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247)

  燕树棠 105,137

  杨廉 117,252

  杨亮功 45,80,83,84

  杨铨(杏佛) 172,178,193,198

  叶圣陶 245

  仪式 7,8,11~13,15,17,217,218,229,231,234,235,238~240,242,244,262,266

  易培基(寅村) 172,177~179,188,204,208

  《益世报》 195,200

  于右任 184,230~232,241,242

  袁希涛 83~85,216

  恽代英 147,148

  Z

  张厚载 78

  张继 124,185,199,231,232

  张静江 165,172

  张澜 151

  张乃燕 178,180

  张绍曾 110,120,123,128

  张申府 236

  张元济 129,145,202

  张作霖 93,155,158,161

  章士钊 109,156,181,196,232

  章太炎 47,74,75,149

  赵子懋 162,175,192,201,202

  中华大学 170~172,176~179,182,184,185,187,191,192,194,208

  中央大学区 168,173,178,202

  《中央日报》 20,24,230,233,236,239,241,244,247,248,250~253,256

  中央研究院 1,153,154,156,166,167,183,184,203,206,229,231~233,236,238,241~244,247

  周恩来 254

  周作人 32,57,62,76,88,134,135,143,158,159,181,190,196,199

  朱家骅 20,143,173,189,230,236,241,243~245

  朱务善 221

  朱希祖 103,192

  宗白华 237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选定题目之后,论文写作过程中充满着对新视角解读的期待以及对自己驾驭该问题能力的怀疑。即便是在毕业后多年重新提笔修改之时,那种交织着复杂情绪的记忆和当年写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仍会不时袭来,挥之不去。这一情绪状态,或许大部分只是性格使然,却相伴游走于写作始终,冷暖自知。

  如影随形的惴惴不安,最初带来的是无尽的烦恼。情绪问题大多不受理性控制,而越是受感性的控制反而越有可能偏离研究正轨。不过,幸运的是,这种状态却为我接近和理解研究对象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虽然蔡元培所处之时代、所历之事、所见之人,与我的日常经验可说是天壤之别,但从他的文字和时人的记述中,他的以教育学术为出发点,诚意正心处事为人,虽不时落入争斗泥沼,做事多有掣肘,却又能泰然处之的人生境遇和心态,与我在写作及修改时之心境颇为接近,自然而然地成为解读的切入点。正所谓“知人论世”,有此立场,蔡元培之于我,便不再只是书本上那个百余年前行走于政教两界的历史人物,而成了映照自身、反躬自问的良师。正所谓“史无定法”,面对这个已有丰硕成果的主题,能做到自认为与研究对象有心灵相通之处,也是可遇不可求。从心态和心境入手去体贴人物,虽算不上剑走偏锋,我却是想借此独辟蹊径。

  过于贴近自己的研究对象,会有“为贤者讳”的危险,也是人物研究的大忌。教育学界对归属于“教育家”的人物研究,一般更注重的是其教育思想与实践,但晚清民国一代的学人多是“跨界”发展,教育并不完全是一个独立而专门的领域。他们以教育学术救国,所得助力部分即来自教育学术界之外,教育界无时无刻不被牵涉进复杂动荡的时局之中。如何去重建晚清民国变局之中的历史语境,将教育放置于学术与社会的互动之中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去理解那一代学人的痛苦与抉择,恐怕是进行与教育相关人物的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更偏向于认可这样的假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都无法预知未来和结果,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过往的经验,当下如此,过去亦然。面对各种选择和无尽的可能性,历史人物也有七情六欲,即便他们天赋异禀,抉择时的踌躇不安也恐难以逾越。从动态历史中互通的情绪和心态入手,有助于将历史人物回归于“人”本身,这一点在蔡元培研究中尤其具有意义。

  我的情绪虽于研究不无裨益,却也因此烦扰了不少师友。如果说这本书在教育史研究中能取得一点点成绩,实得益于于师述胜的悉心指导。在求学阶段,幸得于师不弃,得以忝列门墙,聆听教诲。在我的思路陷入僵局之时,于师寥寥数语便助我拨开迷雾。只可惜那时懵懂无知,加之当局者迷,于师肺腑之言大多还是未能参悟透彻,要到毕业多年之后才有所体会。于师对学术的勤勉和专注,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榜样。

  在博士论文写作期间,正值蔡元培研究会组织“蔡元培与现代中国——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借此机会,我得以结识诸多蔡元培研究的前辈学者,特别是南开大学的张晓唯先生、北京大学的蔡磊砢女士、台湾花莲教育大学的吴家莹先生、绍兴文理学院的钱斌女士,他们或指点迷津,或惠赠资料,论文写作能够顺利进行,多赖于他们的热心帮助和提携。

  本书部分章节曾发表于《教育学报》。该刊是我国学界中为数不多的还为教育史类文章留有版面的学术刊物之一,诸位编辑老师的鞭策和督促,也使我有机会反思自己的研究,不断寻找新的突破。

  当然,本书的写作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对蔡元培与北大的解释也还有拓展的空间,如对蔡元培入北大之前的经历,特别是他早年之人际交游往来对其长校后延揽教师的影响未能有充分的讨论。此外,对1949年之后蔡元培之于北大的影响也没能涉及。希望今后可以有机会弥补以上缺憾。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