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福的哲学_周国平【完结】(112)

  二、从智、情、德三方面谈教育的目的

  教育就是生长,教育的目的是要生长得好,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并且因此具备幸福的能力,这是一个基本出发点。那么,教育要使人的哪些品质生长得好呢?当然,从身体来说,是要健康,这个我今天不说,我只说精神品质的生长。人的精神属性可以相对地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是智力,就是头脑,理性,认识能力。第二是情感,就是感受能力,也可以说就是心灵生活。第三是意志,按照康德的说法,就是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人不只是受本能的支配,更受道德的支配,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这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之所在。用儒家的语言来说,就是义,正义的义。这三个方面,就对应于我们经常讲的三种主要的精神价值,头脑追求的是真,情感追求的是美,道德追求的是善。从教育来说,也对应于三种主要的教育,就是智育、美育和德育。我认为,智育的目的是自由的头脑,美育的目的是丰富的心灵,德育的目的是善良、高贵的灵魂。下面我分三个方面来讲,因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是智力教育,所以重点讲智育。

  1.智育的目的:自由的头脑

  智育的目的是培育自由的头脑,而不只是灌输知识。我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智力品质是两个东西。第一是好奇心,就是对世界、事物和知识充满着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想明白,对一切现有的说法要追问它的根据,去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初级和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的保护和鼓励尤其重要。孩子理性开始觉醒的时候,好奇心是最活跃的,这个时候如果受到压制和挫伤,后果就会很严重。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有没有成效,首先取决于有没有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始终没有兴趣,我觉得他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

  爱因斯坦回忆他对科学发生兴趣的经历,最早是在5岁的时候,他父亲送给他一个指南针,他玩的时候很惊讶,我的手并没有碰那根针,为什么它会动,总是回到同一个方向。他说当时他就产生了一个感觉,觉得事物内部藏着一个秘密,等待他去找出来。这种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探索的冲动。第二个契机是13岁的时候,学平面几何,那些证明题,他又感到非常惊奇,在图形上看不出来的关系,但是你可以很精确地证明出来。我学平面几何的时候也是这个感觉,上中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功课是数学,解几何题让我非常入迷,我觉得不完全是逻辑思维,里面也有一种理性的直觉,这个东西真的有魅力。

  好奇心这么重要,但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它是一棵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掉,他说我们的教育竟然没有把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其实欧洲的教育体制是比较注重兴趣和独立思考的,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难题,不要说我们这种应试主导的教育体制,凡是体制性的、机构性的教育,都面临着这个难题,就是在有统一教材和方案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好奇心,尽可能少地损害不同个人的禀赋和兴趣。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是任何教育体制都压不住的,能够冲破任何体制的束缚自学成才。但是一般学生就不是这样了,体制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我们现在的应试体制就是这样,我觉得至少有两点是必须改变也可以改变的。第一是功课太重。我的孩子在上初中,功课负担已经很重了,每天放学回家要花近两个小时做作业,做完作业就该睡觉了,根本没有多余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其实,作业中有很大部分是没有多少智力含量的简单劳动,完全可以精简。所以,第二就要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功课的智力含量,让学生对功课本身也有兴趣。一方面功课本身是让人有兴趣的,另一方面在功课之外有余暇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才是好的智力教育。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有一本书叫《教育的目的》,和我今天的讲题是相同的,我建议你们看一看,非常棒。书中谈到一点,就是从儿童一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应该让他们体验到智力活动的快乐。最应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的东西,就是好奇心的激发和满足,求知和思考的乐趣。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品尝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从此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这才是智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判断智力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具体地说,智力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两个能力,一个是快乐学习的能力,学习本身就是快乐,喜欢学习,另一个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但喜欢学习,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一点到大学更加重要,大学基本应该是自学,但底子是在中学里打下的,如果在中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到大学里就自由了,就能真正按照自己的目标来学习了。这两个能力真的是一笔终生的财富,人是要一辈子学习的,不必说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就是你研究生毕业了,那也只是一个开头,以后就靠你自己了。如果你在学校里没有养成这两种能力的话,出了校门,你的学习就停止了,就那么一点儿东西,那一点儿东西往往也都忘记了,不会有什么长进的。相反,如果在学校里养成了这两个能力,喜欢学习,并且能够自主学习,这样的学生将来一定能够找到他最擅长的领域,会有自己真正的事业,他的成功会是有质量的,而这就会成为他的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

  2.美育的目的:丰富的心灵

  美育的目的是培育丰富的心灵,而不只是训练技艺,比如弹琴、画画之类。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这些,目的非常功利,就是为了以后多一条出路,或者是小升初、上高中有一个特长生证书,这都扭曲了美育的本义。人不但有认识能力,而且有感受能力,美育是要让你的感受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让心灵变得丰富。

  我说教育最后的目的是优秀和幸福,那么感受能力对于优秀和幸福都很重要。从优秀来说,人的感受能力,包括直觉、想象力、感觉的敏感度、内心体验的丰富度,是人的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不必说人文和艺术领域,即使你是从事哲学或科学研究的,也不能仅仅靠理性思维,如果直觉能力和感受能力不好,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从幸福来说,一个人感受能力好,心灵丰富,就是在自己身上有了一个快乐的源泉。一个心灵丰富的人是不怕独处的,他自己一个人待着也是享受。有的人是很怕自己一个人待着的,其实很可怜,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一个人应该喜欢自己,这个自己是丰富的,你就会喜欢,所以要让自己丰富起来。

  第70章 教育的目的(2)

  怎么样让自己丰富起来?阅读是最主要的途径。中学阶段是培养阅读习惯和品位的最关键时期,我回忆自己,就是从中学开始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兴趣的,读了很多课外书。我提出一个概念,叫青春期的阅读,青春期的孩子一旦爱上了书籍,阅读就真的有一种恋爱的感觉,纯粹而又陶醉,那种幸福感不亚于真正的谈恋爱。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有没有这个经历,会影响到一生。那些品尝过青春期阅读的快乐的学生,我相信他们就会从此养成读书的习惯,因为他们决不愿意放弃那种快乐,相反,没有品尝过这种快乐的人,错过了那个阶段,再也没有机会体验这种纯粹、陶醉的阅读了,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一辈子不读书的人。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留出时间,如果让他们疲于应付功课,完全没有时间读课外书,这个损失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无法弥补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