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暮云谜殇_云渡琉璃【完结】(44)

  “没关系,先说出来参详参详,总比这么一筹莫展的好。”景庭鼓励着董振华。

  “唉,好吧。那我姑且说出来,你们听听吧。”董振华走回酒水车边,取了一杯威士忌,略略整理了下思绪,开口说道:

  “这件事其实就发生在不久之前,我和老殷接到北川集团的邀请后正好手上有个与潇湘博物馆做学术交流的活动。于是,我们就提前了数天赶到星城。一天下午闲来无事,我便独自一人散步去了著名的清水塘文物街。你们都知道,其实要在那种地方找到什么真东西实在是大海捞针般渺茫。所以,我也只是想着散散心而已。可是刚走到一个小摊前,我就看见一本厚重的古籍。从纸张灰黄的色度,以及书页被蠹食的程度来看,这是个有年头的东西。于是我便拿起来翻了翻,发现那是本残破的家谱。”

  “董老啊,这一本旧书你讲个半天了,赶紧说说这和‘天一正教’有什么关系啊。”朱瑾昙有些心急。景庭出言阻止道:

  “凡事都有个来龙去脉,特别牵连着了如此深广的事情,当然要巨细无遗,不可放过任何关键。”景庭说着,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月前手机QQ上胖总编发来的那条奇怪的新闻。董振华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这本家谱损毁极其严重,我粗粗判断该是件中唐时期的东西了。这个家族的人姓‘危’是个极为少见的姓氏,按照我们的经验,如果发现这种特异姓氏的家族族谱那一定会有故事,所以我便仔细地看了下去。果不其然,这个危氏家族的人全都是一脉单传,这在古代是极度不合常理的。在那个科技相对落后的年代中,人丁就意味着生产力。每家每户都以子嗣兴旺为大富大贵,所以危家的情况就非常特殊了。”董振华稍稍停顿了一下,又抿了口酒继续说道:

  “这个家族除了独生独子之外还有些很奇怪的地方,比如他们家历经百年乱世居然没有一个人被征兵上过战场的。还有,家族中无一人出世为官,无一人名传乡里,甚至没有一个人从事过正当的行业。可是这家人却从来不缺衣食,他们没有官职、没有良田,却家资丰厚,从无拮据。”

  “这样的人,必定从事着非常隐晦的事情。”景庭冷冷地说着。

  “是的,我也是为此吸引而不停翻看。可惜这本书是用古字所写,言辞晦涩大多数人都难以解读。加之保存状况极差,我也只能从残片之言中大致了解。这个‘危氏’家族的人世代都信奉着‘天一正教’,并且家族中出过几位在道门中地位十分尊崇的人。其中犹以第十三代传人危百里最为出类拔萃,当年他执掌了整个‘天一正教’并且成为百年来第一个通晓道门秘法,可以使用‘符器鬼差’的人。”

  “这么说来历史上真的有过‘天一正教’这个组织啊。”朱瑾昙不禁发出惊呼。沉默许久的莫天成则摩挲着下巴沉声问道:

  “董老,那本家谱中可有叙述‘天一正教’的人是如何驱鬼的吗?”董教授遗憾地摇了摇头答道:

  “那是家谱,不是教义。所记录的只是这个家族的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简要的生平。加上年代久远,早已残破不堪,所能得到的信息十分的有限。”

  “董教授,你收得那本家谱中有没有记录他们参与过有关赵匡胤‘斧声烛影’的内容呢?”

  “没有,不过危家在北宋初年到是遭受过一次灭顶之灾。”

  “哦?是怎么回事?”所有的人都被这个讯息所吸引着,纷纷凑近董振华。

  “按照家谱中的记载,危百里膝下只得一女,名唤危舞殇。和父亲不同,危舞殇不重教务,反而倾心与钻研符器和术法而有了非凡的成就。并且将‘天一正教’导入了醉心于玄法的时代,使得本就与传统道门格格不入的‘天一正教’更加诡谲离奇。而且,因为她的出现使整个家族和教派都产生了巨变,所以那份家谱中有专门的一章加以描述。”景庭默默地听着,心中勾勒出一个微妙地可能。

  “董教授,这名危舞殇生活的年代是不是正好就在‘斧声烛影’的那段时间?”

  “嗯……怎么说呢。是倒是北宋初年,不过要牵扯到‘斧声烛影’却有些差别了。”

  “哦?怎么说?”

  “很简单,因为北宋开宝八年十月,也就是‘斧声烛影’发生前的整整一年。危舞殇便在一次祭祀符器的过程中,意外身亡了。”

  “也就是说,她不可能参与了谋害宋太祖的阴谋。”

  “理论上讲,是这样的。”

  “嗯,那么关于这个女人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记载吗?”景庭蹙着眉头问到

  “这个嘛……似乎在危舞殇潜心研究‘符器’和术法的时候,曾经得到某位神秘人物的大力资助,有过一段奢华的生活。这个是比较奇特的,因为纵观这部家谱残卷。危家的人从来都是深入简出,除了有限的几位同门,甚少与外界接触,更遑论接受他人资助了。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记载,就是在公元977年,即‘斧声烛影’发生后的第二年。整个‘天一正教’忽然一夕遭灭,危家也被连根拔起,尽数屠灭。从那以后,这份家谱便断断续续语焉不详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