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瞒出道_子金山【完结】(8)

  第10节:六 牛刀小试的作秀大师(2)

  《荀子》篇中有句:"夫是之谓德操"。这就是曹阿瞒名操字孟德的出处。

  由此可知曹嵩也绝非泛泛之辈。更不用提曹操后来开一代文风先河的旷古诗文,确有大宗师气派!由此证实曹操本身的遗传基因是绝对优秀的,无意中被迫享受胎教也在情理之中,少年时也绝不会只懂的飞鹰走狗、顽劣胡混,聪明是肯定的,顽皮也是肯定的。

  往往大英雄都孕育于这些顽童之中。往往乖孩子长大后却没出息。

  阿瞒小时候家教严吗?答案是否定的,已自封魏王的曹操自己就不无遗憾的这样行文明示天下:"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三徙"就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不受坏环境的影响,竟三次搬家。"过庭"则是说孔圣人的儿子两次从庭院中走过,都受到了老爸的教训。看,他在找老爸老妈的后账呢。优点和成绩那是我个人后期自学成才;某些不足那都是爹妈早期疏于管教自己造成的。

  这点上太祖有点不厚道,有点贪爹之功委儿之过的味道。

  不过后代们就比魏武高明多了,人为的失误尽可以推给老天爷,一句"自然灾害",万事大吉!

  其实,老爸也没少管过阿瞒,只不过老子不如儿子聪明,经常被阿瞒给忽悠过去。

  阿瞒的叔父看着亲侄子游荡无度,除了好事不做,没有不敢做的事,自认没有管教恶侄的能耐,便向哥哥曹嵩告了一刁状:

  "管管咱小子吧,不能光顾着升官发财,养下个败家子你攒再多的铜钱有啥用?十年栽树,百年育人啊!"

  凡是家长,最抹不下脸的就是吃学校老师的"发面馒头"。

  子金山小时候在这点上也不给父母长脸,老师十次家访大约九次是来告俺"刁状"的,当然,老师走后挨一顿狠揍是免不了的,好在次数多了,屁股久经考验,也就不拿着当回事了,尤其是子金山极善于大叫惨哭,又写得一手极为感人的悔过书、保证书,快乐的儿童时光也就这么撑过来了。

  现在二老早已作古,盼再领严训而不可得,唯有受责于梦中,醒时黯然,泪湿枕巾……

  又跑题了,希望大家不要笑俺人顽皮贱,竟然思念挨打时光,等你们明白时,悔之迟矣。

  接着谈曹嵩,现在的曹嵩已升任中央财政部长(大司农),当然,给皇帝孝敬点钱是免不了的,好在羊毛出在羊身上,再想法从下边捞回来就是了。曹嵩现在受到弟弟一番数落,此时的心情与刚接待完老师的差生家长一样,要跟阿瞒动真格的了。

  阿瞒今个儿一回家就感到气氛不对,老爸脸铁青,盯着自己的目光有点像大灰狼打量无辜羊羔……

  好在阿瞒随机应变的本领犹如天授,不慌不忙地走到父亲面前,双膝跪倒,从怀里摸出一捆写满字的竹简。

  "儿子近日承父亲教诲,把父亲平日的叮嘱一句当成一万句,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学为其用,立竿见影,经呕心沥血,终于不负父亲厚望,新注《孙子十三篇》已毕,还请父亲百忙中给予指正。"

  父亲愣住了,儿子求自己批改作业,你总得先看完了再动手吧?

  一边接过竹简,一边厉声责问:"你近日做的好事!"

  阿瞒刚大闹过中常侍张让府没几天,自然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伏在地下作声不得。

  "你叔父总不会冤枉你吧?你这让人恨铁不成钢的逆子!"

  第11节:七 从"愤青"到东汉干部(1)

  当老爸的也不大地道,先把告状的亲兄弟给卖了。

  阿瞒心中大怒:"是你这个吃饱了没事干的老小子啊,点我的眼药?等着瞧,有仇不报非丈夫也!"

  慢慢的抬起头来:一脸的天真,满面的无辜:

  "父亲,孩儿……"竟然呜咽难语,"孩儿委屈啊……"

  话未吐尽,双手掩面,跌撞而奔乎门外,溜之大吉。

  曹嵩手拿着阿瞒批注的《孙子十三篇》还没回过神来,儿子早已没影,只得先看看儿子的作业再说了,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想揍你这小子,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这曹操也的确是个天才。

  "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才出现的一个天才。" 批注孙子十三篇,曹操为古今第一人,而且见解独到,不然哪来的他日后辉煌的军事成就?

  再说跑到洛阳街头的曹阿瞒,远远瞅见了叔父,眉头绝对没皱,突然目光呆滞,四肢战抖,仰天狂喷一口鲜血(狠心咬破的舌尖)一头栽到地上(那时还不时兴水泥马路,没大妨碍),不省人事,眼看出气多,进气少,人快不顶事了。

  当叔父的大为恐怖,忙不迭气喘吁吁、以约翰逊百米冲刺的速度喊来了兄长曹嵩。

  曹嵩气急败坏地随兄弟赶到儿子中风昏倒之处,两人顿时愣住。

  但见阿瞒正襟危坐于路边青石,满脸无辜依然,委屈依旧。

  "你这是……"老兄弟俩满腹狐疑。

  "二老慌张所为何事?"阿瞒双眼童真,一时不解。

  明白了,叔父心中顿时雪亮,万念俱灰,一声长叹,尴尬而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