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品人录_易中天【完结】(21)

  曹cao原本是没资格打这张牌的。最有资格的是袁绍。

  袁绍四世三公,有政治地位;地广兵多,有军事实力。如果袁绍要迎奉天子,别人是抢不过的。而且,袁绍的谋士沮授也一再向袁绍提出这个建议。可惜袁绍目光短浅志大才疏,他身边其他一些谋士,也徒有虚名鼠目寸光。在这些短见的家伙看来,汉王朝风雨飘摇气数已尽,匡复汉室毫无意义。既然并不打算匡时济世,反倒琢磨着乱中夺权,那就没有必要把皇帝接来。把这么个宝贝弄到身边来,天天向他请示,事事向他汇报,实在麻烦。听他的吧,显得咱没分量;不听他的吧,说起来又算是违命,实在划不着。袁绍自己呢,一想到献帝是董卓拥立的,心里就犯恶心,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实在是不折不扣的井蛙之见。要知道无论是毛玠(音介)建议曹cao“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沮授建议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都并非真心要匡复早已颓圯的汉室,不过只是把献帝当牌打罢了。只要这张牌是王牌,你管他是哪儿来的?天高固然皇帝远,但那皇帝如果是傀儡,近一点岂不更便当,更便于cao纵和控制?请示汇报、磕头行礼当然还是要的。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就该知道那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献帝岂能不一一照谁?献帝当时才十六岁,还是个孩子。先是被捏在董卓手里,后来又被王允等人捏在手里,从来就没有真正掌过权。李傕(音决)、郭汜火并,在长安城里兵戎相见,献帝派人两边讲和,谁也不买他的账。可见这位堂堂天子,不要说号令天下,就连当个和事佬都当不成。这样可怜的皇帝,到了袁绍这里,怎么会摆天子的谱,同袁大人过不去呢?袁绍以为远离皇帝可以随心所yù,为所yù为,这种思维方法,同落糙为寇占山为王的“qiáng人”没什么两样,哪像一个有志于天下的豪雄?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袁绍一犹豫,曹cao就抢了先。他有毛玠等人出谋划策,又有曹昭等人牵线搭桥,很快就把皇帝这张牌抓到了自己手里。这一回轮到袁绍大跌眼镜了:曹cao迎奉献帝迁都许昌后,不但没有损失什么,或受制于人,反倒捞到了不少实惠。他得到了huáng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关中地区的人民也纷纷归附。更重要的是,他捞到了一大笔政治资本,不但自己成了匡扶汉室的英雄,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且把所有的反对派都置于不仁不义的不利地位。从此,曹cao不管是任命官吏、扩大地盘,还是讨伐异己、打击政敌,都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再不义也是正义的。对手们呢?则很被动。他们要反对曹cao,先得担反对皇帝的风险。即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也远不如曹cao直接用皇帝的名义下诏来得便当,来得理直气壮。比如后来袁绍要打曹cao,沮授和崔琰便都说“天子在许”,攻打许昌,“于义则违”。诸葛亮也说曹cao“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曹cao捷足先登,占了个大便宜。

  袁绍后悔之余,又想出一个补救办法。他以许昌低湿、洛阳残破为由,要求曹cao把献帝迁到离自己较近的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试图与曹cao共享这张王牌。这可真是做梦娶媳妇,尽想好事。曹cao肚子里好笑,却一本正经地以献帝的名义给袁绍下了一道诏书,责备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没见他出师勤王,只见他不停地攻击别人。袁绍偷jī不着蚀把米,油水没捞到,反倒挨了一顿训,真是浑身气都不打一处来,却也只好忍气吞声上书为自己辩解一番。袁绍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大大输了一把。

  //

  ---------------

  二天才与蠢才(3)

