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求生记_自身小卒【完结】(172)

  “是极是极。”孙大夫顺口应道,解州?这不是蒲州吗。

  “既如此,我这里还有百十来斤的芒硝,就都卖与你了。你看可好,孙大夫?”

  “那就多谢了。”

  “刘掌柜,蒲州不是有盐湖吗?怎么我没见到呢?”却是志文故作天真地插话了,他一大早起床,还没吃饭,就爬到山顶四处张望,哪里有什么湖啊。

  刘掌柜闻言呵呵笑了,手拈胡须,还未答话,旁边的一个伙计忍不住说道:“这位小公子,你有所不知,解州才有盐湖,咱们蒲州离盐湖还有几十里地呢,你怎么看得到。”

  “哦,愿闻其详。”孙大夫也是不知。

  伙计见刘掌柜微微点头,当即把解州和盐湖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下。

  蒲州、解州相距甚近,但盐湖紧挨解州,这一带春秋时称“盐邑”,战国时叫“盐氏”,汉代改称“司盐城”、“盐监城”,因前朝各代大都归于河东郡或河东道的治下,也叫河东,乃是关羽故里。

  北元末期,在州治解州旁,延盐湖筑城,先叫“凤凰城”,后因河东都转运盐使司驻于此,除户籍归州府,其他一应事务,全由转运盐使司管理,故又称“运城”,因盐运而设城,大明仅此一处。

  “所以,你们哪怕是到了解州,也是看不见湖的,都被围起来了。”伙计最后说道。

  “那盐湖怎么还能出芒硝呢?”八千也问话了,他对此是真心不解。

  “嘿嘿,那就是老天爷赏咱们饭吃了。”刘掌柜笑道,接着赞叹,“不过,要不是几十年前出了个周家,咱们河东人也不知道,盐湖居然还能出芒硝。”

  “刘掌柜,咱们芒硝买的多,到运城买的话,会不会便宜点呢?”八千想一次把芒硝买够,实在忍不住就问了出来。

  孙大夫狠狠瞪了八千一眼,“刘掌柜,犬子年幼无知,还望海涵。”哪有当着别人的面说要另找其他地方买的。

  刘掌柜大度地笑了,“无妨,实话告诉你们,这大宗的芒硝,基本都被人定完了,你们身为外乡人,贸然前去,是买不到的。”

  从刘掌柜那儿出来后,大家又跑了两家医馆,一间药铺,都是以给牛马羊等牲畜治病为借口,把人家的芒硝全都买完了,当然,其他药材就没有买了,用不上那么多。

  最后一算,总共买了两百多斤的芒硝,志文偷偷与八千合计了一下,怎么也能处理两三千斤的羊毛了,遂暂且作罢。

  时值正午,大家都饿了,小英更是嚷嚷着要吃好吃的,可志文把大家领到一家大酒楼前时,她却有些怂了,怯怯地不敢进。

  “小志,要不咱们找个小店,随便吃点吧。”小英娘提议。

  其他人包括孙大夫也纷纷附和,大家都是穷怕了的人,把钱粮看得很重。

  “那哪儿成,好不容易进了城,只管敞开肚皮吃,放心,钱不是问题。走,小英,进去吃饭。”志文诱惑着小英,那么多银两都发黑了,再不用也不知还能不能用掉。

  最终大家拗不过志文,都跟着进去了。

  “老板,买单。”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志文习惯性地喊了一嗓子。

  店小二走到他旁边,“这位小公子,你是要结账吗?”

  志文恍然,这是明代啊,买什么单,“是,结账。对了,我们吃的这道主食叫什么?”

  “北相羊肉胡卜。”店小二耐心回答。

  “再给我们做二十份,打...”志文生生把“包”字咽了回去,“装进食盒,我们要带走。”

  “好嘞。”

  蒲州因为靠近盐湖,菜的味道偏咸,又属晋西,还爱酸,志文不是太喜欢,不过吃了大半年的各种野菜、杂粮,只偶而吃回鲤鱼打打牙祭,这顿换成酒楼里的各种招牌菜,还是吃得很爽的,没见大伙儿把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的么。

  尤其这个北相羊肉胡卜,将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加鲜羊肉汤煮烩,再调以香油、葱花、花椒、晋西老陈醋等调料,羊肉鲜嫩汤醇厚,面饼又有嚼头,确实美味。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志文不由得想到,让店家多做几份,带回去给大家尝尝。

  第133章 做新衣

  “慢点儿吃,大柱,不够还有。”志文对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北相羊肉胡卜的可旺说。

  带回来的二十份北相羊肉胡卜大都让可旺和小林他们分了,其他人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没办法,就算再打包一百份估计也不够这帮孤儿分的,再说酒楼恐怕也做不出这么多吧。

  “志文,”可旺一连吃了五份,才心满意足地放下食盒,“啥时候也带我进城看看呗。”

  “等你有了新衣服再说。”志文故意逗他。

  可旺仄仄地没有说话,这城外,就是有钱他也弄不到新衣服啊。

  一旁的小捷不忍心了,“大柱,新衣服马上就有了,小志专门请了个衣铺师傅,明天来给大家量尺寸。”

  “真的?”可旺眼睛亮了。

  “那还有假,”小英撇撇嘴,“不光你有,你和定国哥的手下都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