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623)

  在国、共、托的三面围攻中离开人世

  以上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多数是1939~1940年发表的,一贯随着“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转移而与时俱进的他,最后一年半在基本观点(主要是“战争不能引发革命”及以上系统的民主观点)未变的情况下,有些意见(主要是战争形势和前途及苏联方面)有所改变,因为世界形势在1941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在他最后第三篇论文所述:“历史决不会重演,此次大战使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或已发生巨大变化之萌芽。”[73]

  1941年6月22日,德国在横扫欧洲大陆,谋取英国未遂后,突然东侵苏联。7月,苏联终于改变对德妥协的方针,与英国签订对德协定,加入了英美等国的反法西斯阵营。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英美发表对日宣战。接着中国国民党政府也对日宣战,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世界格局如此巨大的重新组合,突破了陈独秀原来的有些估计和论断,于是,国、共、托三方都按照各自的政治需要,来攻击陈独秀的思想。

  陈独秀1942年3月21日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了《战后世界大势之轮廓》一文,该文虽然没有再把苏联列入德、意、日法西斯阵营进行攻击,但因为那时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尚处于下风,如陈文中所说“以现状观之,自然是德、日占优势”,所以,陈预测此次大战结果时,虽然“假定”了三种可能:一是双方“不分胜负而议和”;二是“胜利属于英、美”;三是“胜利属于德、日”,但在阐述时,较倾向于第三种,并且说如果“胜利果然属于纳粹,它竟至支配了半个地球,这占人类半数的人民,在政治上将受到整个时期窒息的大灾难”。在这篇文章的续编《再论世界大势》中,他更明确地说“我们估计此次战争德、日胜利的可能较大”;“则将来法西斯蒂专制会和以前的专制一样,普遍的发展,而且形成历史上一整个时期。”[74]这种预测与后来的实际相比,太不着边际。奇怪的是,他还说在这个法西斯统治时期,“在经济上和英、美胜利一样……会有一大进步,例如由币制统一减轻关税壁垒、物资集中等等”;“这在客观上为将来社会主义世界开辟宽广的道路,加强物质的基础,这本是资本主义在血的罪恶中产生进步的惯例。”

  而在论述战后世界时,又说若是上述第三种,则战后将形成德、美为“领导国”的两大集团圈对立的世界;若是第二种,则形成英、美“领导国”的两大集团圈对立的世界。然后在这种对立中,酝酿下次的世界大战。而其他国家都附属于这四个领导集团,如“日本之于德国,苏俄之于英、美”;“现在的苏联,不但他的生产力不能胜任领导国,它自身早已离开社会主义了。”而中国的前途,已如前述:不是日本的殖民地,就是英美的半殖民地,不可能有更好的前途。

  陈独秀的以上言论,是在当时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最困难的时期发表的,虽然不合时宜,但他用意是好的,如他自称用的方法类似1914年写的《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方法,即正言若反,以激励人们更努力地奋斗,他说:

  与其以乐观的估计构成海市蜃楼来自己安慰自己以至松懈了事前的戒备;不如拿可能的悲观的估计,以警察自己,以唤起别人,加紧事前之努力。如其闭着眼睛否认将来会只有帝国主义的天下;不如睁开眼睛,看清可悲的趋势,承认将来还有法西斯蒂的帝国主义专制会普遍发展而形成历史上一整个时期之危险,因此加紧主观上之努力,在此次大战中,彻底击溃希特勒及其伙伴的势力,而加以严厉的惩戒,以民主自由的巨大潮流,淹没法西斯蒂的思想,使之不能在战后胜利的国家内,以别种形式而复苏,而蔓延,使人类近代的进化史,走向另一道路,即……由资产阶级民主制,直接走到未来世界更扩大的民主制;即令不可能,也要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影响下一代的青年,继续努力缩短将来的法西斯蒂黑暗时期至可能的极限。

  可见陈独秀用心之良苦。但是,第一,陈独秀的这种思维太复杂,不仅脱离了当时各党派的认识水平,也脱离了广大民众的期望,所以如1914年那篇文章那样,引起了广泛的误解。因为无论是世界人民,还是中国人民,已经处于“五更寒”,受尽了法西斯的苦难,他们需要将走向光明前途的安抚和激励,不能再用更加黑暗和漫长的法西斯前途去打击他们的斗志。第二,与1914时相反,那时他的观点很快被事实(如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证明是对的,所以产生很大影响,成为他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前奏;但这次他发以上言论后,第二年(1943年),战争形势就转折了。法西斯阵营开始走下坡路,中国抗战也泛出黎明,战后的世界格局,也不是陈独秀所说的那种格局。这表明陈的这次预言是错误的。

  其实这并不奇怪,1914年,他因参加早期民主革命的全过程,较透彻地研究了法兰西民主主义学说,又在《甲寅杂志》社工作,对世界与中国形势特别是中国社会病根了如指掌,所以能一言中的。而1942年,他自己说:“久居山中生事微”,在那偏僻的石墙院小山村中,对全国抗战的形势知之甚少,对世界大战的形势,更是“盲人摸象”,又带着对苏联的某些偏见。在这种情况下,还做《战后世界大势之轮廓》《再论世界大势》的大文章,自然是“自不量力”“力不从心”了。于是各方责难和批评纷纷射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