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_梅毅【完结】(47)

  相很恼怒儿婿(外甥)给自己亲儿子戴绿帽,杀心顿起。梁氏慌忙通知谅祚,这位少年皇帝抢先一步,杀掉没藏讹庞一家(连同他自己的没藏皇后),终于亲政,立梁

  氏为皇后。谅祚执政后,一面大力推行汉化(改用李唐赐姓"李"),一面整顿军务,对宋朝和吐蕃进行军事侵扰,但两方面他都没得大便宜,还失去绥州(今陕西绥德

  )之地。于是,小伙子又与吐蕃盟好,向宋朝"谢罪".公元1067年(北宋治平四年),谅祚病死,时年仅二十一,庙号毅宗。这小伙一岁即位,亲政也没几年,但对西夏国

  内的文治建树甚多。

  谅祚死后,其子秉常继位,年方七岁,自然又是其生母梁太后掌权。梁太后的弟弟梁乙埋为国相,梁氏宗族气焰熏天。梁太后虽为汉人,但她却废汉仪,开历史倒车

  ,改回元昊时的蕃仪。为建树威权,梁太后又亲自发动对宋战争,攻打秦州、环州、庆州等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宋将种谔率宋军深入横山要冲啰兀,大败夏

  兵,并筑起啰兀城(在无定河边)。见宋人如此深入国境,梁太后与其弟梁乙埋倾尽全国之力,经过血战,夺回了啰兀城。虽然取胜,西夏国内经济凋敝,梁太后只得又

  与宋廷议和。

  公元1076年,小皇帝秉常已十六岁,理应亲政,但其母梁太后仍不放权。秉常喜欢汉文化,一度下令取消蕃礼改汉仪,却因梁氏的反对而作罢。公元1081年,梁太后

  又幽禁了想向宋朝归河南地的儿子秉常。皇帝被困,西夏内部一时纷扰,不少部落拥兵自固。正是在此qíng况下,宋神宗五路伐夏,准备收复灵武。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以秉常被幽囚为借口,兴师问罪,发五路大军伐夏,其中,熙河经制李宪任主师,他统领熙秦七军加上吐蕃的雇佣兵共三万

  出熙河;王中正领兵六万出麟州(陕西神木);种谔率九万多军队出绥德;高太后的叔父高遵裕带近九万兵出环庆;刘昌祚率五万出泾原。但是,只要知道主师李

  宪与另一方面大将王中正二人皆是太监,是人就能够知道此仗不可能打赢。而且,"熙河开边"的主要人物王韶闻知朝廷兴兵,力劝不要无事生非,神宗恼怒,该帮忙的

  人不帮,把王韶降职,不久,这位功臣即病死。

  宋朝打西夏,总逃不出历史的怪圈,即开始时肯定是捷报频传,往后就会有一巨坑在那里等着。李宪公公也不孬,带大军攻克兰州;王中正公公龚取宥州;种谔

  克米脂;高遵裕攻取清远军;刘昌祚在磨齐隘大败梁乙埋主力夏军。至此,宋军五路捷报飞奏入京,宋神宗大喜,要诸路兵马即刻向兴州、灵州发起总攻。

  刘昌祚一部宋军很能战,率先杀入西夏国境,一路斩将夺旗,首先杀至灵州城下,但是,高遵裕暗急刘昌祚得灵州首功,严命他不要攻城,待双方合军再一起进攻。

  由此,huáng金机会丧失,灵州夏军做足了防御准备,又掘huáng河七级渠水猛灌宋军,切断宋军补给线。水淹、缺粮、冻饿jiāo加,攻城又死伤惨重,十万宋军,láng狈撤退时只剩

  一万出头。宋将种谔的九万多人马,也因夏人的坚壁清野战术减员严重,最后只剩三万多。王中正部宋军死亡两万多。只有李宪公公所部军很小心,全军而还。至此,宋

  军五路攻夏以大败告终。

  此次大败,如果宋朝君臣静心思过,休养生息,还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但是,宋神宗急火攻心,第二年又发动了大规模攻夏战争,结果,永乐大败,宋朝再次损

