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206)

  6月15日会后,蔡元培虽经众人劝阻暂时打消辞意,但胡适却一直未能释怀,21日再次给蔡元培写信询问是否已同意自己辞去大学委员会委员之事。他还在信中劝慰蔡元培在此“时势之下,一动不如一静”,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与此复杂的社会相周旋”,就“不可不有一番通盘筹划”,并建议选择“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者”,“集中于几件道地的教育事业,用全力做去”,切实做法,才能不辜负“一个做事的机会”。[108]在大学委员会中,只有胡适始终站在蔡元培一边。对此,蔡元培回信说:“承规劝之言,甚佩,当铭诸座右。”他还提到“有一事可奉告者,亮畴(即王宠惠——引者注)即将回国,司法部之交还,一月后必可实现,目前无法摆脱”,[109]俨然对辞职之事已经有所计划。胡适还在21日的信末感慨道:“暑夜独坐,静念十年来朋友聚散离合之迹,悲哀之怀不能自已,想念及先生,提笔草此书,略写一时的感想,先生不见罪就够了,不敢百忙中赐答也。”[110]蔡、胡二人亦师亦友,蔡元培当然不会见怪,而胡适的感慨也颇能代表不少北大旧人失落、沮丧之心态。

  从6月中开始至8月中正式提出辞职,蔡元培对北大之事多以安抚方式处理,并未做出任何切实的许诺。他曾致电北大表示待大学院事告一段落后即行北上,[111]但大学院此时正处于存亡关头,恐怕很难等到“院事完毕”之时。虽曾不时传出蔡要亲自接收国立九校的消息,但最终其均未能成行。[112]此段时间蔡元培忙着出席国民政府委员会议、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处理中央研究院院务,根本无暇顾及北大。待到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之后,大学院改教育部已成定局,大学委员会又于8月16日通过设立北平大学区决议。翌日,蔡元培便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国民政府提请辞职。[113]其辞呈中有“老病之身,不宜再妨贤路,且积劳之后,俾可小息”等语,引发不少两系相争的猜测。[114]另“据知其底细者”称,蔡氏辞职“实有二因:一系职务纷繁,劳苦太甚;一系趁五次会后,政府改组将有变更,可以及时引辞”,并不是因反对大学区制而辞职。[115]

  蔡元培是携眷出京后才递交辞呈的,且选择了先到各地游览再回沪的路线,以避游说。[116]8月21日的国府会议发布指令慰留,还派宋子文亲往当面表示恳切挽留。[117]但蔡元培并不为所动,在回复于右任、宋子文、李烈钧等人来函时有“自知辁材,难膺烦剧,去志早决,万无反顾”等语,辞意坚决。[118]他致函谭延闿表示,“初以北京未下,后因全会将开,突有表示,易招妄测,忍隐未发,忽又逾月。兹全会告竣,正澄清吏治,登进贤能之机会,自维溺职,不去何待”[119],也可印证前文对胡适所言静待时机之语并非虚言。此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还派孔祥熙亲往退还辞呈。虽然蔡元培去志甚坚,但连日劝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他致函胡汉民、蒋介石、谭延闿,申明“监察院院长决不担任,大学院院长决不复职”,同时还表示:“此后愿以中央监察委员资格尽力于党务,以政治会议委员之资格尽力于政务……以中央研究院院长之资格尽力于教育学术。”[120]最终大学院改教育部后,由蒋梦麟代替其职位,而监察院院长推却不过,只得应允暂居名义。

  蔡元培的请辞也对李石曾北上的计划产生了影响。[121]8月底,李石曾一面派李书华来平与各方接洽一切,一面却提请辞去中华大学校长。[122]蔡元培得知此事后,立即“去电阻止”,私下评论说“太滑稽了”。[123]李石曾此举颇有些以退为进之意,也可看出其为人处事之法。顾颉刚回忆说,当时李石曾是“蓄意打倒”蔡元培的,因为“五四运动以后,蔡先生声望委实太高,在全国人的心目中成了一个教主,也许李氏为了这点而吃醋”。他还提到,李氏作为法日派领袖并不直接出面,“而专是利用别人来替他干”。[124]国民政府明令慰留李石曾后不久,李书华就被任命为中华大学副校长,也印证了顾氏的观察大致不差。李石曾之侄李宗侗也是替其出头之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李石曾的角色只是“从旁赞助”,“因蔡先生为北大老校长,人地最相宜”,但国府既不能任蔡他去,亦不能任李辞职,李辞校长“当然作为罢论”,意在暗示李氏执掌北大是临危授命。[125]

  此外,正如前文所述,经费问题的确是当时国立九校最大的困扰,二李曾以校款无着为由,提出过辞职,[126]长时间不就职也算是事出有因。对此,蔡元培也对李石曾有所回护。[127]此事若从正面看来,本无不妥;但若从了解李氏为人者看来,恐怕又会因此增加不少负面评价。李对北方教育界表现得太过积极进取,甚至提请辞职之后,“仍愿以个人名义,对于筹划经费,极力赞助”,[128]不由得让人怀疑其辞职只是故作姿态。

  其实,李石曾因筹款不能北上之说并非托词,国立九校最终不致关门也的确与他努力奔走筹措款项分不开。[129]但北大复校运动迁延过久,再加上学校又因经费问题始终难以开学,学生情绪渐进失控。11月29日,连日抗议复校无果的北大学生,捣坏北平大学区办公处,并径直进入李石曾、李书华等人住宅实行破坏,酿成大风潮。得知此消息后,蔡元培即于12月1日致电二李表示慰问,[130]后又与蒋梦麟联名以个人名义致电北大学生,规劝诸生不必“以一时之不察,起无谓之风波”。蔡元培尽力疏解诸生对大学区制的抵抗情绪,强调自己“实创其议”,还以自己早年在北大兴革之事,采用的也是“有利则存,见害则徙”的原则,希望学生不要操之过急,静待实验结果。[131]面对学生的越轨举动,仍未正式就职的李石曾并未出面处理闹事学生,而是等待行政院及北平政分会命令再做行动。[132]12月4日,行政院会议决定,由教育部发电剀切晓谕,如不遵令即依法律制裁。[133]教育部遂于5日电谕北大学生,主要从北大传统及应负责任入手,称赞北大“循流竞进,不主故常”,希望学生不要“封故抱残,徒争形式”,措辞极为温和,应该与教育部长蒋梦麟的授意不无关系。[134]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