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354)

  维经斯基于1920年4月来华,对这一过程起了催化剂和转折点的作用。他先到北京,然后到上海指导陈独秀建立共产党,给这两地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大量的与共产主义理论及俄国革命相关的文献资料,仿佛忽然给陈独秀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的大门。这些大量的系统的资料,代替和补充了零星的日文资料。这充分反映在5月“中共上海发起组”成立后停刊、9月复刊,实际成了发起组理论机关报的《新青年》第8卷第1号上。在这一期上,不仅在首篇刊登了标志陈独秀彻底转向列宁主义的文章《谈政治》,而且开辟了专门介绍俄国革命的“俄罗斯研究”专栏。

  这种变化,立即引起原《新青年》部分战友的不满,特别是胡适,他抱怨《新青年》“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汉译本”。这里的英文词Soviet Russia,过去没有引起大陆学者的注意,有的人还把它译成《布尔什维克》,并以此证明中共的指导思想来自俄国。其实留学美国多年的胡适此处实指美国纽约的苏俄政府办事处的机关刊物《苏维埃俄罗斯》(周刊,Soviet Russia),它是五四以后的1919年6月才创刊的,它提供的新苏俄国内的情况当然具有权威性,适应了当时已经读到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放弃沙皇政府时期掠夺的一切侵华特权)[23]后急切想了解苏俄政府的情况及其革命与建国指导思想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们的需要。后经石川祯浩在美国找到几期当时的Soviet Russia核对,惊人地发现,《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上的文章,绝大多数译自Soviet Russia,内容都是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实际情况。陈独秀们也正是从这份杂志中第一次较全面正确地了解到俄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和列宁、托洛茨基等布尔什维克领袖的革命理论。如《新青年》和9月起出版的上海发起组政治机关报《共产党》上分别译载的《列宁著作一览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据茅盾说,由于他没有读过多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只译了第一章。[24]其实他忘了,当时他据以翻译的母本美国《阶级斗争》(The Class Struggle)上提供的也就是该著的第一章,当时美国还没有该著的英文全译本〕、《俄罗斯的新问题(列宁的演说)》、《我们从哪里做起?》(托洛茨基著)等文章,都译自《苏维埃俄罗斯》。当然,《新青年》和《共产党》上刊登的不止《苏维埃俄罗斯》一种刊物上的文章,还有美国其他先进杂志。如《共产党》月刊第2号刊登的《美国共产党党纲》和《美国共产党国际联盟对美国L.W.W的恳请》两文,是P.生(茅盾)分别译自美国芝加哥的“美国共产党”(即美国统一派和共产主义劳动党合并而成的美国统一共产党)机关报《共产党》1920年6月12日和《一大工会月刊》(The One Big Union Monthly)1920年9月号。他们翻译的多是美国新出的杂志,从美国出版寄到中国,再译成中文刊登,时间相当的短,表明陈独秀和发起组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此外,他们译登的文章,还有些来自美国《解放者》(The Liderator)、《阶级斗争》(The Class Struggle)等进步刊物。

  不仅如此,石川先生还注意到《新青年》第8卷第1号的复刊号新设计的封面图案,也是模仿美国社会党的党徽。茅盾说:“这一期的封面上有一小小图案,是一东一西,两只大手,在地球上紧紧相握……暗示中国革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意思。”

  这个党徽在当时经常出现在美国左翼团体的著名出版社查尔斯·H.克尔出版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小册子和图书的封面上。中共早期马克思著作翻译家柯柏年说,当时“向专门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芝加哥克尔书局(Charles H. Kerr & Co.)购买了一批英译本《资本论》在内的书”。[25]

  这说明,“维经斯基为中国的先进分子带来了大量文献资料”,实际上是带来了一笔经费,使贫穷的陈独秀们能够(当然不排除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从美国或美国在上海的代理机构购买这一大批英文的《苏维埃俄罗斯》期刊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和杂志。这显然比维经斯基从苏俄直接带来苏俄的“违禁刊物”更为安全、方便和迅速。因为当时陈独秀们懂俄文的几乎没有,而英文的资料当即就可以翻译。

  于是,在巴黎和会上失败而对西方民主主义失望和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新气象的向往中,特别是在苏维埃政府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的刺激下,陈独秀一下子投入了列宁主义的怀抱。《新青年》复刊号首篇刊登了他这个转向的庄严宣言《谈政治》,文中没有用当时已经流行的“马克思主义”这个词,当然也没有用还未产生的“列宁主义”这个专用名词,而是直接承认“列宁的劳动专政”,主张用“阶级战争”和“政治法律的强权”去打破资产阶级旧的政治体制,并对无政府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刚信仰过“社会民主主义”,主张“人道主义”,反对暴力革命的厚道而崇拜陈独秀的李大钊,也跟了上来,与陈独秀一起来创建列宁主义的共产党。

  来自日本(施存统和周佛海)和美国(维经斯基的帮助)的两股列宁主义(即布尔什维克主义)影响,从此汇合了,陈独秀们的思想得到了彻底的洗礼。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