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碎句与短章_周国平【完结】(20)

  ------------

  艺术的个性与人类性

  ------------

  当我们谈论艺术家的个性之时,我们不是在谈论某种个人的生理或心理特性,某种个人气质和性格,而是在谈论一种精神特性。实际上,它是指人类精神在一个艺术家的心灵中的特殊存在。因此,在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的人类性之间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他的个性的精神深度和广度及其在艺术上的表达大致决定了他的艺术之属于全人类的程度。在这意义上可以说,一个艺术家越具有个性,他的艺术就越具有人类性。

  人们或许要在个性与人类性之间分辨出某些中间环节,例如民族性和时代性。当然,每一个艺术家都归属于特定的民族,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中,因此,在他的精神特性和艺术创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可以辨认出民族传统和时代风格对他发生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一方面是自然而然的,不必回避也不必刻意追求,另一方面在艺术上并不具备重要的意义。我坚持认为,艺术的价值取决于个性与人类性的一致,在缺乏这种一致的情形下,民族性只是狭隘的地方主义,时代性只是时髦的风头主义。凡是以民族特点或时代潮流自我标榜的艺术家,他们在艺术上都是可疑的,支配着他们的很可能是某种功利目的。全球化过程倒是会给这样的伪艺术家带来商业机会,使他们得以到世界各个市场上推销自己的异国情调的摆设或花样翻新的玩具。不过,这一切与艺术何干?

  ------------

  关于美的两个定义

  ------------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点可以归结为:美是生活,生活高于艺术,艺术只是生活的再现或得不到原物时的替代物。他还把生活等同于“现实生活”。这个贫乏的论点后来支配了好几代人的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

  他的论述中也有合理的见解,例如指出艺术的内容并不限于美,而是包括生活中一切使人发生兴趣的东西。不过,这个见解是与“美是生活”的定义相矛盾的。也许矛盾仅是字面上的,他反对艺术仅仅表现狭义的美即激情,而要求表现广义的美即全部生活。站在这一立场上,他精彩地抨击了雨果式的浪漫主义,包括浮夸的语言,狂暴的激情,虚构的性格,诡谲的情节,悲惨的境遇,兴奋的调子,“做作地把幻想刺激到病态地紧张的地步”,等等。所有这些与尼采对浪漫主义的抨击十分相似。我相信,这里显示了他的“美是生活”与尼采的“美是生命”这两个命题的相通之处。浪漫主义之所以令人反感,就因为它既是做作(反生活)的,又是病态(反生命)的。

  ------------

  一个文学家眼中的哲学

  ------------

  高尔基有一回生动地谈到他对哲学的观感。他说,世界刚刚开始,正要形成起来,而哲学却在它头上打了一巴掌,喝问道:“往哪儿去?为什么去?”或者命令:“站住!”

  读到这段话,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真精彩!我立刻想起当今的许多文学家、作家、艺术家,他们恰好相反,都在争先恐后地朝世界头上打巴掌和喝问,并且以此证明自己和哲学一样聪明,甚至比哲学更聪明。

  我应该承认,作为一个哲学家,我还有第二个冲动,就是替哲学辩护。例如,我想说,世界并非刚刚开始,而是早已存在了,甚至是永恒存在着的,却始终没有一个目标,没有一种意义。所以,哲学的掌击和喝问是完全有道理的。我还想说,哲学现在也已经有了改变,它发现世界完全不理睬它的喝问,继续毫无目标地朝前走去,于是幡然悔悟,明白了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目标,所谓目标是哲学自己的杜撰。所以,今日的哲学不再向世界喝问,现在它只做一件事,就是没完没了地自我检讨,追究自己从前向世界问那样愚蠢的问题的原因。

  不过,在做了这些辩护之后,我的第一个感觉依然鲜明:高尔基的话真精彩!我想说的是,不管哲学是在朝世界的头上打巴掌,还是在朝自己的脸上打巴掌,文学和艺术都不必去理会,更不要去模仿,而只须让自己融入世界之中,与世界一同朝前走去。

  ------------

  不同的哲学观

  ------------

  世界与我:哲学的两个永恒主题。

  一种哲学追问:世界是什么?它试图把握那个不受我们人类认识干扰的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发现这个意图的徒劳之后,便追问∶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什么,亦即我们认识中的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上述问题在较弱的形式中的延续。

  另一种哲学追问:我是什么?我应当如何生活?它关心的是生命的意义问题。

  当然,几乎每一个哲学家对这两个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然而,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两者之中必有一个问题是元问题,另一个问题则处于派生地位,由此而分出了不同的哲学方法和风格。

  ------------

  对后现代的怀疑

  ------------

  当今哲学界的时髦是所谓后现代,而且各种后现代思潮还纷纷打出尼采的旗帜,在这样的热闹中,尼采也被后现代化了。于是,价值重估变成了价值虚无,解释的多元性变成了解释的任意性,酒神精神变成了佯醉装疯。后现代哲学家把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推至极端,被解构掉的不仅是世界本文,而且是哲学本身。尼采要把哲学从绝路领到旷野,再在旷野上开出一条新路,他们却兴高采烈地撺掇哲学吸毒和自杀,可是他们居然还自命是尼采的精神上的嫡裔。

  据说他们还从尼采那里学来了自由的文风,然而,尼采的自由是涌流,是阳光下的轻盈舞蹈,他们的自由却是拼贴,是彩灯下的胡乱手势。他们创造了一种标榜为解构语言的文体,这种文体的恰当名称应该叫不知所云。

  我之怀疑后现代哲学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他们太时髦了。他们往往是一些喜欢在媒体上露面的人。尼采生前的孤独是尽人皆知的。虽说时代不同了,但是,一个哲学家、一种哲学变成时髦终究是可疑的事情。

  ------------

  鸡年说鸡

  ------------

  我属鸡,男性。雄鸡有两大特点。第一善叫,叫声嘹亮,“雄鸡一唱天下白”,威风十足。第二好斗,动辄竖起全身羽毛,“好斗的公鸡”遂常用来形容剑拔弩张之人。我却既不善叫,也不好斗,木讷而窝囊。因此,我深感有负于我的属相。

  汉语中有许多与鸡有关的成语,多为贬义。“偷鸡摸狗”,鸡即使作为被偷的对象也上不了档次,因而偷鸡是令人鄙夷的行为,何况还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呢。“鸡鸣狗盗”,“斗鸡走狗”,形容市井无赖,街巷二流子,皆不入流之辈。“鸡飞狗跳”,鸡最没有修养,遇事率先惊惶,造成混乱局面。这几个成语都是鸡狗并提,而在今天的现实中,狗是宠物,鸡的最高荣誉仍只是盘中美餐。“手无缚鸡之力”,反证鸡的软弱可欺。“杀鸡给猴子看”,明示鸡的软弱可欺,只配做牺牲品。“黄鼠狼给鸡拜年”,虽是揭露黄鼠狼的不怀好意,但同样也对照出了鸡的软弱可欺。“鹤立鸡群”,鸡成了平庸之辈的象征。众所周知,在俗语中,鸡还是别种象征,其义猥亵,分别指向男性某物和女性某业。总而言之,鸡似乎是一种上不得台面也成不了气候的东西。这么说来,我的属相又有负于我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