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远征军_杨海峰【完结】(8)

  ----------------------- Page 15-----------------------

  师杰沙。 11月10日,蒋介石令军令部次长林蔚、刘斐及第一厅厅长张秉均同史 迪威就反攻缅甸计划进行谈话,主要内容是对泰、越、马、缅方面日军陆海 空力量的估计,以及中、美、英联军反攻的目标,双方一致同意对泰、越取 守势,对缅甸取攻势。 11月28日,国民政府军令部颁发了“部署联合英、美反攻缅甸作战计 划”的训令,训令决定在滇西方面以3个军及1个师沿滇缅公路及其以北地 区攻夺腾冲、龙陵后,以一部分兵力向密支那、八莫,主力向畹町、腊戍方 向攻击前进;以1个军沿滇缅铁路便道协同主力向腊戍方向攻击前进;以 1 个军沿车里、佛海大道及双江、猛脑道协同主力向雷列姆、景东前进,威胁 日军的侧背。 1943年1月14日至23日,英、美首脑丘吉尔、罗斯福在卡萨布兰卡举 行会谈。这次会谈是在德国元帅隆美尔统率德军在非洲大败、盟军在突尼斯 登陆在即、攻夺西西里势在必行、苏联红军在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对德军 的反攻取得重大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转折点的基础上召开的。由于 战胜德、意已大有希望,英、美双方遂将在东亚对日军作战列入议事日程, 反攻缅甸是对日作战的主题,会议形成了收复全缅甸的 “安纳吉姆”作战计 划。会后,美国空军总司令安诺德上将、英国迪尔元帅、美国空军补给司令 朔莫维尔中将奉命飞往重庆,向蒋介石通报 “安纳吉姆”计划,2月6日, 蒋介石批准了这个计划。 2月9日,宋子文、何应钦、安诺德、史迪威、朔莫维尔、韦维尔、迪 尔等在加尔各答集会,商讨实施 “安纳吉姆”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决定由 中国驻印军经胡康河谷夺取孟拱、密支那、八莫;中国滇西11个师强渡怒江, 分取龙陵、腾冲后攻夺腊戍、八莫、密支那,与驻印军会师;英军3个师攻 缅北,主力攻若开,并在仰光登陆,然后会师曼德勒。后来因英军主力在若 开惨败,使 “安纳吉姆”计划不能顺利实行。 5月,罗斯福、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会谈,讨论欧亚战略问题,韦维尔、 史迪威、陈纳德、宋子文参加,会议继续讨论 “安纳吉姆”实施计划,中国 代表坚持实行以收复全缅甸为目标的“安纳吉姆”计划,英国则主张采用“绕 过缅甸,进攻苏门答腊,最终收复新加坡”的长炮计划,遭到了马歇尔、史 迪威等人的反对,在罗斯福的建议下,缩小了 “安纳吉姆”计划的作战目标 和范围,大大削减了英军在反攻缅甸战役中应承担的义务,使反攻缅甸的作 战任务主要由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承担,英军只担任助攻。作战目标主要是 收复缅北和打通由列多经胡康河谷、密支那、八莫连接滇缅路的中印公路。 8月,美英首脑在魁北克举行会议,再次商讨收复缅甸的作战计划,经 过协商决定:于 1944年2月为反攻缅甸日期,以夺取密支那、兰里岛等地为 目标。会后成立了东南亚盟军统帅部,由蒙巴顿和史迪威担任正、副统帅。 10月2日,蒙巴顿等人到重庆向蒋介石通报会议决议案。19日,蒋介石、 何应钦、商震、蒙巴顿、史迪威等人在黄山开会决定:1944年 1月15日开 始反攻。

  ----------------------- Page 16-----------------------

  七、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 当盟军积极准备收复缅甸之际,日军也不断地向缅甸增兵,以加强缅甸 的防务,并寻机进攻印度,摧毁中印空运基地和反攻缅甸的作战基地。 1943年3月27日,日军设立缅甸方面军,由河边正三任司令官,接着 将第十五师团、第三十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五十四师团、第四十九师团、 第五十三师团和独立第二十四旅团相继调到缅甸,使缅甸的日军猛增到约11 个师团近30万人。日军在缅甸的部署为:第十五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中将率第 十五师团、第三十一师团、第三十三师团及 “印度国民第一师”位于曼德勒 西北地区,实行对印度英帕尔的进攻;第二十八军司令官樱井省三率第二师 团、第五十四师团、第五十五师团,位于缅甸西南及沿海地区,实行对阿恰 布的进攻;第三十三军司令官本多政村率第十八师团、第五十六师团、第五 十三师团、第四十九师团、独立第二十四旅团。其中第十八师团部署在密支 那、孟拱、孟关地区,专门对抗中国驻印军,第五十六师团部署在滇西怒江 西岸,专门对抗中国远征军,其它师团、旅团分别担任阻击中国驻印军于缅 北,阻击中国远征军于滇西的持久作战任务。 就在中、美、英首脑机关制定反攻计划的同时,中国驻印军就为打通中 印公路作出了诸多的尝试。 1942年冬,新编第三十八师曾派遣一个先头团配属一个炮兵营进入列 多,并以1个加强连的兵力深入缅甸。不久,日军开始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以1个营的兵力包围了这个连达40天之久,双方经过几次交战,日军伤亡惨 重,知难而退。这个先遣连为以后的部队反攻取得了进行丛林战斗的一些经 验。 当时在原始森林中作战是一种特殊的战斗,看不到人烟,在茫茫林海中 前进,全靠每人一把砍刀开路。树高林密见不到太阳,就要靠特别的指北针 修正方向,一天也走不了几里路。日军的防御阵地,都设在要路两侧的密林 中,形状为圆圈形,里面挖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壕,还在大树上用沙包筑成一 些小碉堡。面对日军的这种阵地,驻印军只有先用各种大炮进行全方位的轰 击,把日军阵地的森林炸得枝叶尽秃,只剩下一根根枯焦的木桩后,日军的 阵地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在炮击的同时,步兵挖掘沟壕前进,围绕日军阵地 构筑包围工事,然后用迫击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机枪、手榴弹一齐向 日军阵地射击,这样,才能彻底消灭日军。 新编第三十八师陆续进入野人山区的第一一四团和第一一二团,掩护 中、美工兵修筑中印公路。1943年 10月,驻野人山的第一一二团,由防守 转为进攻。根据盟军总司令部的命令,为了在缅北前线建立空军补给基地, 第一一二团从塔家普出发,向新平洋推进,掩护工兵部队修建飞机场,作为 反攻基地。为了确保新平洋基地的安全,部队必须向东南推进到大龙河和更 的温江的右岸一线,建立沿河据点。 第一一二团进驻新平洋后,只留下一个连担任警戒,团主力向临干萨坎 以东以南的于旁、加滚、卡道和大龙河与塔卡内河的交汇点前进。当部队进 入于旁附近600米的高地时,发现高地前面有一块东西长600多米、宽约100 多米的林空,部队停了下来,并派出尖兵连搜索前进,当尖兵连越过林空进 入森林之后,进入了日军的一个加强排的埋伏圈,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经过1个小时的战斗,日军全部被歼灭,而尖兵连除有几个重伤兵幸存下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