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贾志刚说春秋_贾志刚【七册完结】(550)

  要说到叔向关系最好的呢,还是赵家。赵武之后,赵成和赵鞅(赵简子)父子也都很尊重叔向,经常走动。

  尽管叔向退休,赵简子时不时前来问候,也顺便讨教。

  这天,赵简子前来,叔向很高兴,两人聊得开心。从年龄上说,叔向比赵简子的父亲赵成略大,因此是赵简子的父辈。所以,尽管赵简子官阶高于叔向,到了叔向家中还是恭恭敬敬叙叔侄的礼。

  两人聊到鲁国,赵简子突然叹了一口气。

  “唉,看人家鲁国孟献子,人家手下有五个勇士能够为他出生入死,怎么我一个也没有呢?”赵简子叹息,原来是为了这个事情。

  叔向笑了。

  “元帅啊,那是因为你不想有啊,你要想有,我这把老骨头都愿意为你献出去。一个好的君主,应该能够预料到事态的发展,避凶趋吉,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的手下出生入死呢?”叔向说。他说话总是这样富于哲理。

  赵简子连连点头,心情好了起来。

  叔向很喜欢这个年轻人,现在晋国像赵简子这样谦恭而且能干的人几乎再也找不到了。其实,叔向心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自己的子孙今后恐怕就要靠赵简子来关照了。

  叔向的遗嘱

  转眼,子产死了,子产的死讯对叔向打击很大。

  世界上,能够相知相交的人并不多,晏婴是其中的一个,子产是其中的一个。尽管很长时间处于绝交的状况,叔向的内心里对子产还是充满了敬意,期待着有一天两人能够再次把酒言欢。

  可是,这样的机会再也没有了。

  叔向非常悲伤,很快病倒,到第二年就已经病入膏肓了。这一年,是晋顷公五年(前521年)。

  韩起和赵简子先后都来看望他,叔向把自己的儿子杨食我托付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关照。自然,两人都答应了。

  临终之前,叔向把杨食我叫到了床边。

  “孩子,有一件事情我始终没有办,那就是咱们家的封邑。在晋国,除了六卿之外,就数祁家和咱们家的封邑大了。我活着的时候,仗着和赵家韩家的关系,还算能够维持。我死之后,估计你是守不住的。与其被抢,不如自己送出去。前阵子我就提出来把封邑都还给公家,留下杨地这一块就够了。可是韩元帅说什么也不同意,没办法,只好留着。不过,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封邑还掉,切记切记。”说完这些,叔向眼一闭头一歪,离开了人世。

  杨食我按照父亲的遗嘱,请求将羊舌家的封邑退回公家,只保留杨地。

  “大侄子,算了,留着吧,有叔我呢。”韩起劝杨食我留着,他不忍叔向刚去世就拿掉他的封邑。

  “那,就多谢元帅了。”杨食我本来就不愿意退回去,韩起这么一劝,顺势就收回了请求。

  就这样,杨食我保留了羊舌家的封邑。

  杨食我奉公守法,不结豪门,他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谁也不会抓住自己的把柄。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俗话还说:占小便宜吃大亏。

  叔向兄弟

  叔向,正直、博学、谦恭而且明智。

  但是,叔向不是子产,他不可能是子产,因为他的环境比子产更糟糕。子产做好了,能够成为郑国的相国,叔向做好了,也不过就是上大夫。也许,做得越好,嫉恨他的人越多。

  子产可以说自己为国而死,叔向不可以,他没有资格。所以,子产可以专心为国家,叔向只能一边为国家,一边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族。

  叔向做得不错,家族在他的手里并没有衰落并且躲过了几次大劫难。

  叔向倾向于恢复周礼,因为这符合他的利益,因此孔子对他评价很高。

  时势造英雄,不要用子产的标准去衡量叔向,就如不要用管仲的标准去衡量子产。

  如果说叔向还有什么不足,那就是他不够果断,不够坚决。而正是这一点不足,就可能葬送掉自己生前所有的努力。

  不管是在晋国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中,叔向向来不是决策人物,他只是一个高级参谋,他出谋划策。能够不管的事情,他尽量不管;不得不管的事情,他会处理得很好。他不得罪人,但是他凭良心做事。

  他和子产一样懂得怎样玩权术,但是他的地位决定了他不是怎样去玩别人,而是怎样防止被别人玩,他做得很好。至于他是不是有子产做得好,这一点无从比较。

  其实,叔向的哥哥伯华也是个很贤能的人,孔子对他的评价同样很高。伯华名叫羊舌赤,因为封邑在铜鞮,因此又叫铜鞮伯华。

  《孔子家语》中,孔子说道:“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伯华不早死的话,天下就有望安定了。

  子路傻乎乎地问:“愿闻其为人也何若。”

  孔子接着说:“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伯华小的时候敏而好学,大了很勇敢很有承担,老了很懂道理而且很谦恭。

  孔子为什么对伯华的评价这么高呢?不知道,因为伯华的故事都没有流传下来。

  今山西沁县太里村前白玉河南岸,羊舌职、伯华、叔向父子三人的墓都在那里。

  第二三一章 无射是个钟

  就在叔向死的那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周灵王铸无射。

  无射是什么?伟哥?零分;印度神油?零分;中国足球队?零分。

  无射,其实跟射不射无关。

  前面(见第六部

  第224章)介绍乐中的六律,六律的最后一个就是无射。周灵王铸的无射是一个铜制大钟,用来定音,定六律中的无射。因此,这个大钟就叫无射。

  为什么无缘无故想起来要铸无射?要知道,春秋时期的铜是很昂贵的,铸无射大钟需要耗费巨资。

  原因很简单,简单到令人觉得有些可笑。

  “天下诸侯都不给我们进贡宝物了,老子自己造一个宝物出来。”周景王半夜醒来,对自己说。

  基本上,周景王是个爱财如命的人,他只是想造一个宝物给自己,也算是一个标志性工程,自己崩了之后,这个钟可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譬如就叫“周景王大钟”或者“周景王无射”。

  如今,造大钟的似乎越来越多,周景王后继有人。

  花巨资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肯定是要受到国民反对的,事实上也是。可是周景王有办法,最终他还是想办法把无射给造了出来。

  大钟是怎么造起来的?

  货币改革

  事情要追溯到三年前了。

  “老单,我想进行货币改革。”周景王这一天突然对单穆公神神秘秘地说,单穆公是单成公的儿子,现在是周朝的卿士。

  “货币改革?”单穆公没听明白,过得好好的,改什么革?“大王,人家老聃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尽量不要翻来翻去,否则会烂的。”

  “别听他的,他是书呆子,不改革怎么能进步?再者说了,咱们现在这样子,算个大国吗?”周景王是有学问的人,随便举了几个例子,单穆公就没话说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