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晚清有个曾国藩_赵焰【完结】(31)

  奕?

  从1861年9月开始,一直到1864年10月1日,曾国藩乘船顺江而下去金陵,他一共在安庆城内住了三整年。读这段时间的曾国藩日记,看到最多的,就是曾国藩在读书和学问上的一些见解。对于前线战事,自战争的中期之后,曾国藩已对自己的指挥方式有了调整,一般来说,对于战事,他从不过问太细,而是放手让前方将领去处理。曾国藩只是从大势上去把握战争的走向,他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粮饷供给,湘军与朝廷、地方的关系处理以及选拔人才上。曾国藩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他该做的事qíng,哪些是他不该做的事qíng。此时的曾国藩,已颇有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架势了。对于战争的大势与局面,曾国藩已了然于胸,在他看来,胜利只是时间的问题了。在这种qíng况下,处理事务的同时,曾国藩重拾自己的学问,又开始大量读书了。看得出,因为局势的逐渐明朗,曾国藩慢慢落得逍遥,久别书斋的曾国藩很想在战争的间歇中找一点读书人的感觉。也可能,这样的变化是曾国藩居于安庆所致,安庆一直是一个历史古城,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曾国藩步入文坛之初,就是受桐城派的影响,曾国藩一直自认是桐城派弟子。对于桐城派,可以算是道德保守主义的曾国藩有天生的亲近感,曾国藩习惯于在文章当中寻求一种哲学和学术的自我表达,而桐城派的主张,无疑正中曾国藩下怀。曾国藩最为推崇的,是明代大儒归有光的文章,在曾国藩看来,归有光的文章文气充沛,既有jīng奥之神,又平实自然,以小见大,桐城派以他为“偶像”,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在“桐城三祖”中,曾国藩推崇方苞、姚鼐,不太喜欢刘大櫆。师从桐城派之后,曾国藩以流畅圆适的语言、成熟缜密的结构、超群脱俗的构思、骈散结合的句式,写出了很多气势旺盛、气贯长虹的雄文。在桐城派后起之秀中,曾国藩可谓独树一帜。可以说,曾国藩继承和光大了桐城派的优良传统,使桐城派延长了五六十年的文运。

  现在,居于“桐城派”的老家,曾国藩很想安安静静地待上一阵子,采一采这里的“文气”。文章是“经国之大事”,是曾国藩终生不想放弃的,是他毕生的追求。尽管外面硝烟弥漫,但对于曾国藩来说,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能享受着片刻轻松,他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在安庆的那段时间里,曾国藩所做的两件事,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一是曾国藩在进驻安庆不久,迎娶了一个小妾。这是曾国藩生平第一次娶妾,也是唯一的一次娶妾。曾国藩这一次娶妾的理由让一般人难以置信——因为曾国藩一直患有癣疾,奇痒难耐,尤其是到了晚上,更如酷刑一样折磨着他。夜深人静之时,曾国藩必须有一人替他搔痒,否则总无法入睡。这个时候,由于欧阳夫人不在曾国藩的身边,曾国藩在征求了欧阳夫人和家人的意见后,由自己的亲兵营统领韩正国办理,娶了二十二岁的陈氏为妾。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还与陈氏立了一份“协议”,在“协议”中,曾国藩明确表示:陈氏只是为了照料自己的生活,帮自己夜晚挠痒,并不打算与她有什么“亲密接触”之类;并且,自己死后,陈氏可以改嫁。曾国藩这一颇让人费解的“纳妾”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原因在于曾国藩娶妾的时间正是咸丰帝的服丧期,在此期间,此项失礼的举动自然会遭到很大反响,有人还专门向朝廷上了奏折,告发了这一件事。好在朝廷因为曾国藩身居要职,要利用他带兵打仗,所以对此事并没有深究。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有人评价曾国藩是一个假君子,他只是利用癣疾的理由来寻欢作乐;更有说法是陈氏系一个漂亮异常的女子,并且曾经是洪秀全的妃子。一时间,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在安庆的曾国藩,弄得曾国藩很是苦恼。不久,传闻风平làng静了,原因是陈氏在一年之后突然去世——年轻的陈氏一直是一个肺病患者,嫁给曾国藩时,她一直隐瞒自己的病qíng。尽管那一段时间陈氏对曾国藩尽心尽责,曾国藩的身体也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但不久,病魔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冬天来临的时候,曾国藩又重新开始孤独的生活。

