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福的哲学_周国平【完结】(67)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在自然万物中,人没有什么特殊的,也只是自然界里一种普通的存在物而已。在这次震灾中,人们经常引用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稻草狗,用完就扔掉了,没有温情可言。大自然对万物一视同仁,万物包括人在内,造化弄万物也弄人,大自然对人不会有任何优待。这基本上是道家的观点,庄子也强调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他说人在天地之间,就好像小石子、小草木在大山里一样。

  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大自然对任何物种都没有仁慈可言,曾经遍布地球的恐灭绝了,就是典型的例证。地球被行星撞击的可能性始终存在着,人类说不定也会在某次大撞击中灭绝。即使没有遭到这个厄运,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就预言了人类灭亡的必然性,因为任何形成的事物都生也有灭,既有上升的过程也有下降的过程,这个规律对于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同样适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都谈到了人类终有一天会进入下降的过程。从整个宇宙过程来说,人类的存在实在是极其短暂的一个小插曲而已。想到这一点的话,真觉得挺没劲、挺虚无的。但是怎么办呢?如果这是事实,我们只好面对。其实这个道理跟个人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一趟不是也很短暂吗?最后不也是要走吗?可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活一天不是就要过好每一天吗?所有的价值和意义都是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人类也是一样,存在一天就要好好地过。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其实说的是不同的道理,应该结合起来看。在自然灾难的发生上,在有生也有灭的自然规律上,人和万物处于同样地位。但是,在精神属性的拥有上,人类的确高于万物。因此,人类应该有这样的态度,即使在宇宙中存在的时间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还不断遭遇灾难,仍然要活得真正像万物之灵,体现出最高存在物的尊严,而这种尊严的顶级体现恰恰就是勇敢地承受灾难,包括那个终极灾难——因为地球衰亡导致的人类末日。

  4.对灾难的态度

  接下来我想谈一个问题。我们承认地球上、自然界发生灾难的必然性,从总体上说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也许可以减轻它造成的损害,但是第一你不可能让灾难不发生,第二灾难发生后你不可能让它完全不造成损害,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灾难?我归纳了一下,大致可以有四种态度。

  第一种是理智的态度。既然灾难是事实,躲避不了,那就只好受着,否则还能怎样?儒家就有这样一个观点,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灾难属于天命,你只能顺从,在这个前提下,你可以尽人事。在减轻灾难的祸害上,人类不是无可作为的,可以提高预测的技术,做好防灾的准备,增强抗灾的能力。荀子有一句话,我印象至深,经常用它来勉励自己。他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就是作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自己能够支配的事情上你要努力,而对于老天所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羡慕或者责怪了。其实道家也赞成听天命,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对于你无法支配、无法改变的事情,你以平静的心态把它当作命运接受下来,这说明你的品德高到了极点。

  这种观点也是西方有些哲学家所主张的,尤其是古罗马时期的斯多葛派,强调要顺从自然,对于自然所规定的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你要平静地接受。塞涅卡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对于命运,你只能顺从,如果你硬要抗拒,被拖着走,那更难受。在斯多葛派哲学家看来,面对灾难拥有一颗平静的心,这是很大的成就。灾难发生不发生,这是你支配不了的,但是有一件事情你是能支配的,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如果你面对灾难做到不动心,仍然保持宁静的心情,那么这个宁静的心情是任何外界的力量都夺不走的,而且是唯一夺不走的东西,是你只要愿意就能够做到的。

  事实上,一个人即使躲过了所有的灾难,最后总有一个灾难是你躲不过的,那就是死亡。人人都终有一死。斯多葛派哲学家特别强调,对于死亡要抱一种很平和的心情,因为死亡是最自然的事情,就好像一个旅人在旅馆里住了一夜以后第二天天亮要上路,一个演员演完了戏以后要谢幕,树上的果实成熟以后要掉下来,应该以这种非常平和的心情来接受死亡。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的死亡都能够想得开,能够平静地接受,那就什么样的灾难都奈何不了他了,大不了就是一死。所以,经常思考死亡问题,不畏惧死亡,可以使我们面对灾难有更从容的心态,有更强大的承受力。

  第二种态度我称它为伦理的态度,就是肯定苦难的精神价值。对于灾难、苦难,不只是顺从它的问题,还要通过它来获得精神上的提升。一方面,苦难可以让人对人生有更深刻的领悟。我刚才提到的塞涅卡就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如果总是走运,没有经历过苦难,这样的人实际上就丧失了对生活的另一半的认识,这样的人是比较浅薄的。另一方面,苦难具有提升人的道德的价值。也是塞涅卡说的:灾难是美德的机会,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承受了什么,而是你怎么承受的。灾难考验人,因此也就提供了一个机会,为了经受住考验,你必须提高自己。肯定苦难的伦理价值,也是一些文学家的观点,最突出的是陀斯妥耶夫斯基,他说:“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他的意思是说,承受大苦难需要人格上的伟大。这有点像我们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也”那一番话,不过孟子强调的是大苦难与伟大使命的联系。

  关于苦难的精神意义,我觉得讲得特别好的是一个叫弗兰克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是犹太人,弗兰克被关进了奥斯威新集中营。我们都知道,进了奥斯威新基本上是死路一条,事实上他的妻子、孩子、父母都在那个集中营死去了。他说他观察到,如果一个人在那种境况里看不到苦难有任何意义的话,这样的人很容易垮掉。遭受着种种不人道的折磨,同伴们不断地被送进煤气室里处死,看不到任何生还的希望,面对这样的苦难,人生还有没有意义?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弗兰克说,当时他有一个信念,就是以尊严的方式承受人生中这最后的苦难,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这最后的苦难本身好像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是酷刑和死亡,但是,你是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还是以没有尊严的方式承受,却是完全不同的。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这本身就是意义,证明了你仍然拥有精神自由,无论多么大的苦难也不能剥夺你的这个自由。同样道理,在自然灾难面前,在地震面前,人没有拒绝的自由,但是人仍然拥有一种精神自由,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承受这个灾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