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_周国平【完结】(11)

  尼采自己是从一个美学问题即悲剧的起源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的。可是,美学仅仅是他思考人生问题的特殊角度。受叔本华影响,他对人生持悲观看法,但又不能忍受一个无意义的人生,于是想从美学上找到突破口,靠艺术和审美赋予人生以意义。《悲剧的诞生》正是他试图摆脱叔本华的影响、创立自己的哲学的一个开始。他早期从审美状态的分析提出酒神精神,后来由酒神精神脱胎出强力意志,都是为了给人生意义问题提供一个解答。

  哲学本是关涉人的灵魂的事情,它是活生生的个人对于人生意义的不懈寻求。无个性的人不能爱,离开人生意义的寻求无所谓智慧。智慧不等于知识,哲学家不等于饱学之士。一个天文地理无不通晓的人,他的灵魂却可能一片黑暗。真正的哲人是寻求着人生智慧的探索者。可是,在尼采看来,哲学早已迷途了,两千年来一直徘徊在知识的密林里,看不见智慧的光。他推崇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特别是赫拉克利特,引以为自己的先驱者。自苏格拉底以后,他只佩服少数几个哲学家,如蒙田、帕斯卡尔,认为他们身上尚存哲学爱智慧之真谛。在人生的根本追求被遗忘的时代,尼采的用意是要哲学迷途知返,回到自己的根基,对人生的意义提出质问和回答。尼采的呼声越过世纪的山峰,在存在主义哲学中激起了悠长的回响。海德格尔和萨特为哲学确定的任务就是揭示个人存在的结构和意义,他们的全部哲学活动都是为了促使个人聚精会神于体验自己存在的意义。

  第14节:第二章 在人生之画面前(3)

  首先做一个真实的人

  这里有两个人。一个人靠哲学谋生,挂着教授的头衔,高踞哲学的讲坛,读书破万卷,熟记前人思想,可谓学问高深。另一个人,姑且说吧,只是个流浪汉,读过不多几本哲学书,比起前者来望尘莫及,但是他天性敏感,热爱人生,情不自禁地思考着人生的种种根本问题,百折不挠地求索着人生的真谛,要他不这样做,就等于叫他去死。

  问你,谁是哲学家?

  尼采的回答必是后者。在尼采看来,一个人要配称哲学家,"他不仅必须是一个思想家,而且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人"。《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尼采全集》,第1卷,第473页。毋宁说,做一个真实的人,这是成为哲学家的首要条件。然而,这也是最难达到的条件:"要真实--很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够做到的人,也还是不想做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旧榜和新榜》。《尼采全集》,第6卷,第293页。因为真实是要付出可怕的代价的呵。

  那么,怎样才算一个真实的人呢?尼采常常把真正的哲学家同"学者"进行对比,我们从这种对比中可以更加明白尼采的要求。

  尼采自己是做过十年学者的人,因此当他说他精通"学者心理学"时,大约不算夸大其词。在他的著作中,我们随时可以遇见对于学者形象的描绘和对于学者心理的剖析。

  让我们先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学者》一节中摘录比较完整的一段话:

  "这是真的,我离开了学者们的研究室,并且砰然关上了我后面的门。

  "我的灵魂饥饿地久坐在他们的桌子旁;我不像他们那样习于砸开坚壳,剥取知识。

  "我爱自由和新鲜土地上的空气;我宁愿睡在牛皮上,胜似睡在他们的体面和尊严上。

  "我太热了,被自己的思想灼烫着,常常因此而窒息。于是我不得不到户外去,离开一切尘封的屋子。

  "但他们冷漠地坐在阴凉的暗影里;他们小心翼翼不坐到太阳晒烤的台阶上去。

  "如同那些站在街头张口呆望过客的人,他们也如此期待和张口呆望别人想过的思想。

  "一旦有人捉住他们,他们立即不由自主地扬起面粉,如同一只面粉口袋。可是谁猜到他们的面粉来自谷粒,来自夏日田野的金色的欢乐呢?……

  "他们的手指知道一切的穿针、引线、编结,他们如此缝制精神的袜筒!

  "他们是好钟表,只需留心合宜地把他们拨动!于是他们报时无误,并且谦虚地嘀嗒着。

  "他们如同磨盘也如同杵臼一样地工作着,只要向他们投放谷粒便成!--他们擅长磨碎谷粒,制成白粉!……"《尼采全集》,第6卷,第183-184页。

  这里已经把学者与真正的哲学家(以"我"即查拉图斯特拉的形象出现)两相对照得很鲜明了。第一,学者天性扭曲,真正的哲学家却天性健康,"爱自由和新鲜土地上的空气"。第二,学者"冷漠",真正的哲学家却热情而真诚,"被自己的思想灼烫着"。第三,学者无创造性,如磨盘和杵臼,只会咀嚼别人的思想,真正的哲学家却富于创造性。

  在尼采看来,"学者"类型的产生不能归咎于个人,而是整个偏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制度和琐细分工的产物。科学在自助时伤了它的仆人,把自己的冷漠干枯的性格刻印在他们身上了。学者们过早地献身于科学,使他们的本性遭到扭曲,长成了精神上的驼背。参看《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第2节。一个人当了学者,就一辈子坐在墨水瓶前,蜷曲着腰,头垂到纸上,在书斋沉重的天花板下过着压抑的生活。试看少年时代的朋友,原先聪颖活泼,一旦他占有了一种专门学问,从此就被这项学术占有了,在这小角落里畸形生长着,做了他那专业的牺牲品。参看《快乐的科学》第366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318-319页。按照尼采的理解,一个哲学家,就是一个为人生探寻和创造意义的人。学者的人性已被扭曲,他自己的人生已无意义,又如何能成为一个赋予人生以意义的哲学家?

  哲学的使命还要求哲学家绝对真诚。真正的哲学问题关乎人生之根本,没有一个是纯学术性的,哲学家对待它们的态度犹如它们决定着自己的生死存亡一样。一般人无此紧迫感,他们的认识无非出于利益、爱好、无聊或习惯。可是,回响在哲学家耳旁的声音却是:"认识吧,否则你就灭亡!"对于他来说,真理如同用刀子切入了他的皮肉中去一样。参看《朝霞》第460节。

  尼采写道:"我们哲学家不像普通人可以自由地将灵魂与肉体分开,更不能自由地将灵魂与思想分开。我们不是思索的蛙,不是有着冷酷内脏的观察和记录的装置,--我们必须不断从痛苦中分娩出我们的思想,慈母般地给它们以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的血液、心灵、火焰、快乐、激情、痛苦、良心、命运和不幸。生命对于我们意味着,将我们的全部,连同遇到我们的一切,都不断地化为光明和烈火,我们全然不能是别种样子。"《快乐的科学》序。《尼采全集》,第5卷,第8页。

  第15节:第二章 在人生之画面前(4)

  尼采还写道:"一个思想者是切身地对待他的问题,在其中看到他的命运、他的需要以及他的最高幸福,还是'不切身地'对待,仅仅以冷静好奇的触角去触动和把握它们,其间有最显著的区别。在后一场合,可以断言,是毫无成果的。"《快乐的科学》第345节。《尼采全集》,第5卷,第276页。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