  另外一件事,就是在安庆期间,曾国藩突然对于洋务感兴趣了,他花很大jīng力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全力启动洋务事宜。虽然曾国藩一再谈到,就军事本身而言,刀剑长矛永远是根本,最终解决战斗,还是要靠人才;但对于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曾国藩已经不排斥了。安庆兴办了军械所,先是制造枪支弹药,到了后来,竟然可以生产大pào和船只了。那段时间,曾国藩随时关注洋务的进展qíng况,一会去巡视枪支的制造qíng况,一会又去看看小火轮的制造进展。安庆军械所的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1862年5月16日,曾国藩“看华蘅芳所作炸弹,放十余pào,皆无所见”;次年2月25日,“至东城外看丁道杰所演炸pào,大小五pào,其弹在半空炸裂,不待落地而已开花矣”,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曾国藩办洋务的决心。曾国藩忽然对于洋务的浓厚兴趣,引起了社会舆论大哗,很多人向朝廷上折子,说曾国藩此举不务正业,有悖道统,甚至有人说曾国藩图谋不轨,想投靠洋人。好在那段时间曾国藩的心qíng一直不错,也懒得去理会各种各样的议论。当然,朝廷对于曾国藩此举还是信任和宽容的,一直没有正面表态。这样的态度,让曾国藩感到很满意。

  大本营移至安庆后,湘军逐渐变得兵qiáng马壮了。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湘军变得有钱了。除了各地厘金基本到位之外,那些湘军将领们也变得越来越会搞钱了,他们经常让一些大户和商人捐款,所到之处,也如太平军一样,用各种手段掳获大量的钱粮物资。对于这些,曾国藩也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qíng,作为主帅,曾国藩无法管得太细,也懒得管得太细。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奏请朝廷准许他直接派李瀚章、郭嵩焘、丁日昌等赴广东抽厘助饷,专供江、浙、皖各支部队。曾国藩看到洋人的武器很先进,打仗很管用,便有意变通一些政策,让李瀚章、郭嵩焘等在筹得厘金后,直接向洋人购买,然后把这些军火直接发给各路湘军;同时,也让各支部队自己筹钱到洋人那里购买,以武装自己的力量。这些现代化枪支弹药的装配,使得湘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让那些见利忘义的洋人们认识到湘军的重要,开始慢慢疏远太平军,把最好最新的武器卖给了湘军。这样,几年下来,各支湘军早已是今非昔比。

  到了1862年,湘军在各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面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曾国藩开始将主攻方向对准金陵——年初,曾国藩布置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从南面包抄金陵;然后,让李鸿章出面组织淮军共八千多人,乘外国人的轮船由安庆沿江东下去上海,收复江苏一带,然后从东部对金陵形成包夹。这样,加上自己的西路大军,就形成了由东、西、南三面进攻金陵的态势。新年刚过,安徽的湘军最先向太平军发难,在长江两岸不断攻城拔寨:在江南,鲍超首先攻陷了青阳;在江北,曾国荃攻陷了巢县、含山。曾国藩的小弟曾贞幹也不示弱,带领一支人马攻陷了繁昌。在此之后,湘军节节胜利:曾国荃在江北又攻陷了和州,鲍超在江南又攻陷了石埭、太平、泾县、旌德、宣城、宁国,曾贞幹又攻克了南陵……湘军就是这样以摧枯拉朽之势一步步进bī金陵。从战略思想上看,曾国藩进攻金陵的方式,一如既往地延续了他的风格: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是不厌其烦地将金陵周围所有太平军据点一一清理完毕,然后围困最后的孤城,等到对手弹尽粮绝时,再发动最后的一击。1862年5月下旬,曾国荃的先头部队由和州渡过江来,进驻金陵城外的雨花台。这支近五万人的部队,像一枚坚硬的钉子一样最先cha入了太平军的腹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