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加莎·克里斯蒂秘密笔记_[英]约翰·克伦【完结】(29)

  四种方法——打了个赌——争吵

  奈杰尔

  瓦莱丽

  莱恩

  安格斯

  他们带回来

  车里的危[险]药[品]——一试管吗啡

  医院病人——苯巴比妥

  毒药的柜子——士丹宁还是洋地黄毒苷?

  重碳酸盐的药瓶被拿走放入药粉——重碳酸盐被替换?

  然后药品被销毁,但其中一瓶没有——医院的那瓶?

  到十二号笔记本的第五十页为止,她已经控制了情节的走向,下列摘录包含了最终情节中的大部分要素:

  【主要观点】

  瓦[莱丽]利用学生组织走私珠宝?(毒品?)到这个国家。尼[科莱蒂斯]太太是同伙——买下给学生住的房子——以及附近街角的商店——出售帆布背包——包内有夹层(石头)用胶水嵌入(或者用帆布卷成的粉末状海洛因)

  警方在监视瓦的行踪——她递给奈杰尔一件东西——浴盐——他进行检查——发现了海洛因——换成了重碳酸盐——把东西放进了重碳酸盐药瓶里。

  警察来到房子里——瓦销毁帆布背包,割成碎片——之后鼓动希利亚

  几页之后,她考虑了一些改进(糖精和帆布背包的构思,以及伊丽莎白·约翰斯顿参与走私的想法被摈弃了):

  有待解决的要点:

  吗啡(醋酸盐?)被换成硼酸——后者燃烧时为绿色火焰(被【希利亚】认出?)[于是]希知道硼酸替换了吗啡

  帕特发现吗啡——从浴室拿来硼酸

  糖精?希在咖啡里加糖精吗?吗啡药片替换糖精

  瓦莱丽经营走私勾当(杀死希?)

  伊[丽莎白]·约[翰斯顿]与瓦莱合伙走私

  阿基本博——看见——什么?与硼酸有关?——与帆布背包有关?

  走私宝石?毒品?尼太太是瓦的母亲?只是傀儡?

  当然,奈杰尔的背景故事(他对他母亲之死负有责任,他父亲留下一封信,大意是他死后才能打开)在情节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直到笔记接近结尾处,这段故事才被补充进去:

  观点

  奈[杰尔]是坏家伙——需要钱——试图从他母亲那里得到——忘了她的名字——或者给她安眠药——她死了——他继承财产——审讯——用药过量——意外事故。但父亲发现是他干的——他乘机利用他母亲的钱财。(用完了?)与瓦莱丽合伙——参与走私勾当——那时得到了别的名字——考古学外交官——成为学生们的朋友——警察来了——他认为是【他】——父亲【死了】?——留给律师的信——取出灯泡——(或者【灯泡】——新灯泡——失窃了——大厅的一个被拿走了)

  奈杰尔给母亲毒药(钱)——父亲是药剂师——化验发现了真相——发现是奈杰尔干的——在证词上签字——在银行,一旦他死了——或者奈杰尔干了不光彩的事——奈只好改换名字

  在前文提到的“扩充改进《国际学社谋杀案》的建议”之后所出现的一个构思是帕特里夏的命案:

  奈杰尔去警察局……帕特(?)给他打电话——对奈杰尔说——气喘吁吁、惊慌失措的声音——奈杰尔——我想我知道——是谁拿了吗啡,因为我记得那晚吗啡在那里……我不想说……对……奈杰尔和警察赶去——帕特死了。奈杰尔哭得像个小男孩

  不过,由于在小说中出现得太晚,这段情节多少让人感觉是添加上去的,它更像是扩充,而不是改进。其实,该情节的梗概已经出现在十页之前的笔记中:

  结局流程

  在奈杰尔和帕特的场景之后,奈杰尔去警察局。帕特(表面上)——其实是瓦莱丽——拨打电话——知道是谁拿的。他们赶去那里——帕特死了——奈杰尔悲伤——真的——赫·波[洛]到来。

  这起谋杀与后来几年出版的《命案目睹记》和《奉命谋杀》中的谋杀相似。奥利佛太太在《底牌》的第八章中说过:“真正要紧的是大量的尸体!内容若有点沉闷,多加点血迹就可以生动起来。某人正要说出一件事——还没说就先送了命!这一套往往吃得开。我的每部作品都来这一套……”在这部小说的第十七章又说过:“算字数的时候我才发现只写了三万字,不是六万字,于是我只得再补上一件命案……”尽管是说着玩的,但在阅读《国际学舍谋杀案》时,却很难让人不想到这些话。

  ——————————

  一九三九年七月,科林斯开始在《书商记录》上为《十个小黑人》打出广告,他们的说法很简单:“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最优秀的小说”。但当新闻上了《侦探俱乐部新闻》时,却引起了作家本人的愤怒,她于七月二十四日从格林威寓所写信向威廉·科林斯抗议。她感到太多情节被曝光了,并指出“如果读者始终确切地知道将要发生什么,那什么作品都会被毁掉的”。她甚至暗含威胁地提醒说,她正要签下合约创作接下来的四部作品,但除非他们保证不再重复这样的错误,否则她不愿意续签合约了。科林斯宣称该书将是“侦探俱乐部丛书出版过的最优秀的侦探小说,而且我们相信,很可能全世界都会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侦探小说”,尽管事实的确如此,但是他们曝光了太多的情节。克里斯蒂的意思显而易见。他们写到了荒岛、歌谣、瓷人的失踪、凶手在大家中间,而最可恶的是,他们还说最后一个死的人未必是凶手。我们在情感上完全支持阿加莎·克里斯蒂;他们只不过是没有说出凶手的名字而已。

  ——————————

  克里斯蒂同时代的美国犯罪作家艾勒里·奎因有过一个有趣的附注。在《奎因的起居室》(1957)中奎因讲述他在创作生涯中,曾经两次因为看到最新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而不得不放弃正在写作的作品。弗兰西斯·M.内文斯在研究奎因的著作《皇家血统》中,确认其中之一与《十个小黑人》的题材相同。

  ——————————

  杂项

  整个笔记中星罗棋布地提到了许多的童谣,有时只是一点简短的略记,而在不少情况下,这些歌谣甚至连想象力丰富的克里斯蒂也得甘拜下风。在三十一号笔记本中我们找到了以下列表:

  纳什[杂志]一九四八年的短篇小说

  A.嘀哒,嘀哒,当

  围绕“码头”[原童谣中的Dock]的夸大心理情结——恐怖的故事——危险——工作中的少女——发现了一件事——(有人要拆毁学生宿舍)从旅馆开始——富人——罪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阿加莎·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