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棉花垛_铁凝【完结】(11)


  考特恩 ,棉。纯棉。纯棉不就是百分之百的棉花么?棉花 花。
 纯的花。
 一位女同志又举出一件连衣裙开始辨认。这裙子没商标,两人便有所争论。这位说是纯棉,那位说是混纺,她们都用自己的经验说服着对方,还显出些激动。这争论也吸引了老有,他说: 对不起,我能看看吗?
 一位立刻把老有当熟人似地说: 您说,这是不是纯棉?
 老有拽过那裙子,两手摩挲了一阵说: 不见得是。
 一位说: 看来您很内行,一定是这方面专家。是服装专家?
 老有说: 不是,我只认识棉花。
 一位说: 您经营棉花?
 老有说: 不,目前我离棉花很远,可我懂,我小时候种过花。对。我们那个地方管棉花叫花。
 火车正经过一个小镇,闪过一家紧贴铁路的轧花厂。在一带红砖墙内,籽棉垛成了垛,像楼房。老有指着那花垛说: 棉花垛,洋花。噢,过去人们管美棉叫洋花,好品种。现在有许多新品种,我想都应该属洋花。你们再看看那近处花地,也是洋花。
 一片棉花地从窗外闪过,棉花正放铃,淡藕荷的花铃,温馨着大地和列车。
 两位女同志听老有说花,却没显出多大兴致。她们把展开的衣服一件件叠好收起来。
 对面的旅客在喝茶,老有在喝茶,老有和对面旅客的目光相遇,发现那人赤红脸,短脖子,刷子眉总是一挑一挑。他喝口茶放下茶杯,打开一只小箱子,从里面捡出两个药瓶摆上小桌,却并不吃。
 老有想,好面熟。熟。那时候我脱产他调分区;我进城,听说他南下。四十多年为什么连做梦都没梦见过,今天却喝起了一个壶里的水。现在是认他还是躲他?躲吧,对,躲。老有拿起一张随身带的小报半遮半掩地看,看不见报上的大块文章,却盯住了报fèng里一则寻人启事: 某男,戴旧军帽,离家七日不归 那么得找,不能躲。找就得引他说话,一说话就能百分之百地肯定。说说花,拿花引他。
 老有对身边的女同志说: 现在许多花种都失传了。我们那地方的花分三种,除了洋花还有笨花和紫花。
 女同志似听非听。
 老有看看对面,对面在研究药瓶上的字。
 老有说: 那紫花也并非是紫,是土huáng,先前我们那地方的人都穿。
 女同志似听非听。
 老有看看对面,对面放下药瓶哪儿也不看,摘下花镜散着眼光呆起来。
 老有又对女同志说: 我给你们唱个歌吧,也是关于棉花的。那时候日本人qiáng迫种棉,抗日政府抵制,这歌是青联抗教的:棉花籽,两头尖,城里的公事往外传
 老有只唱了两句就扭脸看对面,对面的眼光更散,像不知有人唱歌。
 女同志倒笑起来。一位说: 没想到你还会唱歌,有个通俗歌曲就是这个调儿,一定是根据这首歌改编的。 她们开始往上铺爬,要睡觉。上铺一阵窸窣,包厢里静下来。
 火车停了一站,又走。
 已是晚上,包厢里有广播说火车要经过一个大站。这广播却招呼起对面开始收拾东西了。这是老有没料到的,他原以为对面也在终点下车。
 对面的收拾也带动起老有。
 车停了,对面出了包厢下了车,老有也出了包厢下了车。
 站台上早有人接过了对面手里的东西,几个人簇拥着他向前走。
 老有在后边走,只觉得那人的脖子更短了。他想,你也有七十出头了吧。
 出了站,有人殷勤地为那人打开一辆 尼桑 的车门。老有上了一辆 TAXI 。
 尼桑在一所独门独院的旧洋房前停下。
 老有也停在这洋房百米以远。
 那人进了门,楼上一个大窗子亮了,传出些欢欣的人声,分明是一个大家庭的欢欣。
 老有看了一阵听了一阵,就像刚发现眼前有房子,身后有树,脚下是柏油路。这使他终归想起了自己。我这是在哪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梦游一般。莫不是在寻人?寻谁,一个老熟人?一个老同志?一个老 ?他就一准是?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他忽然想起百舍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不是的吧,四十多年为什么没想起这人、这话。
 现在老有去哪儿?回车站,去度假。他身旁闪过许多灯,无论如何他是见过灯笼鬼儿的。那天huáng昏,鬼在花尖上狠飘一阵子。后来鬼走了,老有才走进花地。他看见小臭子身下有几棵青花柴,港绿的花桃硌着她的ròu。
 老有往车站走,身旁闪过许多灯。他想这分明是灯,只能是灯。为什么非要有青花柴、绿花桃,还有赤红脸、短脖子什么的不可。一切都是因了火车上那个 考特恩 ,百分之百的 考特恩 。
 对面那个人的个子也许并不矮,进轿车时,老有分明看见他深深地弯了一下腰。
 1988年12月7日初稿
 12月30日改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