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原来这才是春秋_贾志刚【完结】(288)

  ——《左传》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史记》

  ——仁义之战

  楚国,天下第一强国。古人的话说:天下莫强于楚。

  当时的天下,从北到南,没有一个国家是楚国的对手。

  两军击鼓,同时冲锋。

  不是狼入羊群,是狼群吃羊。宋军本来战斗力就不行,人还比楚国少,这个仗怎么打?不用发挥想象力,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宋军惨败,大将公子荡战死,宋襄公被重重包围,若不是公孙固率领亲兵拼死相救,宋襄公就又该去楚国的笼子里站着了。即便这样,公孙固保护宋襄公杀出重围的时候,宋襄公大腿上已经挨了一枪,血流如注,趴在车上。好在宋襄公的马不错,一路奔逃。半路上遇上子鱼率军接应,才把宋襄公救了回去。再看宋军,十死七八,襄公的亲军卫队无一逃生。还好,公孙固没有阵亡。

  宋襄公狼狈逃回睢阳之后,子鱼立即布置守城,准备迎战楚军。

  好在,这次楚军根本没有准备攻城,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渡河回国了。

  泓之战,宋军惨败。这是宋国军队上次被郑庄公全歼之后,又一次毁灭性的失败。

  “狗日的宋公,白痴啊。”“怎么摊上这么个弱智国君啊?”“怎么上次楚王没把他给做成人肉包子啊?”

  宋国上下,一片骂声。

  一场惨败,多少人家失去了儿子、失去了老公、失去了兄弟、失去了父亲,大家能不骂宋襄公吗?

  那么,宋襄公是怎么看的呢?他后悔吗?他羞愧吗?

  “仁义的人打仗,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二毛。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可是决不会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宋襄公说,仁义啊,仁义到底啊。

  什么是二毛?二毛就是头发斑白的人。那三毛呢?头发全白的人。十毛呢?就是一块钱。

  “主公啊,打仗是不能讲仁义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帮助我们。大仗就是杀人,怎么能不忍心呢?”子鱼讲了一通道理,归结起来,就是战场上不能心怀慈悲。

  “不,宁可打败仗,我要仁义。”宋襄公说。

  子鱼哭了。

  ——仁义的两面性

  对于宋襄公,历史上向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基本上,儒家一派是赞扬的,不仅赞扬,而且捧上了天,类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不过,先在这里说明的是,儒家祖师爷孔子一直拒绝对此进行评价,显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或者说他也是不赞成宋襄公的。《左传》中有大量评语来评价所发生的事件,而对于宋襄公这件事,竟然没有片言只语的评论,这很说明问题。

  下面,先听听唱赞歌的。

  “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这是《春秋公羊传》的评语,什么意思?君子褒扬宋襄公不进攻没有列好队的敌人,遇上战争还不忘记大礼。宋襄公是有仁德的君主啊,可惜没有辅佐的贤臣。即便是文王来作战,恐怕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把宋襄公比成周文王,还有比这更高的赞扬吗?

  “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这是《史记》里的话,司马迁借“君子”之口来表扬宋襄公:君子们赞扬宋襄公,认为中国缺少礼义,而宋襄公很懂得礼让。

  那个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更是把宋襄公当作楷模,他这样说:“霸王之道,皆本于仁……故善宋襄公不厄人。不由其道而胜,不如由其道而败。”意思是这样的:要成为霸王,根本在于仁义,所以宋襄公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破坏了仁义而取胜,不如遵循仁义而战败。

  “不由其道而胜,不如由其道而败。”这就是大儒董仲舒的高见,与后世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何其的神机暗合啊。

  中国两千多年来被外族欺辱,董大儒功不可没。

  再来看看反面意见。

  除了子鱼之外,孙子大概是第一个反对宋襄公的人,《孙子兵法》开卷就写道:“兵者,诡道也。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些话,基本上就是写给宋襄公看的。

  之后的兵家,都与孙子一脉相承。

  韩非也嘲弄宋襄公,称之“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

  然而几千年来说得最过瘾也最直接的还是毛主席,毛主席教导我们:“这是蠢猪式的仁义。”

  仁义,对敌人仁义,就是对自己的人不仁义。

  不就是这样吗?

  对敌人仁义,敌人嘲笑你,自己人怨恨你,这样的仁义有什么意义呢?

  歌中唱道:毛主席的话我最爱听。

  宋襄公的大腿上那一枪不仅仅扎到了皮,也扎到了肉,还扎到了骨头。那年头没有消炎药也没有消毒水,还没有华佗给他刮骨疗伤。就算有华佗,宋襄公也不是关云长。所以,宋襄公的腿一直好不了,发痛、发痒、化脓,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睡觉也只能一个侧面。尽管如此,宋襄公从来不后悔自己的仁义之举。

  转眼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春天来了,该发芽的发芽,该发情的发情,该发炎的当然也要发炎。换句话说,宋襄公的伤情更加恶化了。

  “我要死了吗?”宋襄公经常会问自己,他觉得自己大概好不了了。

  这一天,正当宋襄公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来报:“主公,晋国公子重耳求见。”

  平时,求见的人很多,宋襄公基本上都不见。这次,他见不见?

  “安排国宴。”宋襄公下令,不仅见,而且要高规格地见,为什么?

  在回答宋襄公的问题之前,先回答另一个问题:重耳怎么跑到宋国来了?

  ——告密者的下场

  重耳在齐国的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有老婆没孩子,有朋友没敌人,多好的日子?

  重耳的老婆叫姜氏,漂亮说不上,但是很贤惠很温柔,又体贴人,而且学识出众,重耳很喜欢她。

  齐桓公刚死的那阵子,重耳还担心是不是好日子到头了,可是后来咋没咋地,马照跑舞照跳,国家大妓院的生意还是那么红火。重耳觉得人生不过如此,有吃有喝有老婆伺候,还求什么?折腾什么?

  所以,重耳决定就这么在齐国过下去了,当个小地主也没什么不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