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随园食单(白话版)_[清]袁枚【完结】(3)

  吃饭也能反映出人的地位、德性,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同一件事,二人身份不同,效果反应就不同。一道精细佳肴,如果出现在国宴或滿汉全席就正常,出现在坊间二荤铺就不合适;一款珍馐,达官贵人享受就正常,而贩夫走卒享用就会受到非议。就像权力、财富,有德者居之,众人才服气。这事自古如此。古人对于饮食竟如此看重!

  其他若《易》称“鼎烹”,《书》称“盐梅”,《乡党》、《内则》也琐琐言之。孟子虽贱“饮食之人”,而又言饥渴未能得饮食之正。可见凡事须求一是处,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头等大事。在古代,国家、江山被说成“社稷”,而这个“稷”在古代有的书上说是黍类,有的书上说是谷类,总之是一种粮食。古代一直以稷为百谷之王,所以帝王都奉祀“稷”为谷神(社,指土地神,稷,指后稷,就是谷神),进而以此指代国家。老子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指的是鱼,烹小鲜就是烹鱼,鱼肉是很松软的,在炖鱼的时候要讲究技法,老是翻过来、翻过去的,那么鱼就碎了,所以治理国家也要像做菜烹饪一样讲究技法。反过来讲,烹饪虽小,但也要像治理国家那样,一丝不苟地认真对待。

  伊尹原本是宫廷内一个负鼎俎调五味的庖人,却胸怀大志,见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主动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即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于是二人进行了促膝长谈,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任命伊尹为“阿衡”即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商汤先攻击了一下,伊尹建议商汤停止进攻,看夏桀如何动作,以探测夏桀的实力。夏桀果然非常愤怒,征调九夷的兵力,要来伐商。伊尹当即劝商汤说:夏桀还能调动兵力,我们伐他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商汤又向夏桀进贡。当伊尹看到时机成熟时,又一次停止向夏桀进贡,但因为夏桀的暴行,这次,他未能调动军队,于是伊尹就向商汤建议起兵。商汤很快就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诸侯一举拥戴贤德的商汤为天子建立商朝,商汤能够灭夏桀掌握的就是火候。

  吃是很考究的活计,一上桌会不会吃,讲究不讲究吃都能看出来,比如用筷子,你拿起就用,甭问准是有钱人家出来的,而拿起筷子先在桌上墩,他家生活就相对差点,因为有钱人筷子珍贵,又有下人擦拭摆好,故拿起就使,而贫困人家筷子可能是几个版本,甚至长短不齐,所以拿起来吃对齐了再用,一来二去养成习惯,这不是学来的,而是骨子里自生的。也不是谁都消受得了的!

  吃是人生重要的享乐。但凡入嘴的东西,都能叫吃,连酒都是吃酒,抽烟则是吃烟。可吃也是不同的,就吃而讲,这入口之物,也有了不同的滋味,有人把吃归纳成如下五种境界,一要吃,当就是“果腹”,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这种吃比较原始,只解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二是爱吃。吃的是一个“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众的馆子,稀里哗啦点上满满的一大桌菜,价钱却不贵,胡吃海塞一通,兴致所致,还能吆喝两声,划几下拳,甚至还可以赤膊上阵。适合这种吃法的有涮肉、大众菜等。但免不了一个“俗”字,有不雅之嫌疑,同时也有浪费之嫌疑。三是能吃,应该算“饕餮”了,“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泛指美食主义者,特指贪食。这种人把吃当乐,也有经济条件,时不时弄个“聚会、宴请” 什么的,知道哪儿有佳味,一定会去寻味猎艳,所以馆子的菜只要“奇特、新鲜” 不管是隐匿在很深的巷子,还是排档,都要去尝鲜,当然这也包括官场招待、公务招待、上下级招待、危机处理的招待、重大事情的招待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四懂吃,知道“养生”、讲究“食补”,还能说出一些名堂,是大吃大喝在认识观念上的一种理性升华。五是知味,此种人会吃懂吃,还能说出其中的道理,是真正的美食家,知音难,知味更难,能吃不代表喜欢吃,喜欢吃不等于会吃。能吃的人,饕餮一生也未必知道自已在吃些什么;喜欢吃的人,津津乐道于某些口齿的艳遇;会吃的人,于寻常瓜菜中也能发掘旖旎风情,故才能享无边风月。孔子曰:“人莫不饮食,鲜能知为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讲的就是一个“吃”字。只可惜虽然人人吃饭,却不是人人识得此中真味,虽然每日三餐都在吃,但真正懂得吃的人很少。

  袁枚,就是这种能吃会吃,知味懂吃的主儿,他生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16年),死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享年82岁。袁枚一生处在“康乾盛世”。饮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能直接反映当时的情况。时局不稳、兵荒马乱、战争灾祸,连命都顾不上、饭都吃不饱,就根本谈不上美食;只有清平世界、繁荣景色才能造就美食和美食家。康乾盛世是大清朝鼎盛时期,社会给袁枚提供了机缘,造就出一个美食家。但这美食家绝不是有钱就行。

  袁枚少负盛名,与纪晓兰并称南袁北纪,才华出众,诗文冠名南北,为人潇洒不羁,优游林下。把研究吃喝当成后自已生话中的乐趣,由于身份特殊,袁子才结识了许多名流贵族,也给他造成品尝佳味的许多机会,并且对吃的东西各有一番理论,虽是君子而未远离庖厨,不仅喜欢吃,而且每吃到佳品都记下来,集四十年之功,为后世留下被视为枕中秘笈的《随园食单》。

  当年孔子与人学唱歌,当觉得很好听时,必使人反之,而后和唱摸仿。圣人于一艺之微,都善于吸取别人优点,袁枚虚心好学雅慕此旨,每次吃到可口的饭菜都记下来,然后让家厨去他家拜师学艺当徒弟,而且把这些菜经过试验保留下来,绝非那种无聊文人的牵强附会的菜,就这样收集了四十余年,才集成了《随园食单》。由其可见,成大事者,不光要有十足的热情,更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人问袁枚:人和人不一样,一人一个口味,就像长相,一人一模样。你喜欢吃的,未必别人也喜欢;再有,每人悟性不一样,手法也不同,能做出和你一样的美食吗?袁枚说虽然人的心思不同,但如果拿着一个斧头柄做样子,再做一个斧头把,照葫芦画瓢,像不像三分样,也会差不了太多。虽然不强迫别人都和我的口味一样,但我不妨把喜欢吃的美食与大家分享,虽然是件小事不足挂齿,但我尽了忠恕之道,这还有什么遗撼的呢?

  袁枚所著《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烹饪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它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烹饪的成就,记载了乾隆时期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三百多种菜肴点心,是一笔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近三百年来流传甚广。随园食单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茶酒单十四个部分,须知单和戒单分别提出饮食操作的耍求和应当注意的事项,其余十二部分记述了当时流行的三百多种菜肴饭点,以江、浙、皖三地风味居多,自问世以来,这部书为被厨界奉为经典,英、法、日等语种均有译本。堪为一部享誉古今,驰名中外的代表中国饮食文化及烹饪方法的名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