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漠狂歌_罪恶倾城【完结】(915)

  想以此方式来昭示碣石山或渤海之中的“仙人们”,他是多么的有资格获得长生不老,江山万代的殊荣。

  虽然屡次的东巡、屡次的求仙,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并不影响秦皇以后的皇帝们为“碣石山有仙人”这样的传说而着迷。

  汉武帝“东巡海上至碣石”为自己修建了汉武台。

  曹操“东行碣石,以观沧海”。

  司马懿“登碣石山以求仙,并追思始皇功德”。

  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还有后来的隋炀帝也都踏着历代帝王的脚步,“登高望海,以求仙”。

  唐太宗李世民途经碣石,也留下了“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这样的名句,以记功德。

  就连伟大领袖在渤海抚今追昔的时候,也吟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样脍炙人口的绝句。

  所以说,碣石这个地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古今帝王寻仙的必经之路!而且它濒临渤海,与许多传说中的神仙府地极其相似。这也难怪当初那些皇帝们,个个都对此深信不疑。

  可现在秦震所考虑的问题是,如果羽东要找的真是这个布满帝王踪迹的“碣石”,那似乎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第十六章 作客

  之所以说不容易,是因为至今也无人能断定“东临碣石”的这个碣石到底是在哪里,甚至说碣石到底是什么都很难说。

  是一座山?还是只是一块大石头?当然还有可能是其它的一些东西……

  总之唯一能够肯定的,仅仅是它位于“渤海之滨”。

  虽然说在中国的四大海域中,渤海这个内陆海的面积是最小的。可饶是最小的,渤海的面积也有7.8万平方公里,并且三面环陆。这就造成了那所谓的“渤海之滨”沿岸面积也大大的增加了。

  至于那神秘的碣石,来头更是不小。它早在几千年前就被载入到《山海经》、《水经注》这类颇有神异色彩的山川地理古籍之中了。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所记载的是:濡水又东南,至累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山顶有大石,如柱,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

  这濡水,就是今天河北省内的曲逆河。这样一来,就缩小了“渤海之滨”的范围,至少可以确定了碣石确实是在河北省的境内。

  如若不然,渤海海岸濒临辽宁、山东、河北和天津市这三省一市之间,别说是找一块石头,就是找一座山也不容易啊!

  另外“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这句话似乎也可以被看做是碣石的一大特征。当然。只要它还存在的话。

  古往今来研究碣石的学者向来不少,因为那是寻仙之道的根源。到了近代之后,大致将碣石的定位归于了以下两种:一是碣石沦海说。

  这种说法是说古碣石山在六朝以后就已沦入深海了,其沉沦之地大约是在与昌黎县比邻的乐亭县附近的渤海海域中。

  还有一种是古今碣石皆为一山说,这种说法就是认为古碣石山就是现在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碣石在近两千年内从未沉入过海底,一直巍然耸峙在渤海近岸。

  所以说羽东如果打算从秦始皇东巡开始下手调查,那这座虚无缥缈的碣石山也并不好找。它和瀛洲、蓬莱、方丈那几座仙山差不多。众口不一,传说各异。

  当车穿过城市中夜的繁华,停在了秦震家门口的时候,秦震心血来潮的对羽东问了一句:“这大半夜的。你不会还有事儿吧?”

  羽东微微皱了皱眉回道:“没有。怎么了。你有事?”

  秦震十分满意的一拍手笑道:“没事儿就行,来来,下车进屋。认识那么长时间了,还没来过家里。命都过了。咱不能不过家。正好。咱俩好好聊聊那河北省的问题。”

  “……”羽东稍稍犹豫了一下。可就在他犹豫的功夫,秦震就已经下了车。

  其实羽东犹豫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让他这样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来个“促膝而论、秉烛夜谈”……那得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而且羽东也了解秦震。他现在肯定是憋了一肚子的问题等着要问。这个所谓的“好好聊聊”想必时间不会太短……

  不过不管怎么说,朋友之邀,都到家门口了,也不好再推辞。最主要的是秦震根本就没给他推辞的机会,人家早就已经直接开门去了。

  在略有些无奈和不得已的情况下,羽东还是走下了车。有些事情,也确实是聊聊比较好。毕竟接下来他们是要同行的,秦震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是个事儿。

  跟着秦震进了门,就见秦震一边随手扔下外套,一边对身后的羽东说着:“跟你那豪宅别墅大公馆肯定是比不了,你别介意啊,随便坐、随便坐,想坐哪儿就坐哪儿。我这就是炕连地、地连炕的状态。顾杰每次来的时候都得自己扒拉出来地方呆……”

  秦震一边说着,一边去厨房烧上了水,准备给羽东沏点茶。这基本的待客之道,还是多少得有些的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