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福的哲学_周国平【完结】(94)

  我是在上海中学上的高中,我们的阅览室墙上贴了一些励志的名言,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高尔基的一句话:“我扑在书籍上,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我觉得这句话把我当时的心情说得太准确了。同学们要知道,像这样充满热情的、纯洁而又痴迷的青春期的阅读,以后很难再有了。等到你成年以后,你也可能仍然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是往往会有功利、事务、疲劳来干扰,你要承担生活的压力,要应付很多事情,很难像现在这样纯粹而痴迷地读书了。如果说青春期的阅读像恋爱,恋爱是很纯粹的,那么,成年人的阅读就有点像婚姻,婚姻可能就比较功利。我可以说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是我回忆真的不像高中的时候、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那样,拿起一本书就忘掉了一切,这恐怕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一个人在成长的阶段有没有过这种青春期的阅读,对他后来的影响会非常大。你只要看一看有些人,他们走出校门以后再也不读书了,最多是读一点专业书,或者是怎么炒股、怎么养生的书,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些人肯定是不曾有过青春期阅读的经历的。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他的世界是很狭隘的,其实很可怜。相反,你如果有过这种经历,你在高中、大学期间真正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从此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那你是一辈子受益的。

  阅读和成长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所谓的成长,不但是身体上的成长,更是精神上的成长。精神上的成长,要靠精神的营养,而且应该是好的精神营养,是安全的、健康的食品,里面没有三聚氰胺之类,这就是好的书籍。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这个关键时期,同时也正是培养阅读习惯和品位的关键时期,这两个关键时期之间一定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一个人在这个时候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品位,不爱读书,或者只读一些平庸的书,精神上就会发育不良。如果在这个时候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和品位,就为一生的精神发展打下了基础。

  人类的精神财富主要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书籍是人类的精神生活传统的主要载体。什么叫作精神成长?我们每一个个体,你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成长是不能脱离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的,把你放在孤岛上,和人类的精神传统隔绝,你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的。你必须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学习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精神就成长起来了,越来越丰满了。那么,人类精神生活传统的主要载体就是书籍,所以阅读是精神成长的最重要的源泉和过程。

  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无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优秀,一个是幸福。优秀和幸福都和青少年时期的精神成长有密切的关系,精神成长得好是一个基础。在青少年时期,一个人的身体在成长,精神也在快速地成长,心灵里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是人生一个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你的精神成长得好,你就为一辈子的优秀打下了基础。人生的幸福,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精神方面的享受,也取决于你的精神成长得好不好。所以,在青少年时期通过阅读让精神成长得好,真的就关系到你以后能否优秀和幸福。

  精神的成长,具体来说有哪些方面?哲学家们把人的精神属性相对地分为三个方面,就是智力、情感和道德。我们学校里的教育,从精神层面上说,相应的就有三种教育。一是智育,就是智力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目标是智力的成长,拥有自由的头脑。二是美育,不光是培养画画、唱歌之类的技艺,美育是情感教育,是心灵的成长,拥有丰富的心灵。三是德育,也不是表面的规范性教育,德育是灵魂教育,目标是灵魂的成长,拥有善良、高贵的灵魂。今天时间有限,我重点说说前两个方面。

  先讲智力的成长。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大量的时间是花在智育上面的,包括学习各门知识。但是我觉得,智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自由的、活泼的头脑,这比学习知识更加关键。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阅读,主要的目标都应该是让自己具备良好的智力品质。一个学生的智力品质好不好,看什么?最重要的智力品质是什么?我一直认为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好奇心,一个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就是对世界、对知识充满兴趣,如果没有,智力从根底上就是有缺陷的,将来的发展是很有限的。好奇心针对具体的现象,要弄清楚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就有了科学。好奇心针对整个宇宙和人生,要弄清楚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我们就有了哲学。哲学不只是一门学科,而是人类应该有也必然有的一种品格。作为一个人,要追问世界和人生的真相,要活得明白,不愿意糊里糊涂地活,这是理所当然的。

  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会提出许多问题。孩子的好奇心比大人强,你们的好奇心比我强,我相信你们小时候的好奇心又比现在强。我从我女儿身上看得很清楚,她好奇心最强烈的时候是四五岁的时候,那时候会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一大部分是真正的哲学问题,我觉得非常可贵。我绝对不会像某些家长那样,孩子一提这种问题就说你不要胡思乱想,你要去想有用的问题。什么叫有用?想这种好像无用的问题,其实标示了一种精神的高度。所谓有用特别功利,对于学生无非就是考试和升学,对于民族无非就是经济效益。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不重视精神本身的价值,对什么问题都要问有用没用,没用的问题就不要去想。

  西方人文精神有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精神价值本身就是价值,你不要问它有什么用,哲学的追问也好,科学的研究也好,本身就体现了人的伟大,是人类高级属性的满足。为什么人的高级属性的满足要用低级属性的满足,所谓的有用,用物质的效用来衡量呢?这不是颠倒了吗?我相信,那些真正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他们都是好奇心的幸存者,他们的好奇心没有被功利心扼杀掉。

  另外一点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你不能对什么都好奇,但是对什么都不去深入地研究。有的人好像兴趣广泛,但对什么都浅尝辄止,结果一事无成。我认为这不是真正有好奇心,起码只是很弱的好奇心。真正有好奇心,一定是一种挑战的感觉,要自己去解开这个谜,用自己的头脑去寻找答案,把未知变为知,而这就是独立思考。

  智力品质的这两点,具体到教育上、学习上,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快乐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是喜欢学习,学习本身就是快乐的事情,然后是知道自己的兴趣方向在哪里,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向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做到了这两点,就是合格的学生。

  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好,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好,概括起来说,就是一种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一个人通过高中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最后要造就一个什么东西?就是这个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你喜欢智力活动,你擅长智力活动,你的智力始终是活跃的,你有一个自由的头脑,这是最重要的,最后具体搞什么专业并非最重要的。一个人品尝到了智力活动的快乐,从此养成了智力活动的习惯,他喜欢学习、思考、研究,智力活动几乎成了他的本能,成了他的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我相信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一定是有作为的。并不是有学历、有文凭就算知识分子,说实话,有学历、有文凭的人里能够称得上知识分子的并不多,很多人离开学校以后就基本上没有智力活动了,这是很可悲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