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142)

  胡适早在1916年的白话诗《孔丘》中就说过,“知其不可而为之”乃是“真孔丘”的主要精神。[12]这是真解悟,大约也有夫子自道的意味。他自己就有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宗教性使命感,且终生实行之。同时胡适又一向“宁可失之忠厚”,此次虽然确实生气,仍委婉出之,对国人寄予厚望。有望才有怨,怨是为了望。一代哲人正是在这怨和望交织之中与世长辞。后人若只看见那开头的生气,忘掉了临去的微笑,实在是看轻了胡适之!

  * * *

  拙书初版一年后的1996年9月,承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邀请,到那里做了关于胡适的专题演讲。其间也曾前往毗邻的胡适公园墓前凭吊,思绪万千之中,仿佛仍看见胡适那临去的微笑。也许,后人最好的纪念,便是同样报之以微笑。傅斯年曾论耶稣说:

  他们想念你,你还是你;

  他们不想念你,你还是你;

  就是他们永世的忘了你,或者永世的骂你,你还是你。[13]

  就影响的广狭来说,以胡适比耶稣,或有些“拟人不伦”(傅先生是把耶稣看作人类之一的)。若不以功业论,则胡适秉承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真精神,正如傅先生所说,“终是人类向着‘人性’上走的无尽长阶上一个石级”。我们能不向此长阶上的石级报以微微一笑,在

  这微微一笑之中,想象他的普遍而又不灭的价值![14]

  * * *

  [1] 唐德刚:《胡适杂忆》,第109、211页。

  [2] 《谈话录》,第179页。

  [3] 《谈话录》,第302—303页。

  [4] 转引自《谈话录》,第269页。

  [5] 《谈话录》,第232页。

  [6] 《年谱长编》第10册,第3801—3806页。

  [7] 《谈话录》,第232—233、272—274页。

  [8] 《谈话录》,第264—265、54、272页。

  [9] 本段及下段参阅《谈话录》,第268、276页。

  [10] 《谈话录》,第272—274页。

  [11] 《谈话录》,第300页。

  [12] 《致胡近仁信》(1916年9月4日),《胡适研究丛录》,第209—210页。

  [13] 傅斯年:《前倨后恭》,《新潮》第1卷第5号,1919年5月,第784—785页。

  [14] 按傅诗原句为“证明你的普遍而又不灭的价值”,冒昧易数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罗志田著.—修订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

  (近世中国)

  ISBN 978-7-5097-7072-6

  Ⅰ.①再… Ⅱ.①罗… Ⅲ.①胡适(1891~1962)-传记 Ⅳ.①K825.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19374号

  ·近世中国·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

  著者/罗志田

  出版人/谢寿光

  项目统筹/宋荣欣

  责任编辑/赵薇 马爰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代史编辑室(010)59367256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 邮编:100029

  网址:www.ssap.com.cn

  发行/市场营销中心(010)59367081 59367090

  读者服务中心(010)59367028

  印装/北京季蜂印刷有限公司

  规格/开本:787mm×1092mm 1/16

  印张:23.75 字数:370千字

  版次/2015年2月第1版 2015年2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5097-7072-6

  定价/59.00元

  本书如有破损、缺页、装订错误,请与本社读者服务中心联系更换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长校,1917~1922第一节 现实境遇与思想资源

  第二节 延揽人才与重塑学风

  第三节 开出风气与酿成潮流

  小结

  第二章 辞离,1923~1926第一节 怀疑之声渐起:1923年辞职风潮

  第二节 已有微词:1926年复职风波

  小结

  第三章 淡出,1927~1930第一节 北伐前后的南北教育界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平大学区风潮

  小结

  第四章 纪念,1917~1949第一节 北大校庆纪念中的“蔡元培”

  第二节 蔡元培纪念仪式之解读

  第三节 作为思想资源的“蔡元培”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绪论

  一 问题缘起

  蔡元培从清朝翰林公到积极投身反清革命,从兴办新学、游学欧洲到出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无论是从声望、资历还是从对教育的实际影响来衡量,民国教育界中恐怕难有出其右者。比起其他近代教育思想家与实践家,蔡元培已经超越具体的教育领域而具有思想文化的精神意义。

  诚如约翰·杜威(John Dewey)所言:“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1]杜威的这段评价是经常被引用的“名言”。从某种层面上说,无论作为历史过往的杜威或其他的同时代者,还是栖身于当下的诸多研究者,皆不过只是蔡元培个人历史的诠释者。但是,当此后诸多研究者不断重复引用杜威的评价之时,杜威诠释者的角色就已经开始逐渐淡去,历史叙述便成为另一种“历史”。与其说研究者在不断引证中达成了对蔡元培民国教育实践看似一致的理解,毋宁说引证背后也暗含各个研究者自身的研究立场、历史观念与价值取向。这里并非否定杜威敏锐的观察和准确的历史评价,更不是要抹杀蔡元培在民国教育学术理论与实践中无可替代的贡献,而是意欲追问:这种不断追述、叠加的叙述方式是否给对蔡元培的诠释带来了影响?又该如何看待这种影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