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324)

  看得出来,此时的胡适,不仅意志坚决,而且语气上也坚决,一口一个“文学革命”,而不是“文学改良”,而且表示:“以上所言,或有过激之处,然心所谓是,不敢不言。”要求陈独秀刊登在《新青年》上公开讨论。但是,也许他的这个主张在美国遭到太多太尖锐的反对,他也有一丝保留和谨慎,表示:“此一问题,关系甚大,当有直言不讳之讨论,始可定是非。”[51]

  胡适的这些主张,在今日看来极其平常,在当时却具有惊世骇俗、振聋发聩的震撼威力。因为当时的文坛正如胡适所说,是有诗必律,有文必骈(骈四俪六,对偶排比),文以载道,内容陈腐,之乎者也,八股文独霸。所以,胡适的“八事”,从内容到形式,是对文坛传统的一个全面否定。

  胡适后来说陈独秀“想文学改革,但未想到如何改革,后来他知道工具解放了就可产生新文学”,[52]这“后来他知道”,就是看了胡适此信后。当时陈如获至宝,称其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立即回信表示:“承示文学革命八事,除五、八二项,其余六事,仆无不合十赞叹。”他希望胡适“详其理由,指陈得失,衍为一文,以告当世”。[53]

  胡适遵嘱照办,立即写了一篇后来被称为“文学革命发难信号”的文章,但是,正如上述,胡适坚定而内敛的性格凸显,标题强调谨慎的试验性,称“改良”而非“革命,叫《文学改良刍议》”。用胡适后来所说的话是“一篇对中国文学作试探性改革的文章”。陈阅后“快慰无似”,大喜过望,立即安排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上发表。同时,陈独秀又考虑到当时中国旧文化传统势力之巨大,“黑幕层张,垢污深积”,而胡适受阅历、地位等因素的局限,他的“八条”尚有不尖锐和不彻底之处,因此在下期刊物上,陈独秀又亲自撰写了《文学革命论》,为胡文呼号助威,并弥补其不足,恢复其“文学革命”的气势。他写道:“文学革命之是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他提出了“文学革命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还宣告:凡“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这样,陈独秀就把胡适的“文学改良”,上升到了一场真正的气势磅礴的“文学革命”上了。胡适在经过一段筚路蓝缕的艰苦跋涉之后,终于踏上了浩荡的坦途。

  一个是早已在全国著名大报上多次露面、在革命志士中闻名的大名人、全国最高学府教授、文科学长,一个是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就这样结成了“文学革命”的“黄金搭档”。对于陈独秀来说,是慧眼识珠,不拘一格举人才;对于胡适来说,竭尽困顿之后,千里马终于找到了伯乐。所以,后来二人虽然走上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但是二人之间的友情终生长青。

  由于陈独秀的“三大主义”超出了文学的范畴,与伦理道德政治等革命相通,并且陈、胡很快相聚北京大学,所以胡适后来说:陈独秀的这篇文章有可注意的两点:“(一)改我的主张进而为文学革命;(二)成为由北京大学学长领导,成了全国的东西,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变成整个思想革命!最后,归纳起来说,他对于文学革命有三大贡献:一、由我们的玩意儿变成了文学革命,变成了三大主义。二、由他才把伦理道德政治的革命与文学合成一个大运动。三、由他一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文学革命有了很大的收获。”[54]

  胡适作为当时与陈独秀的亲密合作者,对陈做这样的评论是十分中肯的。说到陈独秀当时“一往无前的精神”,更是精到。与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比,胡适是激进而革命的,但是,与陈独秀相比,一种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文学革命之火被胡适和陈独秀点燃时,胡适一时还不适应陈独秀的那种叱咤风云、狂飙席卷的风格。1917年4月9日,胡适十分激动地给陈写信说:

  今晨得《新青年》第六号,奉读大著《文学革命论》,快慰无似!足下所主张之三大主义,适均极赞同。适前著《文学改良刍议》之私意,不过欲引起中国人士之讨论,证集其意见,以收切磋研究之益耳。今果不虚所愿,幸何如之![55]

  同时表示,对于他的“八事”和陈的“三大主义”的讨论,“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吾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陈独秀立即回信:“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各居其半。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56]

  这里再次表现了二人在共同奋斗中的不同风格。有人认为胡适的表现“暴露出胡适软弱、动摇性”、“软懦游移的弱点”。[57]其实二人各有千秋,似不必称其为“弱点”。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的评论较为恰当:“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的‘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二者姿态迥异,互相补充,恰到好处。陈之霸气,必须有胡之才情作为调剂,方才不显得过于暴戾;胡之学识,必须有陈之雄心为之引导,方才能挥洒自如。这其实可作为新文化运动获得成功的象征:舆论家之倚重学问家的思想资源,与大学教授之由传媒而获得刺激与灵感,二者互惠互利,相得益彰。”[58]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