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印度对华战争_[澳] 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完结】(46)

  注:对印度边境的巡逻任务通常是由内政部负责。东北边境特区的边境是由阿萨姆步枪队驻防,通过阿萨姆的省督向中央政府负责。 ]

  在朗久事件以后只有两个月又发生了空喀山口事件——它被印度认为是中国又一次背信弃义的进攻——给印度政界的舆论很大震动。当时议会已经休会,尼赫鲁以公开演讲的形式(公开演讲常常占去尼赫鲁许多时间),发表了他对这一事件的最初评论。在讲话中,他企图平息(至少抑制)印军在空喀山口阵亡的消息所激起的愤怒。在冲突发生以后不几天,他在距离新德里不远的密拉特(Meerut)发表演说,企图从中印悠久友谊的远景来看待这一事件,并告诫人们不要采取意气用事的行动。他说,“不论采取什么步骤,我们都要深思熟虑,不能为一时激愤所左右,要有远见,才不致在亚洲和世界上都产生不良后果。”他提到中国人时表现的是伤心,而不是愤怒;他是在斥责而不是辱骂;他甚至还再一次承认对于发生冲突的那个地方的所有权问题,可能有两种看法。

  这篇演讲给他自己招来了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其猛烈程度是他从未遇到过的。一家报纸使用了这样一些形容词来评论他的讲话:“文不对题”,“伪善”,“昏愦糊涂”,“不老实”。该报指责尼赫鲁表现了他“过于谨慎地照顾中国人的感情,而对于印度人民的愤怒和惊惶的反应相对说来则是无动于衷”。另一家报纸评论说,麻烦的是“尼赫鲁先生一般地把印度国民当作许多长大了的儿童来对待。他认为印度人民象烦躁不安的少年一样,可以用甜言蜜语哄他们安静下来。他错了”。一个批评者就空喀山口事件责备尼赫鲁的“领导软弱姑息”,使印度的领土越丢越多。人民同盟则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政府立即行动起来“赶走”中国人。还有的要求印度放弃不结盟政策,参加反对中国的军事条约集团,并重新武装。尼赫鲁驳斥这一类言论是“全然错误的和无用的”,是一些“头脑发热的胆小鬼”的人说的话,并且反复保证说,印度是一个军事上足够强大的国家。他在人民院讲过:“我可以告诉议会,我们的国防力量比我们独立以来,当然也包括独立以前的任何时候的状况都更好,士气更高昂,支援他们的工业生产也更强大。我不是替他们吹牛,或是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国防力量相比,但是我确信我们的国防力量保卫我国的安全是非常胜任的。”报界中一些受人尊重的评论家更有分寸地发表了同样的论调。一名能够反映高级官员想法的《印度时报》专栏作家写道,尼赫鲁总理“对于我国防御力量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如果中国军队竟然愚蠢地进行挑战,他们就会维护我国北部边境的领土完整。这种信心决不是吓人的空话,而是基于对中印边界沿线的军事和后勤情况所作的仔细认真的估计”。这类看法同事实相差多么远,从后面的章节中可以看到。

  为了回答一些人对他的攻击,尼赫鲁在新德里又召开了一次群众集会。他在会上解释说,他在米拉特演讲的对象是农村的听众,因此他使用了比较简单的语言和概念;而现在他就开始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了。他说,“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保卫祖国。我并不害怕人家来进攻我们,踩到我们身上。……我们强大得足以对付任何挑战。”

  空喀山口事件对尼赫鲁的思想和印度舆论发生了激烈的影响,这可以从尼赫鲁发给印度各主要驻外使节的一份备忘录中看出。这份备忘录后来泄漏给《纽约时报》,该报于十一月十二日公布了它的要点:

  根据这份秘密备忘录,尼赫鲁先生认为印度可能不得不使用武装力量把中国军队从他们所占领的印度领土上赶出去。

  据传,尼赫鲁先生指出,中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自愿交出过任何领土或放弃过任何领土要求。他现在深信,中国在目前的争端中只是想从印度那里攫取领土,而对于以传统边界为依据的解决,不感兴趣,所以他认为通过合理协商解决争端的可能性并不大。他已注意到中国的领土要求有增无已,并含蓄地威胁印度:除非印度在拉达克地区作出领土让步,中国将在东北边境挑起纠纷。

  十一月议会复会时,尼赫鲁开始谈到战争,但也还是表示不赞成,甚至深恶痛绝,同时还提到他对印度和平传统的感想。不过他当时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能斥责他的那些最好战的批评者们所发出的冒险的战争叫嚣;然而,他如果走得太远,排除为边境而战的一切可能性,那就会使自己受到新的批评,人家会说他束缚了本国的手脚,俯首贴耳地听任中国对印度进行他所说的侵略。他屡次暗示有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还不断保证说,印度国防力量已经作好一切准备;这就不可避免地助长这样一种印象:为边境而同中国进行一场战争是有可能的,而且如果战争爆发,印度可以获胜。

  尼赫鲁甚至在空喀山口事件以前就一直处于招架地位。人们不但责备他为了要维持“印中兄弟友谊”就对边境上的威胁熟视无睹,而且还责备他不让议会和公众知道中印争端的最初情况。他对议会解释说,“我们那时候以为如果不作过多的公开宣传,我们同中国政府打交道也许会更容易些。”但是他承认这种想法是个错误。九月七日,尼赫鲁向议会公布了从一九五四年起中印双方来往文件的第一册白皮书,其中包括他同周恩来最初的几封来往信件。尼赫鲁许诺说,“如果说过去我拖延了向议会公布这些(关于边界争端)文件的时间是做错了的话,那么,我今后不会重犯这个错误”,“……形势要求我们必须使全国特别是议会充分了解事态的发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