  兵折将,铩羽而归。

  这次对夏战争的败事之人总共有三人,徐僖、种谔以及沈括(《梦溪笔谈》作者。) 本来,种谔和沈括(当时任延州知州)都主张在横山地区经营,种谔建议

  在银州筑城,然后依次规划夏州、盐州、会州、兰州。沈括建议在夏州以西八十里筑城,此议得到宋神宗同意,派给事中徐禧等人前往指挥。

  徐禧到西北,与沈括相谈甚欢,二人最终决定先筑永乐城。这两个文人无军谋,永乐距银州故城不远,三面绝崖而无水泉,地虽险却欠缺最致命的水源。种谔表示

  反对,徐禧官大,不听。并把种谔调往延州。元丰五年(公元14082年)九月,徐禧发兵民二十多万人,用十四天就筑好了永乐城,宋神宗赐名"银川寨".然后,徐禧、沈

  括等人还米脂,只留800多人守卫。

  西夏闻报,深知永乐城乃咽喉要地,即刻集结二十多万步骑前来争夺。

  徐禧闻讯,留沈括守米脂,自领万余大军前往永乐城,并于城前列阵。徐禧此人,"少有气度,博览周游",熙宁初年作《治策》二十四篇呈王安石,得以跻身朝廷。

  其实,徐禧是个志大才疏之人。闻夏人倾国而来,他还不信,大言道:"如敌寇多来,正是我立功名取富贵的大好机会。"飞蛾扑火一般,徐禧猪颠风一样直奔永乐城。

  夏军渡永定河,大将高永能建议乘其半渡发起进攻,徐禧竟有宋襄公之仁,回答道:"你知道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说着话,徐学士竟然"执刀自率士卒拒战",亲

  临最前线。想当年元昊病死,宋朝边将就曾建议要趁其国内动dàng兴兵征讨,宋臣程琳也是食古不化的书生,表示"幸人之丧,非所以怀柔远人",丧失了攻败西夏的绝好

  机会。

  不久,后继的夏兵越来越多,无边无沿,"将士皆有惧色".宋将曲珍建议收兵入城以避兵锋,徐禧不听。很快,双方接战,宋军的先头部队"最为骁锐,皆一当百,锦

  枪锦袄,光彩耀日",但是,遇见这么多似láng一样的夏军,心中又怯,接战不久就失败,"奔入城,蹂(宋军自己)后阵".混乱之下,"夏人乘之,(宋)师大溃,死及弃甲

  南奔者几半。"徐禧这才慌忙入城,被夏兵团团包围。

  众多宋兵,困守愁城,食水很快用尽,"掘井不及泉",此城险是很险,平地凸起,但要钻出水来比登天还难,"士卒渴死者大半".宋军确实英勇,仍旧"扶剑拒斗".曲

  珍劝徐禧趁还有些实力突围,徐禧不听;高永能劝他尽出金帛招募敢死队血拼,又不听。

  结果,一夜大雨,多处城溃,永乐城失陷,徐禧、高永能皆死于乱兵,宋军只有四将逃免。

  "(徐)禧疏旷有胆略,好谈兵,每云西北可唾手取,恨将师怯耳……素以边事自任,狂谋轻敌,猝与qiáng虏遇,至于覆没。"此次大败,宋朝损失将校二百三十人,jīng

  兵万余,最可怜的是十多万筑城后未及回去的役夫,也皆成夏兵刀下之鬼。

  永乐之围,种谔观望不及救,"帝(神宗)冀其后效,置不问,且虞(忧)贼至,就命知延州",不久,种谔疽发背而卒,时年五十七。他是名将种士衡之子,勇敢善谋

  ,永乐城之败,他早已有所预见。但是,此人也是急功近利之辈,为人"诈诞",去岁宋朝五路攻夏,正是他窜掇神宗皇帝,表示"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