔帕尔打给森,一般不再补发电报予以肯定;森事实上常到新德里参加会议,因此可以当面给他下命令,自然也是口头的命令。当时,只有军部和军以下的单位才按正常的工作程序办事,但后来即使在这些单位也不这样做了,也许军官们认为叫他们传达下去的命令是不妥当的或是无法执行的,因此不肯写成文字。这不能说成是改革军队的官僚主义来应付紧急情况。当时机紧迫,生命和国家的安全取决于指挥官们所作的决定的时候,书面记录的必要性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川流不息的军事电报和报告打成一式双份或三份,抄送给下级和上级单位互通情况,可以最有效地保证一个政府及其军队能根据已经了解的各种因素,经过全面考虑来作出决定,并使作出决定的人承担责任。

  塔帕尔将军到九月二十二日才请求把赶走中国部队的命令写成文字,时间已经过晚了。这项命令下达给陆军事实上已有十天了。可是塔帕尔的请求仍然使文职官员们一时感到很为难。当时梅农在纽约,由国防部副部长科·拉古拉迈雅(K.Raguramaiah)代理他的职务。他认为肯定一项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命令,超出他正常的职权范围(平时他是管国防生产的,不过问部长的事),但他总算是给梅农挂了电话。即使到了这个时候——陆军参谋长对于发出对中国采取作战行动的命令是否妥当提出了疑问,总理和国防部长又都在国外——也没有同国防委员会或者是它的留在新德里的委员商量。

  不过,塔帕尔用不着等多久就接到了书面的命令。几个钟头之后,命令来了,措辞如下:

  通盘的决定与前几次会议所讨论的相同,即陆军应作好准备,并尽速将中国部队赶走。据此,指示陆军参谋长一俟准备就绪,就应采取行动,赶走在东北边境特区的卡门边区(Kameng

  Frontier Division) [ 注:卡门是东北边境特区的五个区中最西面的一个区,塔格拉地区算是该区的一部分。 ] 的中国部队。

  命令是由国防部一个地位不很高的官员施·克·萨林签署的。

  对塔帕尔将军来说,这是经受考验的时刻。根据他军事上的判断,赶走中国部队的军事行动会引起中国的反应,而他的部队是没有能力对付的,他这种判断已遭到否定。他根据一生的军事经历和受过的训练而提出的警告,被当时在西半球正忙于联合国大会事务的部长撇在一边。塔帕尔的这种处境并不新奇,自从人类有战争以来,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他的出路也是很清楚的。拿破仑曾经简单明了地讲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