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易中天中华史11:魏晋风度_易中天【完结】(11)

  这一次,谢安也没有让桓温失望。他一步一步走上台阶趋前就席,从容不迫地将帐下的卫士看了一遍,然后不慌不忙地问桓温:谢安听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不知明公为什么要在墙壁间埋伏这么些人?

  桓温笑了。他说:那也是不得已。

  说完,桓温下令撤走了甲兵,然后跟谢安开怀畅饮高谈阔论。这样住了几天以后,他又回到了驻地。

  谢安和东晋,也都躲过一劫。

  其实桓温的野心不能实现,谢安是做了手脚的。后来桓温病重时,曾再三催促朝廷给他加九锡,朝廷也不得不表示同意。然而文秘起糙的诏书,谢安总是不满意。结果改了又改,写了又写,拖到桓温去世也没能发出。

  改朝换代的事,就这样泡了汤。

  那么,谢安是什么来历,他又何以能够如此?

  在南下的士人中,谢家并非一流的大族,然而谢安的名气却很大。他四岁时就被桓温的父亲桓彝视为神童,后来也深受王导的赏识。只不过他对政治似乎没有兴趣,当了一个小官后,很快就称病辞职隐居东山,与王羲之等名流来来往往,游山玩水时还不忘带着jì女。

  对此,当时还是宰相的简文帝曾发表评论说:安石既然与民同乐,那就必须与民同忧,不怕他不出山。

  不出简文帝所料,谢安终于再次出仕,从此留下“东山再起”的成语。不过他的东山再起,是在社会各界呼声很高以后,因此有人不无嘲讽地问他:老兄高卧东山不肯出仕,弄得人们都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现在安石出山了,请问苍生又该拿安石怎么办?

  谢安笑而不答。

  然而舆论却似乎并不肯放过谢安。当时有人送给桓温一些糙药,其中一种根名远志,叶名小糙。桓温就拿起来问谢安:为什么它会有两个名字呢?

  谢安愣住。

  座中一人却应声而答:待在地下(隐居)的时候就叫远志,出头露面(做官)了就叫小糙呗!

  谢安很láng狈。

  桓温却看着谢安笑。他说:这个解释不错,而且很有意思!嗯,嗯,很有意思!

  确实很有意思,因为其中有时代jīng神。

  实际上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装。所以,像桓温那样公然宣称宁可遗臭万年,也不虚度一生,是真实可爱的。像谢安这样硬要“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反倒有装模作样、沽名钓誉、待价而沽之嫌。

  于是就连谢安的雅量,也被怀疑为做秀。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大举出兵,以压倒xing优势进攻东晋,与谢安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大战于淝水。谁都知道,这是决定东晋王朝命运和前途的战争。然而捷报传来时,谢安却在下棋。而且看了一眼后,继续下棋。

  客人沉不住气了,问谢安出了什么事。

  谢安这才淡淡地说:小儿辈大破贼。

  这当然是雅量非凡,然而正史却另有记载:客人走了以后,谢安狂奔进屋,结果连鞋跟都折断了。

  后面这一幕,才是真实的。

  事实上雅量并非谢安的本色。小时候,他曾经去找名士王蒙辩论,王蒙对他的评价就是“咄咄bī人”。可见谢安骨子里其实跋扈,超凡脱俗和淡泊宁静是装出来的。或者说得好听一点,是后天的修养或修为。

  但即便如此,却仍然可贵,因为当时的天下需要这样一位人物来做政治领袖。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像当年的王导一样,让面临倾覆的王朝转危为安。

  这样看,王导和谢安,又堪称政治家。

  至少,也是高明的政客。

  的确,谢安和王导不乏相通之处,他们也都懂得“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道理。谢安执政时,正遇到士兵和奴仆因不堪压迫剥削大量逃亡,而且大多就近逃到南塘一带的船中。谢安却否决了大搜捕的提议。他说:如果连这些人都不能包容,那么京都还叫京都吗?

  有此一说,谢安便堪称真宰相。

  这也是王导和谢安执政时,矛盾重重的东晋政界相对和睦的原因之一。实际上,谢安是懂政治的,也是很会做人的。有一次,谢家人聚会,正好天上下起了大雪。谢安便兴致勃勃地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侄儿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哈哈大笑。

  谁都看得出,谢道韫的回答远胜于谢朗,然而谢安却只是开怀大笑,并不加以点评。这就既表示了对侄女道韫的由衷赞赏,又给侄儿谢朗留足了面子。

  家为国之本。能齐家的,也会治国。

  实际上,谢安被公认为做宰相的材料,正是从一件小事看出。隐居东山时,他和朋友们一起出海,海上却突然起了风làng。船夫见谢安神qíng闲适,便继续前进,结果风làng越来越大而众人喧哗不安。直到这时,谢安才不紧不慢地说:要不然我们回去?

  大家都说:回去!回去!

  谢安这才让船夫掉头。

  于是舆论认为,如此器量,足以镇安朝野。

  镇安朝野,正是公众对谢安的期许,也是时代对他的要求。谢安则不负众望,以他镇定从容甚至不失安闲的jīng神风貌,让东晋这只大船躲过了风làng。

  显然,这里面的关键词就是器量。器量,也是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在东汉末年开始流行的新词。它甚至比纯洁更重要。一个人,如果器量不足,再纯洁也只是清澈的山泉。相反,哪怕污浊一点,也是汪洋大海。

  谢安也许就是这样。或者说,他希望能够这样。至少在这个时期的政治人物中,他最能代表魏晋风度,尽管真正能代表时代jīng神的另有其人。

  那就让我们再回到汉魏。

  第三章 jīng神

  名士派

  作为竹林七贤的jīng神领袖、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嵇康以他的生命为代价,维护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从而赢得了永远的尊崇和敬重。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那年,嵇康五岁。

  嵇康是魏晋名士的jīng神领袖,也是那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他跟诸葛亮之间,难道会有什么关系?

  当然没有,只不过都很漂亮。诸葛亮身长八尺(一米八四),嵇康七尺八寸;诸葛亮“容貌甚伟”,嵇康“风姿特秀”。不难想象,那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实际上出山之前的诸葛亮,是一位飘逸不群的翩翩美少年。他耕田,未必是为了谋生;他读书,只不过观其大略。他最喜欢的,或许并不是挑灯夜读,也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在清晨和夜晚抱膝长啸于山林。

  这是什么样的风度?

  魏晋风度。

  的确,魏晋风度实际上开始于汉末,标志之一便是啸的流行。啸,就是双唇收紧努起,让气流从舌尖chuī出,大约相当于chuī口哨。也可以用手指夹住嘴唇,或者将手指cha入口中,发出的声音会更加尖锐响亮。

  原则上说,啸是要有环境和条件的,而且一般在深山幽谷之间,茂林修竹之下,登高望远之际,心旷神怡之时。这样的啸,是一种自我陶冶和自我沉醉,也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当然高雅至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易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