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卅街档案馆_叶遁【完结】(2)

  [侦探推理] 《卅街档案馆》作者:叶遁【完结】

  内容简介:

  一场熊熊烈火,使卅街档案馆的绝密卷宗重见天日。1946年,在平息了国民党及残余日本关东军发动的暴乱之后,报信的火麟食盒被人劫走。从此,神秘事件接连涌现:狐仙堂的诡异符咒,被撕碎的刀疤人,庞大的地下要塞,以及被屠杀的剃发黑斤人……究竟食盒里隐藏着什么秘密,使得与食盒有关的人全都离奇身亡?几十年前的谜案缘何与现代人的人生际遇紧密相连?谜团层出不穷,分析层层递进,误导接二连三,看本书怎样将悬疑、推理进行到底,疯狂榨干你的想象力!

  ***************************************************************

  这个世界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如果不是三十多年前那场熊熊烈火,恐怕我最不相信的,就是这篇帖子的第一句话。

  今天,我最后一次走进卅街档案馆,在掸落这些绝密卷宗上厚厚的积尘以后,我在它们面前站了好一阵子。阳光透过斑驳的窗玻璃照进来,刺鼻的尘土味儿飘荡在我的周围,还有一些黏在我稀疏的胡须上。我伸出颤巍巍的手指挨个抚摸这些打了多年交道的卷宗,它们被历史涂满了褶皱,就像我的老伙计惨不忍睹的面颊。

  我太想念我的老伙计啦!要不是我的老伙计,我的人生或许平淡无奇,而这些诡异莫测的恐怖事件就不会书写在这里。你问我都是什么恐怖事件?唉!简直太多了,比如:第五号卷宗里的纸人割头颅事件、第十二号卷宗里的鸭绿江水啸事件、第三十号卷宗里的古刹石佛异变事件、第五十五号卷宗里的生寒镜和胎盘事件……现在想起来,我似乎还能看到卷宗里当事人的恐惧、战栗、惊慌和绝望,它们时常让我在睡梦中冷汗连连;而当事人在那个激荡的岁月里所表现出的欢喜、情怀、坚强和希望,在这个世界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它们将长久地埋藏在我的记忆中,直到我余生的日子消耗殆尽。

  好啦好啦,我年纪大了,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那个跟我交接的年轻人正不耐烦地等着我呢,我得把卅街档案馆的钥匙给他——他看起来那么朝气蓬勃,而我,就是在他的这个年纪……

  第一份卷宗

  这份卷宗的基本信息如下:

  XX市委五人小组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冯健

  编号(18) 第(1)册

  本卷共(2)册 本册共(89)页

  自一九五六年四月十日起至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日止

  立卷单位:XX市军工厂

  注:其中“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冯健”及其它数字均为毛笔写就,余为黑色印刷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市发生了一场震惊全省的火灾。作为这场灾难的亲历者,我至今还心有余悸。而正是因为这场火灾,才使我得到了上面的这份绝密卷宗。

  这场大火是由卅街尽头的火葬场引起的,火势一路蔓延直至街口档案馆。当时是清晨,我们响应号召冲进浓烟滚滚的卅街。事故指挥员请求我们务必把所有的卷宗抢救出来,我现在还能记起他带着哭腔的喊话:“这些可都是鲜活的历史呐!”

  那个年代人心还没有坏掉,大伙儿干什么都是都是实打实,所以这些“鲜活的历史”得以保存至今,我们的确功不可没。

  搬出的卷宗被要求放在一辆大卡车上,由于火灾现场非常混乱,负责运送这批卷宗的司机同志急忙掉头就开走了。事后我才发现,被遗落的那份就在我的脚底。

  关于这份卷宗,除了开篇罗列的基本信息之外,促使我翻看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卷宗封面鲜红的“慎”字印章。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卅街档案馆所有带“慎”字印章的卷宗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惊天的……恐怖!

  这份卷宗是1956年“肃反”时期一个叫冯健的解放军老兵的交待材料。由于那个时代明显的意识形态充斥在字里行间,所以我在转述时对个别无关紧要的词句进行了删减。以下就是冯健关于在解放战争期间“失踪”问题的供词——也就是说,我们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序幕。

  (1)

  我叫冯健,1945年秋随部队由河北入关。我们是第一批挺进东北的八路军。

  在我军接管通化城半年以后,也就是1946年大年初二那天,国民党地下组织伙同残余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一次武装暴乱,暴乱被我军平息以后,郝班长带领我们去清除日伪军尸体。那天有零下四十多度,通化城的百姓用“嘎嘎冷”来形容这样的天气。我是南方人,之所以能经受得起那样的冰天雪地,完全是因为当时年轻力壮。

  日本人的尸体铺天盖地。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整整十四年的压迫和奴役让老百姓恨透了日本侵略者,他们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到这些死不悔改的暴乱者身上,加之他们生活本来就很贫困,所以一千多具尸体上的衣物基本被剥得精光,手表、钢笔、戒指,凡是值钱的东西统统被拿走,连嘴巴里的金牙都被薅了出来。

  郝班长带领我们赶到的时候,裸尸已经被成群结队的野狗咬的不成样子,像被切开的红萝卜,嘎嘎冷的严寒中是看不到血的。那么,这千余具尸体如何处理?拉到荒山野外埋掉肯定不切实际,寒冬腊月冻土层达一米以下,工作量太大;火化更是行不通,当时老百姓连冬天取暖的燃料都无法保证,又怎么能浪费在这些死人身上;最后上级不得已做了一个决定:水葬。水葬日本人尸体这件事在通化城不是秘密,当时生活在那里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组织上不妨去问问他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