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248)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离开北京是自出生后从未想过的事,但人生总是充满了未知,留沪工作的决定给父母带来的影响多过于我,至今令我心怀愧疚。这本书也献给他们!

  2017年5月3日于华东师范大学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娄岙菲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8

  ISBN 978-7-5201-1196-6

  Ⅰ.①重… Ⅱ.①娄… Ⅲ.①蔡元培(1867-1940)-人物研究 Ⅳ.①K825.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92037号

  重释蔡元培与北大

  ——记忆史的视角

  著者/娄岙菲

  出版人/谢寿光

  项目统筹/宋荣欣

  责任编辑/梁艳玲 肖世伟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代史编辑室(010)59367256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 邮编:100029

  网址:www.ssap.com.cn

  发行/市场营销中心(010)59367081 59367018

  印装/三河市尚艺印装有限公司

  规格/开本:787mm×1092mm 1/16

  印张:18.75 字数:252千字

  版次/2017年8月第1版 2017年8月第1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5201-1196-6

  定价/79.00元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读者服务中心(010-59367028)联系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简体字版前言

  春寒料峭情迟到,花立寒春分外娇。在经过了北京历史上少有而漫长的超低温寒春和重污染雾霾之后,和风和暖阳终于姗姗而来。出乎我意料的是,拙著《陈独秀全传》简体字版也随之而至,给我有久渴逢甘露之感。命运之眷顾确是很难预测。

  饮水思源,拙著今天得以与读者见面,首先我要感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女士),是他们在我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2009年)接受了我长达100多万字的初稿,然后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请专家匿名审读,与我共同进行(通过电子邮件)编辑、修改和整理,于2011年11月出版发行了繁体字本。该书不到两个月就获得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11年度非小说类“十大好书”第二名,充分展示了香港出版界、学术界和媒体界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因此也在港台和海外读者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内地的读者亦然。之后,令人意外的是,这部本应被冷落(篇幅太长且是学术著作)的初版书,竟然在一年零两个月时间内,被读者抢购一空,在2013年春节前出现脱销现象。一些购买者奔走相告,有的甚至“投诉”到我的邮箱中。出版社立即加印修正版二刷,节后即应声入市。在此,我对广大读者和出版社的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直在关注着我的这本书。他们以诚意和对学术的敬畏之心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理解、宽容与合作,最终获得出版简体字版的版权,使我的“中国梦”——拙著返回生我养我的故土,报答父老乡亲——得以实现。我现年已经74岁,以此句号,结束学术生涯,足矣。

  在繁体字版面世期间,我收到了港台、海外读者和内地读者的大量来信,除了殷殷鼓励之外,也有不少古道热肠的指教和建议,许多是不曾谋面甚至不留真名(电子邮件用的是化名)的“一字师”。其中最使我感动、最应该纪念的是以下几位。

  一是我的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陈铁健研究员。他对于陈独秀1925年一首重要政治诗(羁情脉脉感年芳,余梦愔愔入渺茫)的字句辨认提出了正确的读法,对诗中的“白塔”也提出了更为合理的阐释。

  二是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的领导和教员们。他们最早关注、研读繁体字本,并专门召开了此书的研讨会,热情邀请我去参加聆听和讨论,使我深受教益。特别是李东郎教授的发言,主要谈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弱点和责任问题,入情入理。我因十年主持陈独秀研究会的陈独秀冤案“正名”平反工作,自觉不自觉地投入了极多的感情,替陈打抱不平,因此对他自身的弱点探讨甚少。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已经难以自拔。李教授的发言,使我茅塞顿开。于是我在这次简体字版中增加了一节“陈独秀自身的弱点”,弥补了本书一个重大的不足。

  三是本书的审查单位中央党史研究室。他们抱着对学术和学者关怀的态度,以尊重本书对史料的运用、保护独立见解为出发点,认真仔细地审读了全稿,指出了严肃的问题和许多中肯、具体并可操作的修改意见,终于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以上不少意见,已经在繁体字版二刷改正,还有些意见,也已在此简体字版中修改。此外,简体字版并在篇幅上略有增加,内容更加充实。但必须说明:在基本史料和基本观点上,两个版本的书是一致的。

  虽然本人在大家的帮助下,做了以上努力,但毕竟学识有限,种种舛误和不足尚不能免;有些学术问题,更可以再探讨。学无止境,本人愿意并衷心希望广大读者继续给予批评指教,以使拙著再有进步。

  唐宝林

  2013年4月于北京

  繁体字版前言[1]

  1979年,我40岁。在十年“文革”和它的前身“四清运动”中浪费了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后,我由一个大学的政治教员,茫然地跨进了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进行中国革命史研究。社科院近代史所位于北京王府上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曾是明代的特务机关、北洋政府黎元洪大总统宅第、学术大师胡适的住宅。对于自己学识水准能否胜任近代史研究最高机构的任务,我心中一点也没有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