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配角演义_马伯庸【完结】(56)

  深谙人xing的贾诩,对这一点不会毫无觉察,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说服张绣去投降曹cao。

  当张绣宣布投降以后,曹cao高兴地握着贾诩的手说:“让我信重于天下的人,是你啊。”听到没有,曹cao用的是第三人称单数,单指贾诩,没有张绣。

  张绣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错投了主公,埋下了杀身之祸,所换来的,不过是贾诩一个人的名声大噪。

  更绝的是,没有人会因此指责贾诩,因为张绣确确实实地得到了曹cao的礼遇,大家只会赞美贾诩的先见之明。至于张绣投靠曹cao以后会发生什么,那就不是贾诩的责任了。

  获取了最大利益,规避了最多风险,还叫任何人都挑不出错。贾诩的手法之绝,令人叹为观止。

  可见贾诩当初投靠张绣,只是利用这个单纯的青年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然后待价而沽,踩着张绣的肩膀攀爬上更高、更安全的位子。他为张绣打造的每一步规划,最终都是为了自己。张绣就如同是一株乔木,被贾诩这根藤蔓死死缠住,表面上两者共生,实际上却是藤蔓吸gān乔木的最后一滴汁液。

  我甚至有一个极端的猜想。说不定整个宛城之战,都是贾诩的一手策划。他拟定好计划,主动暗中联络卞夫人,说我会给你和你的孩子带来机会,你也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帮助我。卞夫人无法抵挡这种诱惑,与贾诩开始了合作。

  相比起张绣的悲惨结局,贾诩在曹营的生活要快乐多了,因为他有一个坚定qiáng大的盟友——卞夫人。卞夫人对贾诩,恐怕是既敬又怕,既对他在宛城的恩qíng由衷地感激,也对他掌握着自己的秘密而感到恐慌——如果曹cao知道曹昂的死与卞夫人息息相关,那么事qíng将一发不可收拾。

  曹cao对贾诩的才能十分赞赏,再加上卞夫人一直chuī着枕边风,曹cao不知不觉地把宛城的仇恨全部转移到了张绣头上。贾诩此后的仕途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成为三国混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与张绣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

  当曹丕、曹植长大以后,开始为了立嗣而明争暗斗。贾诩作为魏国重臣,选择了支持曹丕。曹丕曾经向贾诩请教过如何当上世子,贾诩面授机宜,给了他不少建议。而当曹cao问贾诩究竟该选谁为继承人时,贾诩婉转巧妙地暗示他,应该立曹丕。在贾诩的帮助下,曹丕终于夺取了世子之位。

  贾诩为何如此力挺曹丕呢?原因无他,实在是因为曹丕是当年宛城yīn谋的参与者——尽管他那年才十岁,未必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参与者就是参与者。

  曹植虽也是卞夫人的儿子,可在宛城之战这件事里,他是完全无辜的。如果曹植当了皇帝,宣布彻查宛城事件,那么连曹丕带贾诩都要倒大霉;但如果曹丕当了皇帝,宛城事件便会被彻底掩盖起来,没人会再提起。

  曹丕没有辜负贾诩的厚望。当他篡位当了皇帝以后,下令销毁以及修改关于宛城之战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陈寿的《三国志》里,看不到半点贾诩与宛城之战有关联记载的原因。而贾诩则被授予太尉之职,用来酬谢他为自己和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

  贾诩明白自己所隐藏的秘密有多么深重,他对于曹丕不能完全信任,害怕有一天会被皇帝灭口。于是,这位策谋深长的老人老老实实地蛰伏起来,平平安安地渡过余生。史书记载贾诩在魏国的晚年生活是“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jiāo,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完全是夹起尾巴来做人。

  天下人都称赞他是懂得韬光养晦的智者,哪里知道这位智者不得已而为之的实qíng。

  可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宛城之事尽管保密功夫做得极好,曹丕和贾诩都闭口不谈,可还是有丝丝缕缕的猜疑与揣测在隐秘地流传着。我们在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尚且可以凭借只言片语推断出事qíng的真相,当时的人显然更有条件进行推测。

  有一本叫做《荀勖别传》的史料,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武帝的时候,司徒的位置出现了空缺,就问荀勖什么人可以接任。荀勖回答说:三公是极其尊贵的职位,不可以轻易授予别人,当年魏文帝曹丕授予了贾诩太尉的职位,孙权在江东听到以后,为之嘲笑不已。

  天下人都认为贾诩是高人,为何孙权却要嘲笑他呢?莫非是知道贾诩的什么丑事,觉得这种小人不配担任三公?

  再联想到南朝宋时的裴松之,恰恰是从吴国的官修史书里找出了贾诩与宛城之战的联系。我猜,大概是宛城之战被当时的人猜出一点端倪,流传到了江东,被孙权听到了一部分真相,特意记录在史书里。

  当我们后来之人翻开满是灰尘的木简,这些只言片语就会变成一把古旧的钥匙,引导着我们打开一扇大门,门后则是一个充满yīn谋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的建安二年chūn夜,贾诩就这么矗立在宛城城楼之上,安详地等待着。不知在那个时候,这个宛如恶魔一般的男子会低声呢喃些什么。

  《孔雀东南飞》与建安年间政治悬案

  『《孔雀东南飞》虽然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但故事却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建安年间,那正是三国鼎立前最热闹的二十几年,究竟《孔雀》中的人物,是否会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英雄发生奇妙的jiāo集呢?』

  我对《孔雀东南飞》的兴趣,最早始于陆侃如先生。他在做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有考官问他孔雀为何东南飞,陆先生答曰:“西北有高楼。”以古诗十九首对乐府,有问有答,可谓jīng妙之极。

  《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我很早以前就读过,不过当时只是沉浸在焦、刘二人的爱qíng悲剧之中,并未有其他想法。在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厌倦了魔shòu、看腻了松岛枫,重新从书架上抽出这首长诗,决定陶冶一下qíngcao。

  这一次重读,我发现了一个之前未曾多加注意的细节:这首诗篇虽然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但故事却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建安年间,那正是三国鼎立前最热闹的二十几年,究竟《孔雀》中的人物,是否会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英雄发生奇妙的jiāo集呢?这让我产生了一些考据的兴趣。

  《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孔雀》)的序里提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可见这个故事发生在庐江,而且能称府的,只能是庐江郡的治所。后汉时期庐江郡的治所在舒城,一直到建安年间,才迁移到了皖城。《孔雀》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皖城。这个后面会有解释。

  按照诗里描述的qíng节,刘兰芝被休回家之后,先是县令来向刘家求亲,被拒绝之后,太守又派了郡丞和主簿做说客,为自己第五个儿子求亲。刘兰芝的哥哥说嫁给焦仲卿和嫁入太守家里相比,是“否泰如天地”,所以焦仲卿可能是郡府直属的诸曹掾史中的一员,职位在功曹、督邮、都尉、诸曹掾之下,很可能只是一个上计吏,拿的是最低级的工资——佐史奉,一个月八斛。因此他家境比较贫寒,还得让老婆“jī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每天织布以补贴家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