  ---------------

  于是,当曹cao以献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时,袁绍便拒不接受。因为太尉虽然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地位却在大将军之下。而此刻的大将军不是别人,正是被他看不起的曹cao。因此袁绍气愤地对人说,曹cao早就死过好几回了,每次都是我救了他,现在倒打着天子的旗号命令起我来了,什么东西!这就十分小家子气和小心眼儿了。反倒是曹cao大度,知道此时不可同袁绍翻脸,便上表辞去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袁绍这下以为得了面子和甜头,才不闹了。其实,袁绍不在朝中,他的号令也出不了自己的辖区范围,当大将军与小将军没什么两样。何况,这职位是曹cao让出来的,也没什么面子,反倒显得自己小气。

  曹cao却面子里子都占全了。当然,献帝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到许昌之前,献帝和朝官们已经与叫花子差不太多。当时在洛阳,尚书郎以下的官都得自己出去挖野菜吃,有的竟活活饿死或被乱兵杀死。曹cao却大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而且在做这些事时,非常地细心,很像一个管家的样子。更重要的是,献帝已不用再流离失所,不用再像一件奇货可居又一文不值的东西在一个接一个人的手上倒手转卖,不用担心害怕随时会被废黜、杀害。他有了一个保护神,可以过点安生日子了。虽然傀儡的日子很可怜,这皇帝当得也很窝囊,但要是落到袁绍那帮人手里,只怕更惨。显然,曹cao和献帝做成的,是一笔双方都有利可图的政治jiāo易,曹cao实在不简单。

  

  曹cao的政治才能早就表现出来了,只是大家看不见。

  汉末政坛上,开始大家比较看好的是袁绍。袁绍人长得漂亮(有姿貌威容),对人也不错(能折节下士),人缘也挺好(士多附之)。因此,当各路诸侯决定成立盟军讨伐董卓时,他便被公推为盟主。

  其实袁绍徒有其表。公元189年,灵帝去世,留下十四岁的儿子刘辩和九岁的儿子刘协,根本控制不了局势,政局立即失去平衡。一场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势所难免,而此类动作又向来是通过宫廷政变和yīn谋诡计来完成的。谁心狠手辣,谁就可能占便宜。所以大将军何进杀掉宦官头目之一的蹇硕后,袁绍便劝他一不做二不休,gān脆把宦官统统杀掉,斩糙除根。然而何进却很为难,因为他的妹子何太后不同意。何太后因当年毒杀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差点被灵帝废掉,多亏宦官求qíng才过了关,现在当然也不肯对宦官下手。于是袁绍又给何进出主意,劝他多召四方猛将,尤其是并州牧董卓入京,以威bī太后。这实在是馊主意。连老百姓都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是董卓这样的凶神?只怕是引láng入室。更何况根本就没有必要。曹cao就说,要解决宦官问题,只要诛杀几个为首的元凶就行了。这是只用一个狱吏就能办到的事,“何必纷纷召外将乎”?结果,董卓还没进京,何进就先成了宦官们的刀下鬼。董卓一进京,皇帝也废掉了,太后也毒死了,洛阳变成了一片火海,一片废墟,这都是袁绍gān的好事!

  袁绍这事确实做得蠢。且不说他引进的,是自己根本控制不了的一股恶势力,即便来的真是“仁义之师”和“勤王之兵”,也大可不必。宦官原本是些既没有地位人望、又没有兵力政权的人。他们之所以得势,正如曹cao所说,是因为皇帝亲近信任他们。如果皇帝不宠信,就成不了气候。杀jī焉用牛刀,何况这刀还不在自己手上?刀出鞘,就要见血。没有jī可杀,便会杀牛。何进、袁绍辈就是该着挨杀的蠢牛犟牛。如果不是袁绍主张把宦官赶尽杀绝,bī得张让他们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何进或许还不会死于非命。搞宫廷政变是得心狠手辣,但不等于嗜血成xing,更不等于滥杀无辜,最狠毒的打击只能施加于最凶险的政敌。事实上,所谓政治斗争,说穿了,就是人事的变更,权利的均衡,利益的再分配和人际关系的重新调整。得到的支持越多,胜利的可能就越大,因此应该“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怎么能像袁绍主张的这样,不问青红皂白,杀个一gān二净?这就是给自己树敌了,而树敌过多的人,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