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合作到决裂:蒋介石与冯玉祥_周玉和【完结】(22)

  宗教仪式般的开幕典礼过后,蒋介石首先发言:

  "北伐大业现已完成,我们国家建设方在开头,处处需要巨款,……我们的军队既不用以对外,就应尽量缩编,……至于按照什么标准,本人没有成见,大家可以从长计议。现在冯、阎两位总司令都准备了一个提案,可以供大家参考研究。"

  何应钦将冯、阎两个方案读了一遍,蒋介石接着说:

  "大家仔细研究,这两个提案赞成哪一个,或是另有提案,都可以尽量提出,发表个人的意见。"

  与会者相继发言,多数人赞成阎的方案,反对冯的方案,蒋介石见火候已到,便趁势表态:

  "既是大家赞成阎总司令的提案,那么原则上就采用这个提案。我的意思,在中央编遣区之外,再加上东北编遣区。"

  冯玉祥见自己的方案被否定,就提议暂缓编遣。蒋介石也不好操之过急,提议先成立编遣委员会,委员会内先设一个经理组,管理财务,由阎锡山任组长,并说明"实施编遣,没有足够的经费是办不到的,这个组非常重要,组长的责任重大",阎锡山沉默片刻,便表示"一定勉为其难"。

  会议结束时,冯玉祥怒容满面,气冲冲地走出会场,回去以后就称病请假,只派代表出席会议。

  第二天继续开会,蒋介石提出在各集团军分别设一个编遣区,推选:一个编遣主任,隶属于全国编遣委员会,负责本区的编遣事宜,并指定何应钦为第一集团军编遣区主任。接着,会议决定第二集团军为鹿钟麟,第三集团军为周玳,第四集团军为白崇禧。

  第三次会议上,蒋介石谈到军制时说:"我们是募兵制,募来的士兵都是一些无赖、流氓、土匪。……现在北伐完成,我们一定要把旧式军队逐渐改变成为爱国爱民的新军队。"冯玉祥的代表接着说道:我们第二集团军是"严格选拔出来的,所以决不是土匪、流氓、无赖。在冯先生组织国民军反对曹锟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口号,……所以中国的军队也不能一概而论。"这些话显然是针对蒋说的,说得蒋面孔红一阵,白一阵,十分难堪。会议冷场,无人搭腔,阎锡山出面打个圆场,才继续开了下去。

  编遣会议开开停停,各派系之间吵闹了近一个月,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于1月26日收场,至于编遣如何进行,留待以后再召开编遣实施会议决定。

  冯玉样本想同蒋介石合作,在蒋的支持下保持自己的实力,在南京政府中占有重要地位。蒋介石在编遣会议期间的表演,使他看清了不可能再同蒋合作下去,因此,他会后继续有"病",不再去军政部办公了。

  1929年2月5日,冯玉祥以"养病"为借口,向蒋介石、谭延闿请假离开南京,蒋亲往送行。6日晨,冯玉祥抵达开封,后转至豫北辉县百泉村。

  蒋冯此次分别,告别了他们彼此间的合作,尽管脸皮还没有公开撕破,但是裂痕已经无法弥合,而且越裂越深越大,以致兵戎相见。

  第四部分 1.脚踏两只船

  1929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三大,使国民党成了蒋家党。蒋介石不许党内有派,消灭异己的欲望大增,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矛头首先指向了桂系。桂系所占地盘直接威胁着蒋的统治中心地区,必欲去之而后安;桂系所辖地区不集中,战线长,且内部矛盾尖锐,比较好打。

  桂系与蒋的矛盾由来已久,看到蒋冯关系破裂,反蒋时机成熟,便决意与蒋决一雌雄。

  3月26日,蒋介石下令讨桂,蒋桂战争爆发。

  3月29日,阎锡山通电拥蒋讨桂,冯玉祥成了蒋桂双方极力争取的对象。

  冯玉祥在辉县百泉村接见了李宗仁、白崇禧派来的代表,表示愿与桂系合作,共同讨蒋。早在南京编遣会议时,冯就对桂系表示同情,曾对人说,四个集团军总司令除桂军外,都有要职,连张学良都有,唯独第四集团军的人,大半闲散,未免有向隅之感。又说,天下事不平则鸣,蒋处置问题如此不平,成为时局前途的隐忧。蒋冯关系已经破裂,蒋介石兴兵讨桂,冯玉祥自然倾向桂方,但在非亲信部属和外人面前,却表示对蒋桂双方"情谊相等,不便偏袒,但求苦心斡旋,息事宁人"。

  蒋介石派邵力子到百泉村,请冯回到南京去。冯表示,他想辞职出国留学,以备他日效力党国,希望军政部长一职由鹿钟麟代理。冯玉祥到华山,蒋介石派邵力子等又追到这里。这次,明确请冯出兵援助,并以行政院院长和湖南、湖北两省主席为筹码,冯玉祥表示:"论公论私,皆不能使蒋独任其艰,我方可出兵十二万,留十四万维持地方安宁。"同时又说,蒋如不改变专制独裁,即使能战胜桂系,但继之而起者仍将大有人在。3月30日,冯玉祥又致电蒋介石,表示可"出兵十三万,以韩复榘为总指挥,出武胜关"。

  冯玉祥进行军事部署,韩复榘部屯兵平汉路南段,石友三部集中南阳一带,张维玺部在陕南荆紫关,孙良诚部集中豫西作总预备队。但是,究竟是援蒋还是助桂,冯玉祥还要看战局的发展,他对属下说:"他们是势均力敌,总要看上一两个月,才有分晓。"他认为,北方人爽直侠义,南方人轻佻浮躁,易合易离,而最终收拾大局者,往往是北方人,当蒋、李这两位南方人打得两败俱伤之后,最终要由他这位北方人收拾大局。他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策略,待蒋、李双方一败一伤时,坐收渔人之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