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周工程师_三宝神【完结】(246)

  所以不止河南府,就是京兆府尹也要推广水稻种植。”武炎之说道。

  这里就介绍一下唐(周)代农业的发展。唐代农业虽然有很多发展,不过宋明清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就是武周时代,当时长安和洛阳附近各州的水稻种植,也很有限。所谓的五谷:南方指稻、黍、稷、麦、菽;北方指麻、黍、稷、麦、菽(大豆)。

  由此可见,北方黄河流域粟、麦、大豆种植普遍,水稻并不普及。当时水稻种植推广的很好的就是长江流域的江南,因为那里水多。

  要想种植推广水稻,沟渠和水库必不可少。水稻当然需要有水才能够种植,但它有产量高的天然优势。产量比普通的粟、麦要高二到三倍。

  有时好的水田能达到四五倍。当然这种水田北方很少。就是南方地区,岭南珠江流域的农业发展在唐代也比较落后,远远不能和江南相比。

  ……

  洛阳皇宫,含元殿。

  “启禀陛下,昨日接到急报,涿郡王在陆浑县一酒肆遇奸人纵火袭击,幸好涿郡王安然无恙。

  微臣以为,此事是天大的事情。必须要派人严肃查处,将奸人绳之以法。否则人人效仿之,岂不天下大乱?”同平章事王方庆禀报道。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百官惊讶!

  “什么,有人要暗杀涿郡王?是谁呀?是外蕃的突厥吐蕃?要不就是仇人?”

  “涿郡王杀伐果断,树敌不少,应该是仇人吧!”

  “会不会是别的原因,比如说李家……”

  “这话万不可乱说!”

  众人议论纷纷,武则天一听也勃然变色,她静默了一会儿,便开口说道:“何人竟敢暗杀涿郡王?殿中侍御史齐瑄,你是涿郡王的旧部,朕就命你为此案的捕贼使,协调三法司与河南府,缉拿贼人。”

  “微臣遵旨。”

  “陛下,微臣还有事奏。涿郡王经过十数日的考察,发明了新式的铁铧犁,该铁铧犁轻巧而灵活,对于精耕细作有极大好处。

  据说可以增产一成左右。不仅如此,他还计划这伊水和洛水之上修建12座水库以及若干的沟渠,旱季既可以抗旱,雨季也可以防洪。

  另外,有了水库与河渠,河南的水稻种植面积将大大增加。兴许今后河南府不仅不缺粮,还会有富余了。”王方庆继续说道。

  武则天一听,这个武炎之真是个办事的人。没想到他除了会打仗、办理铜铁之务,居然对农业也如此在行,真是个人!

  却不知谁要暗杀他?真是可恨之极。

  “竟然有新式的铁铧犁?改日我倒要看一看!要真的能使我大周的粮食增加一成,那可是万代之功。

  几位相公,你们可议一下,可否在关中也增加一些水利设施,把关中水稻种植面积再扩大一些。如今漕运艰难,关中缺粮很严重。”

  那几位宰相都答应可以。

  不过说实话,古代官员少,年纪很大。所以至高宗和武后时期开始,使职开始多了起来。在开元年间,使职呈现泛滥趋势。这与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很大关系。

  办理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没有魄力和好的身体根本不行。

  第188章 同凤阁鸾台三品

  这时杨再思说道:“启禀陛下,河南与关中之农业,极其重要。微臣等自然会尽心尽力办妥。

  不过话说回来,微臣有一个建议。涿郡王人年轻,胆识过人,不如再任其为两京劝农使,以再促进关内农业之发展。”

  众官员一听,凡事都要涿郡王出面,还要你等宰相干什么?

  不过建议人家升职,其他人倒是不好反对,当然也有例外。这时检校纳言娄师德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杨相公此言不妥。劝农之事当然重要,不过乃是地官所管之事。

  如今涿郡王既是雷骑卫大将军,而且还兼着河南尹,以及火器使、铜铁使等与其本职颇不相干的使职。如此管理颇有不便,微臣恳求陛下慎重考虑之。”

  武则天一听,娄师德说的很有道理,她不仅闭目沉思起来。她当然比任何人都知道农业之重要。没有饭吃,老百姓就会造反,就会认为自己是个不合格的皇帝。

  可是以武炎之目前的身份担任劝农使,的确有些不妥。

  想来想去,她终于有了一个不得已的办法:“那好吧,娄相公之言有理,免去涿郡王武炎之雷骑卫大将军知雷骑卫事之职,任命河内王武懿宗检校雷骑卫事。

  任命梁王武三思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涿郡王武炎之为殿中监、同凤阁鸾台三品,担任天下劝农使,余职如故。原殿中监李公加银青光禄大夫,担任陕州刺史。”

  百官一听,梁王武三思不久前当了两个月宰相,就被罢相。不料今日又让其为相。不仅如此,武炎之资历如此之轻,居然也拜相。看来天子之心实在深不可测。

  “陛下明断!”杨再思再次出班禀奏道,他与梁王武三思和武炎之的关系都非常好。或者说与任何显贵高官的关系都非常好。

  ……

  洛阳,涿郡王府。

  齐瑄与姚宽正在议事。

  姚宽说道:“这次王爷在乡下遇险,还多玉飞机警,亦或是王爷有神灵保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