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慈禧全传_高阳【6部完结】(400)

  “这……,”恩承迟疑着答道,“这可不能从命了,上头在等着。”

  薛福辰无奈,只好自己尽力调匀呼吸,跟着进了长春宫。

  “这位就是薛老爷吗?”有个太监迎了上来,指着薛福辰向恩承问。

  等恩承证实无误,那太监便将薛福辰延入殿侧小屋,恩承也跟着在一起。未及坐定,竹帘一掀,进来一个身材高大的太监,昂首阔步,恩承先自含笑相迎。薛福辰当然猜得到,这就是人称“皮硝李”的李莲英。

  “恩大人好!”李莲英招呼着,作出要请安的样子。

  “莲英!”恩承急忙扶住,趁势握着他的手问:“今儿个怎么样?”

  “今儿精神还不错,听说李中堂荐的人到了,问了好几遍了。”接着,便又问:“这位就是薛老爷吧?”

  “是的。”薛福辰答应着,“我是薛福辰。”

  “薛老爷,你请过来,我有两句话跟你请教。”

  将薛福辰拉到一边,他悄然关照,说话要小心,如有所见,须识忌讳,又说是李鸿章荐来的人,他会格外照应,叫薛福辰不必害怕。

  薛福辰人虽耿直,对于京里的情形,大致了解,知道这不止是一千两红包的力量,必是李鸿章另外走了路子,他才会说这样的“体己话”。有此有力的奥援,无须顾虑李德立从中捣鬼,心里宽松得多了。

  经过这一阵折冲,等于作了一番好好的休息,薛福辰的心已定了下来,随着恩承进见。

  行过了礼,跪着等候问话。

  “你的医道,是跟人学的,还是自己看书,看会的?”慈禧太后的声音很低。

  “臣也曾请教过好些名医。不过,”薛福辰答道,“还是自己体会得来的多。”

  “医家有好些个派别,你是学的那一派啊?”

  “臣最初佩服黄元御,这个人是山东人,他因为误于庸医,坏了一只眼睛,发愤学医,自视甚高,确有真知灼见。他为人看病,主张扶阳抑阴,培补元气。”

  “喔,”慈禧太后问道:“你看过妇科没有?”

  “看过很多。”薛福辰答道:“臣在京,在湖北,在山东服官,亲友家内眷有病,都请臣看。”

  “这么说,你的经验多。”慈禧太后欣然说道,“你替我仔细看看脉,该怎么治就怎么治,用不着忌讳。”

  “是!”

  慈禧太后似乎还要问什么,让李莲英拦住了,“佛爷歇歇,多说话劳神。”他屈一膝,将双手往上平举,虚虚作个捧物的姿态,“让薛福辰请脉吧!”

  于是慈禧太后将右手一抬,李莲英双手托着,将她的手捧在茶几上,下垫黄缎小枕,上覆一方黄绸,然后向薛福辰努嘴示意。

  薛福辰磕一个头起身,低头疾行数步,跪着替慈禧太后按脉,按了右手按左手,按罢磕头说道:“臣斗胆!瞻视玉色。”

  慈禧太后没有听懂,问李莲英:“他说什么?”

  李莲英也没有听懂,不过他会猜,“薛福辰想瞧瞧佛爷的气色!”他说。

  “喔,可以!”慈禧太后又说:“把那边窗帘打开。”

  薛福辰听这一说,便又磕一个头,等站起身来,东面的窗帘已经掀起,慈禧太后的脸色,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于是薛福辰抬头望去,但见慈禧太后面色萎黄,眼圈发青。她生来是一张长隆脸,由于消瘦之故,颧骨显得更高,加上她那一双炯炯双目,特显威严。薛福辰不由得就将头低了下去,不敢逼视。

  “你看我,到底是什么病啊?”

  “望、闻、问、切”四字,薛福辰已有了三个字,虽然听闻不真,但只凭自己三只指头,一双眼睛,便已十得八九,慈禧太后是经过一次严重的血崩,而下药未能对症,虚弱到了极点。幸亏遇着自己,及今而治,还可挽回,否则仍旧由那些太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诊察既不能深究病根,下药又没有一定宗旨,就非成不治之症不可了。

  只是血崩有各种原因,而李德立始终未提“崩漏”二字,不知其中有何忌讳?再想起李莲英的警告,便越发不敢说真话。略想一想答道:“皇太后的病在肝脾。肝热,胆亦热,所以夜不安眠,脾不运行则胃逆,所以胃口不开。”

  “你说得倒也有点儿道理。”慈禧太后问道,“该怎么治呢?”

  “以降逆和中为主。”薛福辰怕慈禧太后不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改了一种说法,“总要健脾止呕,能让皇太后开胃才好。”

  “说得不错,”慈禧太后深为嘉许:“吃什么,吐什么,可真受不了。你下去开方子吧!”

  于是李德立等人,接着请脉。薛福辰便被引到内务府朝房去写脉案、开方子。他凝神静思,用了半夏、干姜、川椒、龙眼、益智五味叶、以竹叶为引。写完由笔帖式用黄纸誊清,立刻装入黄匣,进呈御览。

  隔了有半个时辰,只见恩承携着黄匣走了来,一见面就问:“薛老爷,你这个方子,跟你跟上头回奏的话,不相符啊!”

  “喔!”薛福辰有些紧张,“请恩大人明示,如何不符?”

  “你说皇太后肝热,胆也热,怎么用的热药?川椒、干姜,多热的药!”

  原来如此!薛福辰放心了。从容答道:“姜的效用至广,可以调和诸药,古方中宣通补剂,几乎都用姜,跟半夏合用,是止呕首要之剂,川椒能通三焦,引正气,导热下行。而且有竹叶作引子,更不要紧。”

  尽管他说得头头是道,恩承只是摇头,“薛老爷!”他放低了声音说,“你初次在内廷当差,只怕还不懂这里的规矩,药好药坏是另一回事,不能明着落褒贬。这个方子有人说太热,你愣说不要紧,服下去出了别的毛病,谁担得起责任?”

  薛福辰明白了,是李德立他们在捣鬼。因而平静地问道:

  “那么,请恩大人的示,该怎么办啊?”

  “上头交代,跟三位太医合定一张方子,回头你们好好斟酌吧!李卓轩他们,也快下来了。”

  等李德立退了下来,对薛福辰又是一副神态,连声称赞“高明”。这也许是真的觉得他高明,也许是因为慈禧太后对他嘉许之故,薛福辰无从明了,只能谦虚一番。

  谈到方子,李德立说道:“上头交代,姜椒必不可用。不知道抚屏先生有何卓见?”

  “自以培补元气为主。当务之急,则在健脾。”薛福辰说,“今日初诊,我亦不敢执持成见。”

  李德立不置可否,转问庄守和、李德昌:“健脾之说,两公看,怎么样?”

  庄守和比较诚恳,点头称是,李德昌资格还浅,不敢有所议论。于是健脾的宗旨算是定下来了。

  ““既然如此,以‘四君子汤’加半夏,如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