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配角演义_马伯庸【完结】(53)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宛城之战。

  宛城之战以后,张绣与曹cao恢复了战争状态,多次争斗。一直到官渡开战前,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第二次投降曹cao。曹cao当时正处于与袁绍对峙的紧要关头,张绣的投诚无异于雪中送炭。曹cao表现出极大的热qíng,不仅给自己的儿子曹均跟张绣的女儿订了一门亲事,还封了两千户的封邑给张绣——要知道,连曹cao最亲信的将领都没被封过这么多封邑。

  曹cao让全天下人都看到,他曹孟德爱才如命,连宛城的仇都可以一笑泯之。

  在曹cao击败袁绍以后,张绣跟随曹cao北征乌丸,还没抵达,便离奇地死掉了。《三国志》里没提他是怎么死的,《魏略》里却给我们讲了一个有点让人心寒的故事——

  曹cao的儿子曹丕多次请求会见张绣,见到以后,曹丕怒发冲冠,大声叱责说:“你杀了我兄长曹昂,怎么还有脸敢在我家混吃混喝。”张绣听了以后非常害怕,很快便自杀身亡。

  这一条记载里充满了疑点。张绣是曹cao为了宣扬自己爱才而竖立起来的统战人物,是摆在橱窗里给天下人看的。所以曹cao绝对不会追究张绣在宛城的黑历史,否则就会让天下人看到笑话,把他曹孟德当成一个沽名钓誉、毫无诚信的伪君子。

  曹cao尚且不敢提及那段历史,曹丕又怎么敢跳出来乱讲话?曹丕那一年,已经二十岁了,不是个口无遮拦的小孩子,不会不知道追究宛城之战的严重xing。

  除非是有人在背后授意曹丕这么做。

  再者说,曹丕当时不过是曹cao的子嗣之一,是否是曹cao接班人尚无定论。张绣身为统军大将,何至于对这么一句话害怕到要自杀?

  除非张绣觉察到曹丕是被人授意这么做。

  综合种种迹象表明,张绣自杀的幕后推手,正是曹cao本人。

  曹cao从来没有忘记宛城的仇,只不过恪于袁绍qiáng大的压力,不得不厚待张绣,以示自己有容人之量。现在袁绍已经灭亡,整个中原无人能抗衡曹cao。这时候,曹cao觉得差不多该秋后算账了。

  可把张绣直接推出去杀了是不行的,政治上影响太坏。于是曹cao便授意自己的儿子曹丕出马,张绣面对曹丕的指责,完全心领神会,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曹cao不会放过自己,为了自己家族的安全,这位西凉将领只能无奈地选择了自戕。

  之前的隐忍,是曹cao身为一个政治家的手段;如今的翻脸,是来自一个父亲的复仇。就这样,曹cao双手gāngān净净地除掉了张绣,没有背负任何挟私报复的骂名。

  疑点就在这里出现了。

  如果我们没记错的话,宛城之战,是张绣和贾诩两个人联手做出来的——更准确地说,是张绣听从了贾诩的策划,才反叛曹军,袭杀曹昂、曹安民与典韦。

  现在真凶之一的张绣死了,那么另外一位主谋贾诩呢?

  贾诩没有被打击报复,更没有被杀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贾诩的地位与日俱增,逐渐成为曹魏阵营举足轻重的谋士,几能与荀彧、荀攸叔侄抗衡。甚至在魏国最关键的立嗣问题上,曹cao别人都不问,偏偏要问这位贾诩的意见。贾诩的看法,最终给曹丕、曹植的立嗣问题一锤定音,决定了魏国接下来的政治走向。

  等到曹丕篡汉当上皇帝以后,贾诩被封为太尉,位极人臣。这位老人一直活到七十七岁才去世,结束了传奇般的一生。与张绣相比较,贾诩的人生可谓是风光无限,当了大官,出了大名,长寿人瑞,而且还得以善终。

  这实在有些不公平。

  当我们带着这种想法重新去看史书的时候,便会发觉许多有趣的细节。

  在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中,《曹cao传》《张绣传》《典韦传》里都提及了宛城之战,写得都非常详细。可是,这些记载里都绝口不提贾诩的名字,只说“绣掩袭太祖”“绣复反”云云,仿佛贾诩根本不存在。到了《贾诩传》里,更有趣了,整个宛城之战这么一个重大事件gān脆被全部删掉了,前头讲完贾诩投奔张绣,下一段便非常突兀地开始讲张绣与曹cao的第二次jiāo战。

  一直到等到许多年后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才明确地提出了“绣从贾诩计”。

  在这个分歧上,我更相信裴松之。张绣对贾诩一向言听计从,前期与刘表结盟,后期放弃袁绍投降曹cao,都是出自贾诩的建议。宛城之战这么大的决策,张绣绝对不可能绕过贾诩单独行动,或者可以这么说,没有贾诩的怂恿,即使曹cao睡了张绣的媳妇,他恐怕也未必敢反叛。

  陈寿的史料都采集自魏国的档案,他在《魏书》里的记录,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魏国的政治态度。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得出来,魏国朝廷对于贾诩在宛城之战中扮演的角色,从来都是讳莫如深,gān脆提都不提。

  裴松之引用的“贾诩策划宛城之战”的记载,注引自《吴书》。《吴书》是东吴国官修的史书,不必避讳魏国的政治事件,裴松之是南朝宋时人,更不会替曹魏隐瞒什么。所以这一条非常关键的记录被魏国删除,却保存在了吴国的历史记录里,并被裴松之补注到《三国志》里,得以流传后世。

  也就是说,终曹魏一朝,都在极力避免谈论贾诩与宛城之战的关系,并删除了所有的直接记录。

  这就真叫人有些糊涂了。

  曹cao、曹丕父子对张绣恨得咬牙切齿,却对真正的策划者贾诩倚重有加,甚至不惜抹煞他这一段黑历史。如此厚此薄彼,实在是诡异之极,其中必定隐藏着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曹氏父子对待张绣与贾诩两个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给我们揭开了幕布的一角。现在,让我们重新检视一下宛城之战,看看究竟有什么重大的细节被遗漏了。

  在《三国志》《吴书》《傅子》《魏书》《世说新语》等史料里,对于宛城之战的记载或详或略。《典韦传》里说“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吴书》里说“绣降,用贾诩计……绣乃严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备,故败”;《三国志·武帝纪》则最为简略,只说“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

  综合这三条史料,可以捋清一个大概的脉络:曹cao至宛城,张绣开始热qíng迎接,然后忽然叛变,把曹cao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但这三段史料都没提及张绣叛变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记录在《三国志·张绣传》里:“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

  这段记录告诉我们两件事。一,张绣叛变的原因,是因为张济的老婆被曹cao睡了;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先动手的不是张绣,而是曹cao。

  也就是说,真正的宛城之战,与我们脑海里想象的有所差异。在一般想象中,曹cao是抱着邹氏在大营yín乐,完全失去警惕,方被张绣趁虚而入;可实际上,曹cao早就有了除掉张绣的计划,都已经打算动手了,可惜被张绣或者贾诩抢先出招,占了先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