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村魅影之马家集惊魂_独眼河马【完结】(2)

[侦探推理] 《小村魅影之马家集惊魂》作者:独眼河马【完结】

作者: 小村魅影之马家集惊魂

  第一章 李云帆马不停蹄 郑队长如虎添翼

  第一章 李云帆马不停蹄 郑队长如虎添翼

  二十五分钟以后,同志们押着“明空禅师”来到山脚下,山脚下停着四辆吉普车。  同志们将要面临一次暂时的分别。  李云帆和陈皓将随郑峰奔赴风阳县的马家集,和郑峰一同赶往马家集的还有刘局长和史可染。  其他同志由李子荣负责,乘坐两辆车回县公安局。  明空禅师不得不提前结束他在华寺的工作,回到他该去的地方,为安全起见,按照郑峰的吩咐,明空禅师除戴了一副手铐之外,脚上面还有一副脚镣,脚镣是一根一米多长的铁链子,中间系了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吊在明空禅师的脖子上。明空禅师戴了这么多年的佛珠,现在该换一换行头了。李卫国和卞一鸣在两旁担任“护驾”的任务。  李卫国和卞一鸣把明空押上汽车,刘局长叮嘱李子荣务必将“明空禅师”万无一失地押解到县公安局看守所。  李子荣和其它同志把刘局长一行送上汽车,站在大路旁,挥手告别。刘局长、郑峰和李云帆他们在临上车之前和楚老先生握手道别。  “你们回去以后好好休整一下,等待我们的消息。“李云帆望着依依不舍的战友道。  “马家集的案子正处在调查摸底阶段,这些日子,你们在山上吃了不少苦,回去以后好好补充一下,养精蓄锐,马家集有一场硬战等待着你们。”郑峰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告诉李子荣他们,分开只是暂时,会合为期不远。  郑峰能够理解战友们的心情,朝夕相处,突然分手,心里面自然是空荡荡的。自己离开同志们前往马家集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呢。  “再见!”  “再见!”  在同志们的“再见”声中,两辆汽车向北驶去。等刘局长他们的汽车消失在山谷之中,李子荣他们才上车走人。  向北的两辆汽车,第一辆上坐着刘局长、郑峰和李云帆,第二辆上坐着陈皓和史可染。  让我们把视角定格在第一辆车上。  不用问,刘局长、郑峰和李云帆的话题定格在了马家集的“8。18”无头案上。  “老李,我一个人呆在马家集,心里面空荡荡的,思路也没有以前畅通了,你来了,我的心里就有着落了。”  “郑队,不是你的思路不畅通,是案子太复杂了,如果不复杂,也不会成为地区挂牌的案子,我们干这行的又不是神仙,刘局长,我们公安局档案室里面不是还有几个案子一直没有头绪吗!”  “是啊!等你们把马家集的案子拿下来以后,得空了,再回头算一算那些陈年老账。”刘局长道。  “郑队,马家集的案子进展如何?”  “老李,先不急,到马家集以后,您先看材料,晚上——我们再谈。刘局长,您看呢?”  “案子的事情,你和云帆两个人商量着办,有什么困难找我,我的任务就是当好你们的后勤部长。”刘局长说罢哈哈大笑。  郑峰和李云帆也笑了。  李云帆和他的战友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下龙华寺的案子,作为公安局领导的刘局长,心里当然是深感欣慰。  老李这么快就和自己会合,作为马家集凶杀案刑侦小组的负责人的郑峰,他多了一个得力的帮手,可谓如虎添翼,心里面自然是喜不自胜。  能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外一个战场,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共擒恶魔,作为一个见到案子眼睛就发亮、对刑侦工作充满满腔热情的老刑警李云帆,心里面的冲动和亢奋更不必说。  “不过,你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马家集的无头案很不简单啊!”刘局长意味深长地说。  汽车里面的空气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第二章 马家集历史悠久 李云帆熟悉环境

