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117)

  实际上苏俄已尽量努力影响胡适,且其努力还相当成功。胡适到莫斯科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被连续安排去参观革命博物馆和第一监狱,让他从不同侧面认识新俄。从那两天的日记看,他的观感和反应完全是正面的。第一监狱是关押重罪犯的,胡适看到“每二人一室。不穿囚犯制服,允许穿其家送来之衣服。每日工作八时,所得工资,除必需之费用及作工原料外,皆寄与其家人。作工之外,各依其性情与教育,组为各种文化的与教育的活动,如补充教育,音乐会,文学讨论会,政治讨论之类”。狱中“每室有自来水,有一桌二凳”;有一室因一犯人为音乐家,“平日须作谱”,特增一桌。监狱有常驻狱医,专门医生如花柳专家、心理病专家和牙医也不时会来。他并试吃了犯人自做的面包,觉得比他所住旅馆的还好。[62]

  而中共方面给胡适的实际影响或更直接,使他产生了组织政党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胡适8月3日的日记说:

  今日回想前日与和森的谈话,及自己的观察,颇有作政党组织的意思。我想,我应该出来作政治活动,以改革内政为主旨。可组一政党,名为“自由党”。充分的承认社会主义的主张,但不以阶级斗争为手段。共产党谓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之政治哲学,这是错的。历史上自由主义的倾向是渐渐扩充的:先有贵族阶级的争自由,次有资产阶级的争自由,今则为无产阶级的争自由,略如下图(图略)。不以历史的“必然论”为哲学,而以“进化论”为哲学。资本主义之流弊,可以人力的制裁管理之。党纲应包括下列各事:1.有计划的政治。2.文官考试法的实行。3.用有限制的外国投资来充分发展中国的交通与实业。4.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63]

  胡适早在《国际的中国》一文中就说,内部“政治的改造是抵抗帝国侵略主义的先决问题”。[64]这次有心出来组党做政治活动,仍“以改革内政为主旨”,是其一贯思想的具体化。此时的思考也有其学理的基础,即现代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性。不过,胡适显然认为,若用以“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为基础的“有计划的政治”来制裁管理“资本主义之流弊”,至少比强调阶级斗争和“一阶级专制”的苏联方式更合适于中国的国情。恰因不甚赞同正在仿效苏俄方式的国民党和中共路径,他才产生出自己“应该出来作政治活动”并组织政党的想法,希望走出一条包容美国政治方式和苏俄社会政策的实干之路。

  尽管胡适组党“干政治”的冲动后来未能付诸实践,但日记中那一段以“进化论”哲学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扩充史非常值得注意,既然“无产阶级争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最新发展阶段,则胡适眼中自由主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已相当宽广,不仅可以容纳当时英国工党的政治主张,甚至可以向苏俄政治和社会政策的很多面相开放。他在正式发表的文章中将此缩略为“十七八世纪,只是贵族争得自由;二十世纪应该是全民族争得自由的时期”。但他明确针对“共产党的朋友”问道:“这个观念与自由主义有何冲突?为什么一定要把自由主义硬送给资本主义?”[65]

  这样,一般人眼中对立冲突的政治和社会取向,胡适却能看到其共性;许多人视为对立的苏俄和美国的发展方向,在胡适眼中就呈现出一致性。

  五 苏俄走的是美国路?

  在胡适离开莫斯科的火车上,邻室恰有一位苏俄外交委员Theodore Rothstein,在胡适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即亲美而不那么反帝且怀疑苏俄的专政)后,Rothstein指出:“英美等国名为尊崇自由,实是戴假面具,到了微嗅得一点危险时即将假面具撕去了。”其实“他们也是一种Dictatorship,只是不肯老实承认。苏俄却是言行一致,自认为无产阶级专政”。胡适以为,“此言却甚有理。我看苏俄之《刑事律》及《苏俄指南》,皆十分老实,毫无假装面孔”。[66]

  当然,胡适也不止听信苏俄的“一面之辞”,他与那时恰在莫斯科的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C. E. Merriam两次交谈,第二次更“谈甚久”。胡适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Merriam)以政治学说史家的眼光看苏俄,感想如何?以一党专政,而不容反对党的存在,于自由的关系如何?所谓Dictatorship的时期究竟何时可终了?既不许反对党的存在,则此训政时期岂不是无期的延长吗?”Merriam答复说:“此间作此绝大的、空前的政治试验,自不容没有保障,故摧残一切所谓‘反革命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向来作Dictator的,总想愚民以自固其权力。此间一切设施,尤其是教育的设施,都注意在实地造成一辈新国民,——所谓‘Socialistic generation’,此一辈新国民造成之日,即是Dictatorship可以终止之时。”胡适基本接受这一解释,以为“此论甚公允”。[67]

  他立刻将这位教授的观念引用到寄回国发表的书信之中,指出专制必愚民,而苏俄则“真是用力办新教育,努力想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依此趋势认真做去,将来可由狄克推多过渡到社会主义民治制度”。[68]这一看法并非完全无因。在斯大林1927年完全掌握苏俄权力中心并推行依靠自己力量集中发展重工业之前,苏俄确曾努力想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其教育也颇受美国影响。只是到了1927年后因注重专门技术人才的训练,才开始逐步放弃以前的教育方式。[69]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