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山禁地_冰块无情【完结】(36)

  “不能看吗?”刘红琴不解地望着表姐:“人家坐牢的都允许探监呢。”

  刘迎菲摇摇头,叹了口气:“简单地说,大约是在我七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看舅舅舅妈,之后,又领着我到黔南各种少数民族村寨去玩。有一天,我们来到一个苗寨,寨子旁边有七八座山,围成一个圈。晚上,我们借宿的那家有个苗民喝醉酒,跟人打架,手指被对方剁了下来。妈妈劝说他的家人把断指冰冻起来,立即去大医院做断肢再植。可是他们都不听,那家的老人说,在那些山围起来的地方有个寨子叫‘月坡’,名义上是个布依族村寨,其实那里的人并不承认这一点……”

  “我不懂,”刘红琴嚷道,抬起一只胳膊装作“举手”的样子:“属于什么民族不是天生的吗?我只知道有人为了高考加分,把户口上的汉族改成少数民族,怎么会有人不愿意当布依族?布依族可以加分哎!除了考试加分,民族还有什么用?”

  刘迎菲皱了下眉,向我望过来。

  我笑了下:“你不懂很正常,通常只有研究历史的人才知道,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这么说吧,现在我们国家的五十六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时,根据苏联学者对‘民族’这个词的定义,由国家划定的。比方说‘满族’,之前就没有这个词,而是叫‘满人’。这种划分大体上不错,但不可能一点不恰当的地方都没有,问题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宣传已经深入人心,后来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能改了。像是九寨沟一带的‘白马藏族’,官方定义为‘藏族的一支’,其实他们的服饰习俗、语言文字,都跟‘藏族’截然不同。”

  刘迎菲赞许地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非常多,成分很复杂。那个叫‘月坡’的寨子,说的是汉语,但有自己的文字,不过只有地位较高的一些人才能学习,那些文字明显不是布依族的字。他们称自己为‘且兰遗民’,就是且兰古国的后人。”

  “等等,”刘红琴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什么国?那是什么东西啊?”

  “且兰国,”我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小城北部就曾经属于且兰国地界。是个很小的国家,史料极少,不知道什么时候立国的,大约与夜郎同时被汉所灭。传说中,且兰是女主当国,而且巫蛊之术盛行。”

  “是啊,”刘迎菲接口道:“且兰多巫医武士,至今如此。那个寨子的人说,当年他们并不是为汉所灭,而是自己弃国出走的。因为他们不喜欢跟外人打交道,且兰附近的邻国都被汉吞并,已经不是个世外桃源了。好了,言归正传。那个断指的苗民,被家人抬着,去了月坡寨。他家里的老人说,月坡寨中的巫医和大祭师都非常厉害,既能令人生不如死,也能让人起死回生,接个指头不算什么。我妈妈当然不信,她从前最瞧不起那些中医、草医了。不过,她是个对医学研究很狂热的人,当时她见那个老人家自信满满的样子,就决定住下来看个究竟。”

  “结果那人的断指真的接好了?”我猜测道。

  刘迎菲双手抱膝,面色阴晴不定:“接上了,而且愈合得好极了,三个月以后干什么活儿都不受影响。从此,妈妈就对月坡寨的医术着迷了。唉,长话短说吧。总之,后来她费尽心思,终于让那个老巫医答应教我医术,但是……但是我要给他当女儿,从此再也不能踏出寨子一步,也不能跟家里有什么联系。”

  “不是吧?”刘红琴眼睛睁得滚圆:“这种条件姑姑也答应?那你后来怎么又回家了?”

  “这种协议又没有什么法律效力,师父只是口头上说了,然后让我们起誓,”刘迎菲埋下头,轻叹一声,接着往下说:“那时起,我就在月坡寨住了下来,住在师父的神庙里——其实是个很大的吊脚楼。整个寨子也就一百多人,大家都彼此认识。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婆婆,也是外来的,好像是抗日战争时从北方逃难来的,她带着个四岁的重孙女,名字叫韩冰,大家都叫她‘小冰块’。我十四岁时,师父认为我可以‘出师’了,就在那年,我托外面村寨来看病的村民帮我带信给妈妈,告诉她师父什么时候不在家。过了几天,妈妈半夜来到寨子里,偷偷把我接走了。反正师父是不会离开寨子的,不可能来找我……”说着,她抬头望定了我的眼睛,低声道:“我走的时候你还住在寨子里,正在附近的乡村小学念四年级。从你丢失记忆的时间来算,你应该是在我离开几个月以后离开寨子的。”

  刘红琴看看我,又看看她姐姐,惊讶地张大了嘴,却发不出声音。

  我不说话,只是垂着头,出神地盯着白色瓷砖铺砌的地面,我听见自己的心慢慢下坠、听见血液在大脑中沸腾。刘红琴的姐姐是在说我吗?是我小时候的事情?我费力地想着,但那毕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时间面前,没有大事。十岁以前发生的事,根本一点都不重要。可是失望的情绪一直漫上来——从第一次见到刘迎菲,我对她的印象一直很好,她漂亮亲切,聪明冷静,整个人散发着一股知性的光华,然而,她刚刚讲述的行为却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