  第二章 马家集历史悠久 李云帆熟悉环境

  汽车在高山峡谷之间缓慢行进,汽车颠簸得非常厉害。  路是石子路,九曲十八弯,或高或低,几多坡道。  路右边,悬崖绝壁,怪石林立,上面是遮天蔽日的树林;路左边,急湍潺潺,流水回旋,下面是望而生畏的峡谷。  近处——山风乱吹,落叶飘飞,远处——层林尽染,呈红溢翠。  一个时辰以后,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这时候,李云帆才意识到,汽车已经穿过了峡谷,汽车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古老的石桥,河水里面有三个石头桥墩,和东西两岸上的桥墩加在一起,一共有五个桥墩,桥墩全为巨石。桥墩的间距有五米左右,高度在六米左右。  “老李,前面有一座石桥,在那——您看见了吗?”  “看见了,这座石桥有些年头了。”  “马家集凶杀案的无头男尸就是在石桥的下面被发现的。”  “在这儿发现的?”  “对,具体的地点就在对岸那个桥墩的下面。就在那儿,你看——”  李云帆朝郑峰所指的方向看去:桥墩附近有很多石块,有的躺在岸边,有的隐身水中。河面比较宽,有二十米左右。  “受害人的尸体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是一个姓阎的钓长鱼的老者发现的。”  “钓长鱼的?”  “就是钓黄鳝的。”  “是用尖钩,还是用秃钩?”  “老李,你也懂这个?”郑峰道。  “略知一二。”  “云帆,你说说看,这钓长鱼有什么讲究?”刘局长突然来了兴趣。  “过去,我认识一个钓黄善的老者,一年四季,除了冬天,春夏秋三季,一辈子以钓黄鳝为生,他钓黄鳝和别人不一样,他用的钩子是秃头钩,而一般人用的是尖头钩。”  “秃头钩和尖头钩有什么不用呢?”  “秃头的钩子如果钓不上来,还可以再钓,或者隔一段时间再来钓,那条黄鳝还会再咬钩。如果是尖头钩,那就是一次性的买卖。一次钓不上来,第二次,它就再也不会咬钩了。秃头的钩子还有一个好处,秃头的钩子是绑在一根比较长的竹篾子上的,竹篾子很软,可以弯曲,所以能伸到洞里面很深的地方,尖头的钩子一般是一根比较长的钢丝,或者把钩子绑在一个比较硬的竹片上,所以尖头钩子伸到洞里面的长度有限。”  “黄鳝还会呆在洞里面吗?”  “他说,黄鳝在鱼中,是最认洞的,它呆在一个地方,轻易是不会换地方的,所以,他钓黄鳝有几条固定的线路,每条线路上都有几十个洞,都是老洞。一个洞要钓好几年。“  “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刘局长道。  “他跟我说,有一个洞,他前后钓了五年,一共掉了一百零三条黄鳝,最大的一条有一斤八两。”  “一斤八两,那劲一定很大。”  “可不是吗!他钓了好几回才得手,被它吞了好几把钩子,最后一次用绳子系在竹篾子上,另一头拴在树上,才把它钓上来。洞越老,钓上来的黄鳝就越大。最好的是土洞,石头洞也行,但石头洞里面的黄鳝呆的时间不长。郑队,我明白了,那位姓阎的老者一定是在钓黄鳝的时候,在石头下面发现了尸体。”  “你说的一点没错,原来的洞不见了,石头的位置也不对。他就到处找洞,结果在找洞的过程中,一连钓了三条长鱼,当他再准备下钩的时候,在水里面发现了一只鞋子——是一只鞋子的鞋头,连钓了三条长鱼,他感到非常奇怪,发现鞋子以后,他就更觉得很蹊跷了,石头缝里面怎么会有一只鞋呢?”  汽车已经到桥跟前了。  驾驶员朝左打方向盘,汽车拐向石桥。  桥面不宽,只够一辆汽车通行,桥面也是用青石板铺成的,两边是互不相连的石栏,间距在一步左右。  两辆汽车谨小慎微地驶过了石桥。  “郑队,你接着往下说,后来呢?”  “后来,他就喊人,正好有一条船从上游——从龙华堡方向驶过来,他和船老大下到水里面,把那块石头掀了起来,结果发现了一条人腿。他就爬上岸,跑回马家集,到马家集派出所报了警。”  “石头缝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长鱼呢?”刘局长有些不解。  “刘局长,长鱼突然增多,应该和尸体上的腐肉有关,鳗鱼和黄鳝喜欢吃动物的腐肉。”  汽车摇摇晃晃地行驶了二十分钟左右,远远的就能看到一个高墙,高墙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汽车转过了一个弯道,便看到一个用石头砌成的门。石门掩映在一片茂密而葱茏的树冠之下。  车到近处,终于看到了,树是槐树,榕树和银杏树,每一颗都很粗,李云帆目测一下,这些树和龙华寺养心斋后院里面的银杏树的年轮差不多,其中有一棵老槐树,是李云帆所见过的最粗的树,盘曲嶙峋的枝干上,下有洞穴,上有枯枝,衰老得已经不行了。在老槐树的南边有一条石头路通向山林。路的方向朝西南。  在石门的上方,有三个大字,是用石头凿成的,三个字是凸出来的,这三个字就是“马家集”。三个字是用楷体凿成的,笔力苍劲而厚重,字形丰满且匀称。  马家集在龙王山的北麓。  石桥和石门,已经充分表明马家集历史的久远。就更不必说那些盘曲嶙峋,高大挺拔的苍天大树了。  “郑队,马家集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和龙华寺的历史差不多长。”  “这里的地理环境很特别吗!你还记得翡翠村吗?”  “是啊!马家集和翡翠村不一样,翡翠村坐落在山腰上,而马家集安卧在龙王山的山脚下,这里地势平缓,一面靠山,三面临水。”  “马家集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有两千多户人家。比翡翠村多很多倍。”  “两千多户多户,比龙华堡还多。”  “是啊!这里的繁华也不亚于龙华堡。”  “这里有三个大户人家,马家集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三大姓的历史。”刘局长道。  “哪三大姓?”  “第一大姓就是马,其次是姓盛和姓包的。”  “怪不得叫‘马家集’。”  “三大姓都有自己的祠堂。”  “那是什么地方?”李云帆指着路左边的一个宏大的古建筑问道。  “那就是马家祠堂。”  “果然是大户人家,谱子不小,龙华宝像这样的建筑还没有。”  “这里每年三月二十八都要举行庙会,附近十几个县的人都会汇集的马家集来。”郑峰道。  “那这里一定有庙宇了!“  “老李,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庙会’原本是一种佛事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的交易活动,但宗教的色彩一直没有改变,只是被物资的交易冲淡了一些而已。”  “不错,在马家集南边的山上确实有一座寺庙,不过规模没有龙华寺大。”  “寺庙叫什么名字?”  “叫普觉寺,刘局长,您每次来的都很匆忙,今天下午,我们去转一转,怎么样?让金所长带我们去。”  “行啊!去看看,案子暂时放一放。”  正说着,汽车拐进了一条街道。街道是用青石板铺成的,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汽车只能缓慢前行。  “这条街道大概就是举办庙会的地方吧!”李云帆道。  “对,这条街道很长,有三里路长,这条路是东西向,前面还有一条南北向的道路,两条路成十字交叉。”  道路比较的宽阔,大概有五六米宽,路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商铺,大多为两层,一般都是楼下做铺面,楼上住人,后面的院子里面放货。  汽车很快就到了十字路口。  “老李,这里就是马家集的中心。叫易市口。”  汽车从易市口转向北,行驶了约摸一里地,再向西行驶了一分钟之后,在一座古老的建筑物跟前停了下来。  大家跳下汽车。  建筑物在石板路的南边,大门右侧挂这一个牌子,上写“马家集派出所”。在石板路的北边,是一条东西向的大河,十几级台阶下面,河岸边,木船首尾相连,桅杆高立,有不少人或卸货,或上货,或扛或抬,一派繁忙的景象。喊着“嗨哟”的号子,袒露着光溜溜的上身。  站在码头上,放眼望,河对岸,满眼芦苇,铺天盖地,芦苇荡港汊连横。  “郑队,这条河好像连着我们县的通天河。”陈皓道。  “不错,山城县境内的叫‘南通天河’,这条河叫‘北通天河’,两条河以龙王山脉为分水岭,连接两条河的就是我们刚才经过的大峡谷。走,估计饭要好了,我们先吃饭。”  正说着,从大门里面跑出两个人来。  两个人走下台阶。  “我来介绍一个,这位就是我经常跟你们念叨的山城县公安局刑侦队的李队长。”  两双大手紧紧地握住了李云帆的左右手:“欢迎您,李队长。”  “你们好,我叫李云帆。”  “老李,这位是凤阳县公安局刑侦队的刘副队长,现在是代理队长。这位是地区公安局刑侦科的老干探老毕。”  刘副队长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老毕的年龄将近六十岁。  “别客气了,都进去吧!”刘局长道。  大家跟在郑峰的后面上了五层台阶,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从里面冲出一个人来。  “郑队长,人来了吗?”  “来了,老金,这就是李队长。”  “老李,这位是马家集派出所的金所长。”  金所长的年龄在五十五岁左右。李云帆和金所长握手致意:“金所长,您好。“  走进大门,中间和左右两边一共有三条走廊通向一个双层殿顶的高大建筑。这种十分讲究的建筑只有在南方才能见到。走廊之间,绿树成荫,有金叶含笑,有红花木莲,有紫薇和翠竹,还有冬青和广玉兰,最醒目的就是一棵银杏树,遮盖在高高的屋脊之上。  “队长,这里如此雅致清幽,原来是干什么的?”  “金所长,您说吧!”  “这里最早是商行,就是贸易行,明清以前就有了,日本人来了以后,曾经做过维持会的办公地,解放战争的时候,这里是保安团的驻地,现在,这里成了派出所。”  “金所长,中饭好了吗?”  “刘局长,饭半个小时前就准备好了。”  “走,吃饭,哎,老金啊!吃过饭以后,你领我们到静觉寺去一下。”  “好嘞。”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