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论语_贾志刚【完结】(76)

  不过,孔子有自己的答案,要知道孔子的答案,看下一条。

  史鱼很受卫灵公信任,他一直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希望能够重用他。可是卫灵公始终没有听从。史鱼临死之前让儿子把自己的灵柩就放在窗户,而按照常规,是应该停放在厅堂的。卫灵公前来吊唁,结果发现灵柩放在窗户外面,很是惊奇,于是找来史鱼的儿子责问。史鱼的儿子就说这是父亲的遗嘱,父亲认为自己没有能够让国君重用蘧伯玉,是没有尽到职责,因此死了也就不能享受礼遇。卫灵公大受震动,立即重用了蘧伯玉。

  史鱼之所以直,首先是他跟国君卫灵公关系不一般,其次是卫灵公并不算是个太昏庸的君主,不算是太无道。所以,直是有条件的。

  史鱼为什么跟卫灵公的关系不一般呢?这还有段故事。卫灵公的父亲是卫襄公,卫襄公的夫人姜氏不能生育,小妾周合生了个儿子名叫孟絷,孟絷生下来腿就有残疾。周合聪明伶俐还很漂亮,卫襄公很喜欢她。两个主持朝政的官员是孔成子和史朝,两人同一个晚上做了同样的一个梦,梦见卫国开国君主康叔下令让公子元接掌卫国。后来周合生了孩子,是个男孩,取名叫元。同年,卫襄公突然病故,因为老大有残疾,因此卫襄公一直没有立太子。那么,现在谁来继任国君呢?孔成子和史朝一碰,发现两人都做过同样的梦。可是,光靠一个梦决定谁当国君似乎也不太好。于是,两人卜筮了一回,结果也是立元比较好。最后,确定立公子元为国君,就是卫灵公。

  史朝是谁?史鱼的父亲。有这一层关系,卫灵公对史鱼一直很尊重很客气。

  蘧伯玉和孔子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就是很讲究礼法。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夫人在后宫闲聊,忽然听得远处传来车驾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听着这车就要从宫门前飞驰而过。可就在这时,马车的声音消失了,车子似乎停了下来。又过了那么一小会儿,马车的声音再次响起,可是很显然已经过了宫门。卫灵公觉得很奇怪,夫人断定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夫人说:“为了表达对国君的敬意,路过宫门要停车下马,步行而过。真正的贤臣,不是因为光天化日才持节守信,也不会因为独处暗室就放纵堕落。蘧伯玉是我们卫国的贤人,对国君尊敬有加,为人仁爱而智慧。他一定不会因为是在夜里就不遵礼节,驾车奔驰而过。因此这一定是他了。”卫灵公不大相信,第二天派人暗地查访,才发现昨夜驾车之人正是蘧伯玉。

  【现实解说】邦有道,怎么都好。邦无道,怎么办呢?第一等的选择是宁俞,装糊涂卖傻,过自己的小日子;第二等是蘧伯玉,卷而怀之,自己找地方去过自己的小日子;第三等是史鱼,敢说话说真话,但是风险非常大,而且要有点特别的关系,如果碰上的不是卫灵公而是商纣王,那就惨了。而最无良的就是同流合污,助纣为虐,贪污腐败欺压百姓。

  16.17(14.3)★★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解析】邦有道,怎么都好,问题还是在邦无道的时候该怎么办。上面两条,说到了三种邦无道时候的对策,一种是保持正直,一种是装疯卖傻,一种是干脆辞职或者移民算了。现在这一条,算不算是第四种呢?

  孔子自己的做法是什么?孔子的做法是不辞而别。但是,孔子后来显然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因此从来不好意思提起。那么,孔子认为怎样是对的呢?

  危行言孙,这就是孔子的答案。具体的解释就是不辞职,不做坏事,但是不要得罪人。基本上,这种做法介于保持正直和装疯卖傻之间。简单地说,就是官也要做,坏事不做。

  问题是,孔子的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无限大。邦无道,往往就是集体腐败,要想出淤泥而不染,那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多数只能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现实解说】多少贪官污吏,原本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底线的人,他们以为自己能够做到“危行言孙”,可是最终他们无法做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16.18(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坚守仁善之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解析】如果说上面就是一系列的案例,那么这一段就是总结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是做人的底线,无论什么世道,这条不能变。看见世道有危险,躲得远远的,先保护自己。世道好了,出来争取做官,提高生活水平。如果世道好了还是穷,那说明自自己学习不努力,有机会也抓不住,这就是耻辱;如果世道不好,贪官当道,自己还很富贵,说明自己跟坏人沆瀣一气了,这也是耻辱。

  说是这么说,孔子做起来有些走样。像陈国、蔡国这样的国家,都是危邦乱邦,孔子都去了。像卫国这样的国家,孔子想当官没当上。如果说卫国是危邦乱邦吧,孔子可是住了不短时间,并且还想当官;如果说卫国是有道之邦吧,孔子也没有混出个样来,不是就很耻辱?

  【现实解说】危邦不入,这一点容易做到,请我我也不去;可是,乱邦不居就不容易做到了,你想不居就不居啊?多少人想逃离战乱,可是逃得出来吗?

  16.19(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解析】孔子继续总结生存之道。国家政治黑暗,怎么办?最聪明的人隐居起来,守着自己的小庄园与世隔绝,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没那么多钱,买不起小庄园,隐居不起呢?移民国外,眼不见心不烦;可是,连移民的钱都没有,只能打工呢?那就要小心了,看见老板的脸色不对,赶紧躲远点;可是眼神不好怎么办?听见老板说话的语气不对,赶紧躲远点。

  总而言之——躲。

  孔子说了: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哪七个人?不知道。

  【现实解说】改变不了世界,就逃避世界。打不过对手,就加入对手。有点消极,但是很无奈。看不惯现实,特有钱人买个庄园,养猪种菜生孩子,不上网不看电视;买不起庄园的,攒点钱移民海外,远的美加,近的新马泰;移民也不容易,只好打工,看老板脸色,保住工作先。好不容易写了一本书,结果各级领导都来署名,孔子一看:哇塞,作者七人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