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果这是宋史_高天流云【完结】(714)

  作为全军jīng锐的背嵬军只有八百骑。

  当天辰时岳家军出城迎战。城防由董先、胡清率领踏白军负责,主将王贵带着中军、游奕军两部主力亲自出战,背嵬军全都jiāo给了岳云。

  决战决胜由赢官人承担。

  八百骑背嵬军冲向十余万金军,这仿佛蜉蝣撼大树,片叶阻长江,双方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可就是这样,岳云居然冲破了金军的防线,深深地扎进了对方的本阵里。阵势动dàng,女真人有十万余军力,居然没法压制他,这支不足千人的骑兵部队杀进杀出,予取予夺。

  这让女真人震惊。一天之前他们还承受过杨再兴的冲击,以那人的勇力也不免葬身乱军,全体覆灭。这个岳云怎么能随心所yù,难道他远远qiáng过了杨再兴不成?当然不是,这时的岳云没有在决战前的六天里经历两次生死搏杀,没有身受几十处战伤巡视防区,他与郾城第一战时的杨再兴相似,都纵横于汪洋一样不见边际的金军大阵中而锋芒毕露。

  更何况他身后带着的部队与杨再兴截然不同。

  汉之虎贲、唐之玄甲、宋之背嵬,这是各个时代里军队的传奇。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玄甲骑也不过才一千人左右,却能定鼎国内立威突厥,铸就天可汗的威名,到宋代时背嵬军以更少的建制面对更加庞大的异族军队,任务是必须取胜。

  岳飞曾派人传令于长子:“不胜,先斩汝!”

  岳云自辰时出战,过巳时,四个小时内出入敌阵数十回合,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身中战伤百余处,胜负未分,而身后有些乱了。

  他的背后是主将王贵。这是岳家军第三号实权人物,为中军统制官。这人的胆略是有的,在北伐中能冲在张宪的前方,远离本部收复遥远的西京洛阳,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此人在坚守信念上却稍显不足,这在不久之后造成了灾难xing的悲剧。生死攸关之时,他却想到了后退。

  背后是颍昌城,回城防守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时刻,充满热血的岳云来到他身旁,要求他决战到底,北伐已成孤军之势,尺寸之退必致溃堤之恨!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贵老于战场,立即明白了眼前的形势。过了河的卒子怎么可以退,只要能耗掉对面的金军,哪怕把颍昌城的岳家军都拼光,都是值得的。

  一切为了开封城,为了北伐攻势的继续。

  战局重新胶着,这时不只是岳家军陷于困境,金军一方的压力更大。以绝对占优势的兵力全军参战,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不仅居于下风,连都元帅的女婿上将军夏金吾也在战阵中被岳云斩杀,这让人震惊,更让人愤怒。四太子殿下已经爆炸了,国恨家仇统统都有,金兀术没有任何理由再一次撤退。那么就用人命继续去填,他不信搅ròu机一样的战场会让人多的那一方输!

  他想得没错,战局一直很混乱。岳云也好,背嵬军也罢,他们能劈开重重阻挡杀进杀出,可实际的杀伤人数却仍然有限,毕竟建制基数太少了,一旦对方重新整合,局面就会和上次一样。这很像球赛里的后卫所面对的宿命。

  前锋失败多少次都没事,后卫只要败一次,就丢掉了一切。岳云必须时刻保持进攻的态势,他只要有一次陷在敌阵里,那么一切就都无可挽回。时间慢慢过去,已经接近正午。辰、巳、午,共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持。

  战场上的转机出现在颍昌城的城墙上,岳家军还有一部分人马负责防守,为首的人是董先。他的名字远不如牛皋、杨再兴、张宪等人响亮,可他在历史里的印迹非常显眼,只提一点,在岳飞第三次北伐因为粮糙原因不得不班师时,为全军压阵后撤的人就是董先。

  他阻挡追赶的李成,几乎生擒这个当时号称伪齐第一名将的叛徒。这时踏白军出战,成了压垮金兀术的最后一根稻糙。同样激战六个小时,被岳云、王贵耗尽了战力的金军再也没法坚持,cháo水一样向北方败逃。而岳家军只是象征xing地追击了一下,金军再也没法做出别的反应。

  留在颍昌城下的东西足够多了,金军当场阵亡了一个万夫长,另一个叫粘汗孛堇的副统军万夫长重伤,抬回开封后死了。千夫长被格毙五人,活捉的女真千夫长阿黎不,汉人千夫长王松寿、张来孙及其他大小将官共七十八名。

  七月十四日颍昌之战结束,十六日、十七日、十八日是岳飞转守为攻的日子,一个在传说里若隐若现,在分析里可以证实,在怀疑者的眼中纯属虚构的战斗在进行中——朱仙镇大捷。

  朱仙镇位于开封西南四十五里处,在这里,六百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说,在那里岳飞以五百名背嵬军大破金军十余万众。这个说法在史书中可以找到依据。

  《宋史·岳飞》卷三百六十五中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

  这是正史。

  看私史,南宋史家吕中在《中兴大事记》一书中记载:“……其战兀术也,于颍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虏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称,至以父呼之。”

  不太可信的依据也很有来头。

  分别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这两部史书号称良史,是历代以来研究宋史的重要依据。这两本书对岳飞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对第四次北伐的记录则混乱不堪、残缺不全,连颍昌之战的记录都缺失了一部分,更不用说朱仙镇了。

  于是反对的人找到了所谓的依据,借此认定朱仙镇一事为子虚乌有。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顺延着这条线继续向上搜寻就会知道真相。

  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为例,它的作者是李心传。李心传于十四岁左右跟随他父亲李舜臣住在临安,李舜臣时任宗正寺主簿,掌握官藏史书,李心传近水楼台,从小浸yín于此中,长大后科考不中,转而写成《要录》一书。

  不求功名者,立书之心颇正。据此看来,这本书应该可信。但是很不巧,他出生时岳飞已经被害二十七年了,他读史时岳飞已蒙冤四十一载。这段时间里秦桧等jian贼早已毁掉了几乎全部关于岳飞的资料,bī得岳飞的后代想回顾先人的英烈事迹都无法找到官方信史的支持。

  这种前提下,他写了些什么、遗漏了些什么、缺失了什么,不问可知。而岳飞的事迹散布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里,没有谁能彻底抹杀,只要想找,它们一直都在。哪怕在敌人的史书里,都有端倪可查。

  《鄂国金佗稡编》卷十六《临颍捷奏》中记载,七月十八日,临颍县东北,张宪“逢金贼马军约五千骑。分遣统制徐庆、李山、寇成、傅选等马军一布向前,入阵与贼战斗,其贼败走,追赶十五余里”。

  这一条为近代宋史大家邓广铭先生所采信,但是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字“逢”。在他的书里,是金军来犯,张宪迎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