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贾志刚说春秋_贾志刚【七册完结】(180)

  大致外交官都是这样,说得都很好,最终落到实处的,就是想要占你的便宜。

  “老师,你怎么看?”重耳对胥臣的说法不太满意,问赵衰。

  “礼书上说:求人帮忙,要先帮别人。想别人爱自己,就要先爱别人。两国之间,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裙带关系啊,换了别人,这样的事求之不得,你有什么可迟疑的呢?”别看赵衰动不动弄个礼啊经的出来说,关键时刻,头脑清醒,绝不会去说什么乱伦之类的屁话。

  所以,赵衰这样的人是可以管理国家的,一方面懂得书上的道理,另一方面又绝不迂腐,懂得变通。

  “舅舅,您看呢?”重耳这个时候基本上同意了前面两位的看法,可是还没有拿定主意。

  “公子啊,你连那个小王八蛋的国家都要拿过来了,把他老婆拿过来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狐偃就这么两句话,从小打狼长大的,没那么多废话。

  重耳彻底想通了,他听出狐偃的话里还有没有说出来的话,那就是:你不拿他老婆,可能连他的国家也拿不到。

  “不行,我要把她退给秦侯。”重耳说。他怎么这么说?

  “你疯了?”狐偃、赵衰和胥臣异口同声。

  “我没有疯,我只是觉得这样太委屈她了,我要告诉秦侯,等我回到晋国,我要堂堂正正迎娶她回晋国做夫人。”

  重耳就是这样,永远是这样,一旦想通了,他比谁都走得远。

  第七十六章 这就是晋文公

  秦穆公对第一个考察项目的结果非常满意,十分满意,而不是九分。

  重耳如果从一开始就欣然接受怀赢,那他就是一个晋惠公那样的无耻之徒;如果始终不肯接受怀赢,那就是一个没有大脑的顽固之徒。如今这样,说明他知道感恩,还懂得变通。

  好,好青年。

  现在,第二个考察项目开始了。

  赛诗会

  秦穆公决定宴请重耳,不过这一次的宴请非同寻常。

  七献,这一次秦穆公决定将重耳的规格升为诸侯。

  宴请当天上午,出意外了。什么意外?狐偃病了,据说是发高烧。

  关键时刻军师病倒了,重耳急坏了,立马前来看望。

  “舅舅,您,不碍事吧?”重耳来到床前,坐下问候。

  “嘘,小声,我装病的。”狐偃轻轻说,盖着个大被子。

  “装病?为什么装病?”

  “我不去参加国宴。”

  “为什么?”重耳急了,你这不关键时刻掉链子吗?还指着你呢,你不去怎么行?尽管这是舅舅,重耳的脸还是忍不住耷拉下来了。

  “随机应变,老谋深算,我比赵衰强;博学多识,通晓礼仪,没人比赵衰强。陪楚成王玩,我跟随你最合适。但是,今天的国宴十分重要,这样的场合,要靠赵衰,因此我找这么个理由闪了,让赵衰跟你去。”

  老奸巨猾,算无遗策,大概就是指狐偃这样的人了。

  事实证明狐偃的做法是很正确的。

  秦穆公宴请重耳,使用周礼,七献。

  当初楚成王虽然是周礼中的九献,那毕竟是照猫画虎,很多地方是对付过去的。可是如今不一样,秦国在百里奚、公孙枝等人的教化下,这些年来在礼仪上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搞得像模像样。如今这个七献尽管比楚成王的九献少了两献,但是感觉上更隆重、更正式。

  这种场面如果换了狐偃来,基本上当场就撂了。可是换了赵衰,那就不一样。想当年赵衰的祖上在周朝混,什么不懂?赵衰本人年轻时也曾经到伟大首都留学,学习周礼。所以如今见了这样的阵仗,那是如鱼得水。

  在赵衰的贴身指导下,重耳应对得当,什么时候行什么礼,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感觉上,重耳的举止比秦穆公还要正规得体。

  “为礼而不终,耻也。中不胜貌,耻也。华而不实,耻也。不度而施,耻也。施而不济,耻也。耻门不闭,不可以封。非此,用师则无所矣。二三子敬乎!”(《国语》)宴席结束的时候,秦穆公忍不住对大夫们大赞重耳,大意就是你们看看人家重耳,这就是楷模,我号召你们向他学习。

  别觉得奇怪,“华而不实”这个成语竟然是秦穆公发明的。

  第二天,秦穆公很高兴,继续宴请重耳。狐偃接着装病,还是赵衰随行。

  今天的宴请改节目了,什么节目?对诗。

  酒过七巡,秦穆公率先开口了。

  “公子,咱们文化人也别光喝酒讲黄段子,对个诗怎么样?”秦穆公问。这些年来,百里奚公孙枝这帮人没少熏陶他,老婆穆姬也没少教导他。

  “好啊好啊。”重耳挺高兴,原本他也属于没太多文化,整天跟着舅舅打狼的那种,后来拜了赵衰为师,才开始认真学习。再到后来娶了齐国的老婆,动不动来几段,有时候不背诗都不给上床,把重耳活活培养成了一个文学青年。

  别以为只有林黛玉薛宝钗们才对诗,跟古人相比,她们还差点。

  秦穆公开始了,大家竖起耳朵来听。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秦穆公的声音,高亢激昂,类似秦腔那种,听得大家心惊胆战。

  赵衰一听,好嘛,秦穆公上来这首叫做《采菽》,后来被孔子收在《诗经·小雅》里。这首诗什么意思呢?简单介绍,这首诗描写的是诸侯朝见周王,周王给予很多赏赐,于是大家高兴,万众和谐。

  “好,好。”马屁声四起。

  重耳看看赵衰,赵衰轻声说:“下堂拜谢。”

  重耳听了,起身,下堂,拜谢秦穆公。秦穆公见了,也急忙下堂辞谢。

  “国君用天子接待诸侯的待遇来接待重耳,重耳怎敢有苟安的想法,又怎敢不下堂拜谢呢?”赵衰在一旁解释,好像解说员一般。

  大家纷纷点头,懂的人赞赏,不懂的人长学问。

  双方入座,该重耳了。

  “《黍苗》。”赵衰轻声提示。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重耳朗声念道,声音里夹杂着东西南北的口音,毕竟,他是一个走过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的人,声音里饱含着沧桑,催人泪下。

  震撼,无语。

  《黍苗》,见于《诗经·小雅》,诗词大意是召伯经营谢城,慰劳百姓,百姓感激,周王也很满意。

  “在——”静默之中,赵衰说话了,第一个字重重出口,声音拖得很长,就像赵忠祥解说《动物世界》一样,显得神秘而深沉,“久旱不雨的田地里,黍苗,渴望着及时雨。啊,重耳仰仗国君,就像黍苗渴望下雨。国君若能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百姓的君主,晋国一定会追随国君,四方的诸侯也会听从您的命令。”

  基本上,赵忠祥的解说是遗传了祖上的优秀基因来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