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229)

  由蔡元培生前学界友人撰写的回忆录和思想传记,也以更易流传的书册形式开启了勾画蔡元培人生历程的序幕,也延续了对蔡元培的历史记忆。1943年,为配合重庆各界为蔡元培逝世三周年举行的纪念活动,重庆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高乃同(平叔)编著的《蔡孑民先生传略》(以下简称《传略》),并于纪念大会之前特意在《中央日报》头版刊登销售广告,以扩大影响。[83]高平叔编著的《传略》只是抱着“给读者一个简短的参考”的初衷,但由吴稚晖、朱家骅作序,黄炎培撰写跋语,并经过翁文灏、朱家骅、吴稚晖、王云五、蒋梦麟等人详加校阅,从中仍可看出寄予了诸多参与者的无尽哀思。《传略》收录了由蔡元培口述的个人生平记录《蔡孑民先生传略》(上)(蔡先生口述,黄世晖记)、《蔡孑民先生传略》(下)(蔡先生口述,高平叔记),还有蔡元培生前好友王云五、蒋维乔二人的追忆文章《蔡孑民先生的贡献》《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以及蔡元培生前自叙《我在教育界的经验》《我在北京大学的经验》。[84]

  《蔡孑民先生传略》编就之后,编者高平叔也在序言中表示过担心,因为连他自己“也嫌它写得太简略,不足以表达蔡先生于万一”,但若“能引起读者加深对于蔡先生的认识与学习”,“那也就算是如愿以偿了”。《传略》出版后,叶圣陶曾特别向青年人推荐,正是看到书中“大部是自叙性质的文字,平实的写下去,没有什么夸饰装点,可是在种种事为之中,自然表现他(指蔡元培——引者注)的崇高的人格”。[85]曾是南社社员的陆丹林也特别肯定了此书对基本材料的选择。他认为,《传略》收录的各篇文章包含了蔡元培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分析,做到了对蔡元培主客观两方面的综合介绍,同时又经过详细的校订,“可说是空谷足音,使人蛩然而喜”,便不由自主地会将蔡元培视为“立身处世的模楷”。[86]

  蔡元培逝世一周年之时,曾任《越风》半月刊主编的黄萍荪,也选取了“记叙先生性情之文若干篇”集为《蔡孑民先生纪念集》,由浙江研究社公开出版。《纪念集》收录了文章33篇,其中包括《蔡孑民先生传略》(蔡孑民口述、黄世晖记)、《敬悼吾师蔡孑民先生》(黄炎培)、《纪念蔡孑民先生》(柳亚子)、《蔡孑民先生的著述》(许地山)、《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陈独秀)、《悼蔡孑民先生》(朱家骅)、《蔡先生与新中国》(梁漱溟)等文。黄萍荪在序言中表示,此前读韩愈《原性》“知人之于七情”一节而曾有“人之于性,性之使情,竟有若是其难”之叹,而当他读到蔡元培的好友门生所述“行宜习尚品性之文凡若干篇”时,便颇有感触,认为:“近世唯先生之情,能超然不受性之所趋,岂真有合于(韩)退之所谓动而处其中者在耶?”具体来说,即是“行事抱乐观,过难无难色,是其喜也;愤而疾俗,起而革命,怒也;政见不合,惕然而去,惧也;士无贤不肖,教之不疲,爱也;绝乡愿,去伪学,恶世之所恶,恶也;研旧学,阐新知,孜孜不倦,欲也”。之所以要编这样的文集,也有把蔡元培视为道德楷模的考虑,要使当时之人“知先生之自由今日者,于学问道德而外,尚有得于古之所难得者在焉”。[87]

  同一年,蔡尚思的《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蔡元培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界》也已经完稿。尽管书稿因种种缘由未能立即公开出版,但从选材、体例上看,其仍不失为对时人眼中蔡元培形象的一种记录。蔡尚思在1950年此书出版的自序中回忆写作的初衷,就是要使“读者看了本书,不但等于看他的全集,而且比看他的全集更能得其体系和要领。又本书既然到处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界去看蔡元培先生,所以同时也就可以当作‘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大要’去看”。[88]这部三十多万字的学术思想传记尽力搜罗了有关蔡元培的各类见闻、书报刊载的蔡元培著述和各类搜集到的文稿等材料,在第一时间对蔡元培做了总结。蔡尚思认为,蔡元培“最为难能可贵之处,就是“不因年龄之老而后退,不因地位之高而妥协,不因年老位高而不虚心请教,不因兼容并包而无中心宗旨,虽反对旧道德而仍注重自身的修养,虽非专门研究而终不失为开山祖师”。概括说来就是,“思想多向前,年少年老一致;精神大无畏,在朝在野相同”。蔡元培的特色就在于“思想的前进”“功业的伟大”“人格的高尚”“学问的广博”,做到了学问与思想二者合一,可谓“重要的一个宗师”。

  在1941年写成的“序例”中,蔡尚思表示要运用“新逻辑新史观”,“用历史的态度,社会的眼光,来论述先生的一切”,所以他选择以“学术思想传记”的方式来组织整部著作。他在序言中特别解释了“学术思想传记”几个不同层面上的含义:第一,包括了“学术思想”与“传记”两大部分;第二,可理解为“侧重学术思想方面的一种传记”;第三,虽以学术为范围,而“在实际上却仍侧重思想(广义的思想),尤以教育、政治、经济、哲学、美学、宗教等各种思想与方法为主要”;第四,循已有先例称为“传记”;第五,涉及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界众多人物,故以“蔡元培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界”为副名。蔡尚思此书尽管以“学术思想”为主题之一,不过,客观地说,在具体行文之中却并未将其设想完全贯彻。综观整部著作,与其说大部分篇章是在讨论蔡元培在各个学科学术上的具体贡献,不如说更偏重于讨论蔡元培之于各学科的影响。蔡元培学界领袖的地位正是通过能对众多学科的设立与发展产生影响而体现出来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