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碰我的鬼_傲因【完结+番外】(73)

  “恩公在上,莲香谨拜。

  莲香承祖训,守恩公陵寝,奈何我穆王千年传承终因子孙凋零后继无人。

  我已过耋耄之年,只恐有生之年无法完成祖宗遗命,以残年之躯日夜祝祷。

  幸得上天垂怜,让我得见恩公,完成使命。此一去,得见先祖,便可还我陈氏千年之愿。

  恩公见此信时,我大约已同先祖复命去了。

  穆王陈氏感念恩公留我一脉香火,尚有一言相奉:留得青山在。”

  张晗凝视着信上的最后几个字,总觉得虽然回忆起了前世的事,可一定还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

  而且那些他不知道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事,道姑玄孟知道,老陈奶奶竟然也知道……

  只可惜……

  张晗回忆起他们下墓前离开老陈家的时候,月光下老陈奶奶站在门口的瘦小身影,鼻子有些发酸。

  这个老奶奶孤独的守着这样一个祖宗传下来的秘密,为了一个见都没见过的所谓“恩人”,整整九十年,熬过了战乱熬过了饥荒,守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寸步不敢稍离。

  以至于子嗣单薄,连一个能继承他们家穆王秘术的人都没有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是元旦,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元旦日万,大家别忘了来看文~

  ☆、第73章 第 73 章

  穆王陈氏,不是封号也不是爵位, 之所以称做穆王, 实际是江湖上给他们家送的雅号。

  所谓穆,其实是墓的谐音。江湖中人刀口舔血过日子, 总要讨些彩头,也总多些忌讳。

  陈氏一脉, 自古神秘, 每一代总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子孙。

  他们有一双能通天彻地的眼睛,上能预知天象, 下能探查地动,前能预测未来, 后能洞悉过往。

  可是有着这样的神秘力量,他们偏偏不做别的, 只做墓葬一行。

  他们家修建的墓, 可以说全都建在天地之灵眼中,几乎没有能被掘出来的。

  张晗回忆起当年,皇帝命令他找穆王陈来修建皇陵。

  修完之后皇帝知道以穆王陈的手段, 想将他和那些工匠封在墓里, 带着帝陵的秘密永远闭嘴, 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便又令张晗带禁卫抓住穆王的家人子嗣,以此要挟穆王陈自尽于墓中。

  君命不可违, 张晗当时纵然不愿意,也还是这么做了。

  可皇帝并不满意穆王陈的死亡,他认为只有他才配拥有这种汇聚天地之灵的墓。

  穆王陈一脉必须全部死完, 才能保证今后不会再给其他人修建陵墓。

  于是他在穆王陈死后单方面毁约,下令张晗将穆王陈一家老小赶尽杀绝,一个不留。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张晗自问不算什么正人君子,可是他为人处事也有自己的底线。

  既然在穆王陈死前答应要保住他的家人,那就一定要做到。

  于是他不仅没有杀了穆王陈一家,反而派自己的一队精兵将穆王陈一家老小远远送出关去,并给了他们足够的盘缠让他们在关外安家落户。

  对于当时手握重兵的张晗来说,这些事虽然冒着欺君之险,但只要他有心要做,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说是举手之劳也不为过。

  况且穆王陈的死也可以说有他的责任。

  可是就因为他的举手之劳,穆王陈的后代不仅为他修了一座墓,还只为他死前的一句话,就世世代代为他守着这个墓。

  一千年,沧海桑田,陈家的继承人已经死了十一个,按照玄孟的说法,这第十二个怕是也已经没了。

  玄孟送昏迷的纪开张晗回这个村子的时候,老陈一家就都不在家,面包车也被开走了,没有带什么行李,走的很匆忙。

  大约是老陈奶奶心愿已了,再也支撑不住老朽的身体,已经西去了。

  村子里没有医院,老陈是个孝顺的,就算是母亲在家里断了气,他怕是也要送到医院再抢救一下才肯甘心。

  张晗摸出一个打火机,将手里的信点着,看着白纸黑字一点点的化成灰,就像看着千年的守望在时光的长河里一点点的化作褪了色的灰白回忆。

  穆王陈守望千年是为了报恩,那自己的记忆穿越千年,又是为了什么呢?

  张晗拧着眉,细细的回忆着前世的种种,试图从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前世的张晗,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历经百年,出了三位相国,三品以上的大官就有十几个。

  可惜到了张晗这一代,不知是什么原因,子嗣上十分艰难,百年大族多少个支脉,竟然统共只得了七个儿子。

  这七个儿子却又多是身体孱弱的,能活到弱冠之年的仅有三个。就连这三个里面,还有一个是个迎风倒的病秧子,别说做官,读书超过两个时辰怕是就要吐血昏迷。

  张晗是第七个儿子,原本出生在旁支,却因为是儿子,被正房过继了去,当亲生的养了起来。

  有前面几个哥哥早夭的例子,张家对他是格外小心,犹如看护一株珍惜的兰草一般细心照顾。

  一边请了有名的大夫在家里日日看顾饮食作息,一边请了拳脚师父带他强身健体。

  好在张晗并没有辜负全家的厚望,他的长势十分喜人。

  不仅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而且聪慧过人文武全才。张家最后一个相国老太爷临死之前,将他叫到身边,指定成了张家的继承人。

  从此,同当初合全族之力教养他一样,张家开始合全族之力送他走向仕途。

  世家子弟,原本不用科考便可入朝为官,但张氏一族52书库,虽是世家,却也出过不少状元。

  张晗自然也走了这条路,并且年纪轻轻便一举中第,成了张家乃至整个国家自有科举制度以来最年轻的状元。

  少年状元,金殿传胪之后原本应该入翰林,可张晗却硬要弃文从军。

  时值大梁国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之际,尽管张家人全力阻拦,皇帝却颇为欣赏张晗这种世家子弟身先士卒的勇气和胆识,于是御笔亲批,将他送上了战场。

  皇帝本意,要他从三品参将做起,原也不指望他能打什么仗,只是作为大梁第一名门望族的传承人,张晗上战场就相当于是个鼓舞士气的吉祥物而已。

  可张晗偏要从七品把总做起,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不断历练,凭借他奇高的军事才能和实战经验,短短五年,从一个七品把总,升到了正二品总兵。

  不仅是前方将士不再将他当成吉祥物了,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委以重任。当初极力阻挡他参军的张氏族人也不敢再对他多加干涉。

  就连大梁周边屡屡前来进犯的敌军对他也是闻名丧胆。

  然而树大招风,在一次战役中他所带领的军队等不到援军,被敌军围困三天,一队精兵护送他突围出逃。

  这次突围极其凶险,待他们逃到一处村落时,整队人马加上张晗已经只剩三人,且都不同程度的受了伤,马也只剩了一匹。

  张晗当机立断,要受伤最轻的那个兵骑着马去寻找援军,自己则和另一个伤兵分开,各自随机躲在村民家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