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589)

  陈独秀出狱前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变化。

  苏联一边大肆制造冤案,残杀异己,严重削弱国内有生力量,一边为自保,先后与法国、波兰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时利用第三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号召各国共产党人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虽然意在保卫苏联一国社会主义,但对各国共产党,特别是对中共路线的转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共以王明为首的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1935年《八一宣言》发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呼吁后,12月中共中央举行的瓦窑堡会议,结束了“左”倾关门主义路线的统治,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并通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实现了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转变。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面对如此巨大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一向对政治形势有敏锐观察力的陈独秀,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由“打倒国民党”,转变为“拥护国民党政府领导抗日”。

  抗战之初,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战情绪高涨。蒋介石国民政府也较积极,国共合作较为融洽,打了一些“平型关”“台儿庄”那样的胜仗。陈独秀见此,很受鼓舞。他先后在南京、武汉多次发表演说,撰写文章说:“这一次抗战,军人确是尽了他们最大的力量,勇敢牺牲的精神,是可钦佩的。”[7]同时,他对抗战的前途也相当乐观,而且感染了一些失败主义情绪严重的人。还在南京时,他与胡适、傅斯年谈论形势,傅很沮丧地说:“我对于人类前途很悲观,十月革命本是人类运命一大转机,可是现在法西斯的黑暗势力将要布满全世界……我们人类恐怕到了最后的运命!”陈独秀说:“不然,从历史上看来,人类究竟是有理性的高等动物,到了绝望时,每每自己会找到自救的道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各色黑暗的现象,只是人类进化大流中一个短时间的逆流,光明就在我们的前面,丝毫用不着悲观。”他甚至以半个多世纪的深刻的历史经验和观察,这样自负地说:“即使全世界都陷入了黑暗,只要我们几个人不向黑暗附和、屈服、投降,便能够自信有拨云雾而见青天的力量。”当时傅斯年被他的话深深打动,说:“我真佩服仲甫先生,我们比他年纪轻,还没他精神旺,他现在还是乐观。”[8]

  陈独秀之所以对中国抗战有如此的认识,一是看到了由于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国出现了空前的团结,一致抗日,结局必胜。他多次留学日本,深知日本国土之小,资源之贫,想灭亡中国如蛇吞大象,最后必败。二是他对这次抗战的意义有了比“救亡爱国”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这次抗战是“被压迫的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压迫束缚的革命战争”;它不仅是“进步的”,而且是“革命的”;不仅是“反侵略战争”,而且是中国“六七十年来改革与革命的大运动之继续”[9],“是第一次革命——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北伐战争之继续”,其意义,不仅仅是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而且“是推翻一切帝国主义的宰割,完成国家独立与统一”,“由半殖民地的工业进到民族工业,使中国的政治经济获得不断的自由发展之机会”。[10]为此,他在自己的“抗战纲领”中写道:“以推翻帝国主义者所加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为此次抗日战争之最终目的。”[11]

  要实行这样的抗战,承担这样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有一系列的纲领和政策,并有组织实施力量,就是全国要有统一的领导。此时的陈独秀,已经超脱于党派之外,他考虑的是:谁能领导这样的战争,他就拥护谁,声称:“此次抗日战争,无论是何人何党所领导,任何人任何党派都应该一致赞助。”[12]他甚至抛弃大半辈子信仰的社会主义,“谁能够有实力有决心来领导这一战争,完成国家独立(即收回以前所有丧失的主权)与统一,并且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便能够安然掌权,建设他所主张的政治形态和工业制度: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13]

  在陈独秀看来,当时,除了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党派都没有这个力量。这是他拥护国民党领导全国抗战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他对国民党本身的认识,也与“九一八”“一·二八”时不一样了,不再骂国民党政府是“不抵抗”“投降卖国”的政府,而说:“因‘九一八’的刺激,反日空气弥漫了全中国,政府也有了二三年的军事上的努力,于是乃有今日的抗日战争。”[14]他甚至称国民党政府是“坚决抗战到底的政府”,“我们应该相信政府确有抗战到底的决心,是不会中途妥协的了。政府曾昭告全中国人全世界上的人,‘中途妥协即千古罪人’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人民不应该再怀疑政府了。”为此,一直处于反对党地位的陈独秀,一再强调“民族利益高于党派利益”,呼吁全国民众,尤其是“共产党及其他党派,都以在野党的资格绝对拥护抗日战争;一致承认国民党一党政权及其对于抗日战争之军事最高统率权”[15]。并且提议:“政府要抗战到底,人民要援助政府使政府能够抗战到底……人民要政府抗战到底,必须赶快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16]。

  可以看出,这时的陈独秀的确是个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光明磊落的人,不考虑个人的面子与得失,只从民族大义出发,满腔热情地号召人民支持国民党领导抗日救国战争,对国民党政府的有所作为表示一种很大的期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