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大清官场30年_黄云凯【完结】(48)

  整顿吏治

  有一件甘肃清查的案子,去年没有核实清楚,却被一个叫孙洁清的心术不正的幕僚上下其手,搞得一个事情有几种说法。已被革职的官员陈昌言控告前总督布彦泰,中间就牵扯到清查不公。钦差礼部尚书祁寯藻先生和琦相一起上奏,请旨另赏限期,将清查的账目再核实一遍,夹片中奏请钦派清廉能干的官员来任甘肃布政使,这就是我来甘肃的原因。据祁离藻先生说琦相请示的时候,并没有点到我的名字,可见圣上已是了然于心。

  钱粮的事并不是我擅长的,可是既然先帝命令我核实清理,我自当加倍小心。据查,甘肃亏空的原因,大多是从生息、摊捐引起的。所谓生息,就是用道府库存的粮食作价,或者是以库存的银两,或者以粮库里的粮食霉变为由减价出卖,换成银子贷给商人生息,以弥补仓库的亏空和分摊。各州县亏空正杂库款,交卸的时候不能按数交出,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种是因为承接了前任的漏洞,又不甘心自己掏腰包;第二种是因为家庭负担重,挪用之后不能归还;第三种是因为征收钱粮时,百姓只肯交铜钱,但近年来银价大涨,按原来数目征收的铜钱兑成银子后交到藩司衙门,赔进不少。在任时东挪西补,还能够勉强支持,一旦离职去,老底就露出来了;于是就请示道府立案,不分正式官员还是代理官员,按月流摊还款。如果能够落实,那么库里的款项总会有个着落,可是州县官员对于分摊到自己名下的款项,在任的时候分文不交,离任的时候又将自己亏空的并入前任已经流摊的事项里面,再次请示道府并案流摊;甚至由原来定为分三五年流摊的,延长到十年八年的,辗转多次,无止无休。以前瑚松额、恩特亨额两人任陕甘总督时,也曾办理清查,都没有能杜绝这种风气。所以迁延到现在,亏空的数字也就越来越大。

  我想既然要清理,如果不先将生息、摊销两个弊端消除,弄清到底亏空多少,因什么原因而亏空,否则查了也是白查。于是我就命令各道各府就近稽查,不能有丝毫隐瞒。如清査后再发生新的亏欠,那么就是各道府共同作弊,追究起来,无可推辞。于是我将截止缘由,先行详奏户部,户部也同意了我的方案。

  此次清查的办法是:如果生息截至本年为止,不足的利息就由发放贷款的官员追缴;分摊之后仍然不够的,剩下的缺口按月扣除官员20%的养廉银弥补;已经征收还没有上交的粮款,或者是官员任期内亏损的,定下期限,分期追缴。如果一人既有任期内亏损的又有追赔前任的,那就先赔补任期内实际亏损的部分,再落实追赔的款项。发生实际亏损的,分别按亏短银数的多少,先给予降职或者革职留任的处分,亏空没有补上的,不得升调。

  如此一来,共查出现任官员实际亏损银子十六万八千二百五十多两,需要追赔的有四十六万七千六百七十多两;贷出生息的银两十一万一千六百多两,钱七万五千四百多串;摊销各案的银两三万六千三百四十多两,钱七百多串,粮食二千一百石;需要扣除养廉银来弥补的银两有十二万八千八百多两,钱四千二百三十多串;已经征收没有上报的银两十七万五千九百多两,粮食三万八千一百多石,马草十九万八千一百多束。除了陆续交还藩司库中以及府库中原有的存款外,总共应追还的银两、粮食、马草合价共折银十九万多两。统计此次复核清查所造的生息、摊销、实亏、着赔四项,与去年的数据都不相符。

  清查之后留存的证据有很多,于是我命令将所有条据照抄一份存在家中,以备查考。此次清查系凭各道府督率现任官员,逐项查出,藩司衙门没有任何刪改,由现任官员盖上本管道府印章并具结为凭,清查局官员韦承庆、陈泉州也有具结,日后如有人借此生事,一定将道府及清查的州县严参,藩司衙门不承担任何责任,以上情形已用附片奏明皇上。

  发商生息,最是劳民伤财。心术不正的州县官员,捏造事实,禀报上级道府,说接收前任的仓粮中有粮食霉变,或一万石,或两万、三五万石不等,必须削价出售。道府有的是被这些人蒙蔽了,有的是明知作假而故意放纵,批准低价出售,发商生息,其实粮食并没有霉变。户部定价每石一两,如果请求出粜二万石,那么就只拿七八千两银子发商生息,其余一万多两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了——剩下的亏空就准备用利息给填上。可是后面接任的,将所收利息,不用来填补前面的亏损,反而又添出霉变粮石,一并生息。道府既然已经批准前面的,当然也就不敢驳斥后面的。假如有能坚持原则的道府不批准他们的请求,州县官员就扬言说:“道府收了我‘三节两寿’的陋规,却不为我弥缝漏洞,那么我送银子给你又是所为何来呢?”道府被他们挟制,也就不得不曲意相从。甚至有丧心病狂的州县官员,将上任贷出的本银,一概提用,导致粮库银粮两失。至于那些商人们,有不少人贷款后就逃得无影无踪,那就更没法追讨了。道府与州县官员,猫鼠同眠,或者是贪图平常的陋规之外的馈赠,于是将库存粮价,私行借给州县官员;甚至有的道府将此县所存粮价,通融发给彼县,变幻离奇,令人不可思议。

  在西路一带,粮仓出售陈粮购进新粮,也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仓库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干净,百姓当然不愿领。地方官刑驱势迫,勒令具领,百姓无奈只有赴县等候。待官府开仓发粮,一斗一斛,总要克扣一些,中间又掺杂了秕壳、稗子和霉烂的粮食来充数。每个村派领若干,只准增加不准减少。那些无钱购买的农民,就责令他找个富户为他担保,秋收后加利息还给粮库,往往二石新粮抵不上一石旧谷。等达到仓粮应征数字后,就不再收实物粮食而改收银子,又故意压低价格,老百姓又要受一次剥削。近来百姓也渐渐明白所谓出粮购粮都是州县官员自肥的伎俩,不尽是为国家仓储,刁悍的乡农就拖延不交。差役得了花户的好处,就捏造说花户已逃亡,情愿接受办差不力的处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